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启蒙教材成为大爆款
第一百五十四章启蒙教材成为大爆款
三名东家都是一肚子学问的文化人,眼光很毒辣,看完稿子内容,立刻发现稿子的质量超棒。
三个字或四个字一句,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与记忆。句尾还押韵,又兼大格局,写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弘扬道义,满满的正能量。
且内容简单,适合蒙学儿童学习。
一旦出版,肯定风靡天下。
若成为私塾指定教材,每年开蒙时期都会卖出去一大批,从此可以躺着赚钱。
想不发财都难。
这是赵婴送的大礼物啊!支付一千两银子换来如此丰厚的回报,跟弯腰捡钱没啥区别!
三个人激动万分,看着赵婴问道:“赵爸爸,这书给我们出版的?”
赵婴愕然诧异,半晌明白他们称呼的变化,哑然失笑道:“抱歉,不要乱叫好不好?”
“你们三人,每人一本书。至于谁出版哪本,你们自己商量,定下来就不要再换来换去。我保证你们都赚钱,但赚的钱可能有出入。”
三人头抵头商量一阵子,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争执,最终商量出结果,贾亮出版《百家姓》,任贤游出版《三字经》,孔尚本出版《弟子规》。
几个人又与赵婴商量如何签约。
若是一锤子买卖,他们支付赵婴一笔稿费即可。
可赵婴不同意该模式,而是采取分成模式。要他们除了支付余下的一千两稿费外,每印一本书,收取百分之三十的版税。
如此一来,每年开学季,这几本书出版的越多,赵婴的稿费越高,只要活着,这笔稿费源源不断送到手里。
可以说,一本书吃一辈子。不对,吃三代。
他们都是识货的,知道这里面有多大的利润,想一个人独吞也不太现实,同意给赵婴分成。
在给版税多少上,双方有不同的意见。
他们要出纸张,出油墨,出房租,出人工,还要铺货经销,这些都是开支,也就是说,他们成本高昂。
如果赵婴收取高额版税,留给他们的利润空间就很薄,无利不早起啊!他们求赵婴宽宏大量些,少抽取版税。
双方通过反复讨论,最终定下来,赵婴抽成百分之十五,额外的,他们再多给一千两现金稿费。
想想后世的出版规则,著名作家才有资格抽成百分之十五,赵婴也算满意了。
赵婴告诉他们:“这三本书的内容都不多,你们出版设计时要拿捏好,千万不要几页纸就出完。每页只出一句到两句,再增加些插画,要画儿童喜欢的动物啊,人物啊,历史啊,天文和地理类的插画,要充满童趣,不要古板。”
“总之,要出版一两百页,保证孩子们一个学期学完。”
三人觉得这方法不错,回去仔细设计,争取多出几页,增加书的厚度。
有厚度,才能提高售价,提高售价,他们利润空间才大。
于是,双方签订出版合同,在合同中,他们是甲方,赵婴是乙方,他们支付赵婴稿费和提成,赵婴保证书稿的质量,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赵婴负责随时修改。
签完合同,他们每人立刻捧上两千两银子,三人共计六千两,每半年结算一次提成,与每学期的节奏契合。
现在赵婴手握几十万两财富,他们给的几千两,包括提成都是**毛雨,虽然不多,贵在细水长流,能吃一辈子。
回去后,他们立刻找来设计人员,将书的内容分成一句或两句,配上插图,设计要美观大方,简单易懂。
哪怕是涉世未深的孩子,也能一眼看懂插图和内容。
字数多的如《三字经》能出二百来页,字数少的如《百家姓》,一页两句,八个姓氏,也能出版二百来页。
再加上人物插画,图文并茂,内容满满,诚意满满,一旦出版,肯定成为风靡天下的佳作。
为早点赚到钱,收回成本,他们加班加点地忙碌,也就十天的时间,样品就印刷出来。
他们拿着书又来找赵婴,请赵婴给予指点批评,哪里有不足的,可以修改,趁现在还没推向市场,还有调整的可能。
在穿越前,赵婴见过这几本书的成品,那些成品很优秀。将他们设计的内容,与那些优秀成品作比较,赵婴提出一些不易察觉的小毛病。
他们回去修改,再定稿,在赵婴帮助下,他们前后修改三次,才有了最终的版式。
一个月后,成书终于印刷出来,通过他们的渠道向市场铺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