15. 地铁新情况
一进调查局的大办公室,余知就注意到三张生面孔。
都是男性,见到余知后,主动做了自我介绍,是调查组的其他成员。。
听说余知是主动报名加入调查组的,三人脸上都露出几分惊讶。
他们太清楚这份工作要面对什么,处理异常事件本就是对心理的极大挑战,主动加入的女生向来寥寥无几。
第七小队里,除了陈慧是从政治部调派来的,其余成员都是是男性,而且很多都来自治安薯的调配。
年纪稍长、额头有些秃顶的名叫纪行,原是一名老刑警,特殊事件调查组成立时,他主动请缨加入。
脸上带着酒窝的是卞伟,之前是辅警,听说调查组招人,干满一段时间就能转正,且薪资福利优厚,便也主动来了。
最后一位很年轻,没穿统一的黑色制服,而是一身便装,头发留得很长,脑后扎着个小辫,透着股文艺气息叫王阳。
这三人同属一组,这几天轮值夜班,白天无需到岗。
今日将他们叫来,是因总部要召开视频会议。
临江市共有9个特殊事件调查小队,总部设在新城区。
郁延飞一早便去了总部,此次会议将以直播形式进行。
会议室正前方的墙上挂着一台大屏幕电视。到了开会时间,陈慧打开电视,屏幕上即刻浮现出总部会议室的画面。
画面中央是一排长桌,正中间坐着位卷发女士,约莫四五十岁年纪,神情严肃,正低头翻阅着手中的文件。
陈慧在一旁低声给余知介绍:“这是咱们临江市特殊事件调查部的最高负责人,黎青部长。”
余知点点头,听着陈惠逐一介绍长桌旁的其他人。末了,她忍不住小声嘀咕:“整天就开会开会,真不如做点实事有用。”
特殊事件调查部的会议,和别处的会议并无本质区别。
冗长的官方讨论里夹杂着冠冕堂皇的套话,兜兜转转许久,才终于触及核心。
第一是扩招新人。此次招募标准不像以往那般严格,只要有人愿意加入,经过简单培训便可进组。每位新人有一个月试用期,期满后若想留下且表现合格,即可享受正式职工待遇。
第二条提到,各地异常事件的上报数量已明显减少,目前取得的成果受到上级嘉奖,要求各小组再接再厉。
最后一条是,近期新城区总部会安排专家开展专项培训,每个小组需抽调一人参加,为期一个月。
整场会议持续了将近两小时,余知的笔记本上已密密麻麻记了两大页。
会议刚结束,郁延飞的电话便打了过来,指定让赵刚去总部参加培训,他的工作暂时由自己代为接手。
会议结束就是午饭时间,余知和陈慧结伴而行,身边还跟着几位新认识的同事,一行人说说笑笑地走向餐厅。
餐盘里的饭菜刚动了没几口,陈慧放在桌角的手机突然急促地振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治安薯”三个字。
“是治安署打来的。”陈慧拿起手机的指尖微微收紧,接起电话的瞬间,脸色倏地变了,透明人那边,又出了新情况。
治安薯距离不算太远,几人随意扒拉了几口饭,就开车前往。
刚进大门,一名治安员就赢了上来,他面相憨厚,眼角堆着几道操劳的纹路,看见余知等人时,脸上立刻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你们终于来了。”
话音未落,几人就被引到一间安静的会客室。
这位姓刘的治安员从文件夹里抽出几张打印纸,分递给余知他们:“这次的报案人是位年轻女士,情况有点蹊跷。”
报案的张女士在东城一家商贸公司上班,因为住处远在西城,每天都得去万达广场站搭乘地铁通勤。
起初一切如常,早晚高峰的地铁里永远挤满了人,车厢里混杂着咖啡香与早餐的热气,日子过得像钟表齿轮般规律。
但最近半个月,这种规律被打破了。张女士发现,地铁里多了个奇怪的男人。
那个男人每天都和她搭上同一班地铁,无论她提前几分钟出门、换了哪条线路、甚至临时改坐不同车厢,
总能在抬眼时看见对方坐在斜对面的位置。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旧夹克,裤脚沾着不明污渍,头发像团乱糟糟的鸟窝,一双浑浊的眼睛却像钉子似的,死死黏在张女士身上。
“那眼神……说不出的瘆人。”他叹了口气,转述着张女士的原话,“小姑娘吓得好几回夜里做噩梦,今天实在扛不住了,一早就跑来报案。”
余知看了一眼,纸上印着地铁监控拍下的模糊身影,那团蜷缩在角落的影子,确实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最让张女士感到恐惧的是,有一天她实在怕极了在地铁上再遇到那个怪人,特意拉上同事同行壮胆。
可万万没想到,刚进地铁车厢,那个古怪的身影竟又坐在了她对面,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眼神里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张女士浑身发紧,悄悄凑近同事,低声说对面那个人就是一直跟着自己的怪人。然而同事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如坠冰窟。
“你对面总共坐了三个人啊,一位老人和两位女士,哪有你说的那个穿着邋遢、举止怪异的老男人?”
张女士猛地睁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同事,对方却也用同样困惑的目光回望她,显然以为她出现了幻觉。
直到下车,同事始终坚称没见过那个男人。
可张女士转头就看见,那个怪人竟也跟着下了车,亦步亦趋地缀在身后。
她吓得魂飞魄散,同事却觉得她精神不太对劲,临了没去她家,直接打车回了自己家。
张女士回头望去,怪人依旧紧跟不舍,她再也不敢回家,转身就冲进最近的治安薯报了案。
治安员跟着她沿来路折返查看,怪人却早已没了踪影。治安员也推测她或许是工作太累产生了幻觉,张女士却死死咬定:那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绝非幻象。
当晚,张女士没敢回家,在附近酒店凑合了一夜。第二天她精神恍惚地去了公司,再也不敢碰地铁。
之后半个月,张女士一直绕开地铁出行,也确实没再见过那个怪人。可长期打车开销太大,半个月后的一天,她终究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地铁站。
这次她特意比平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