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阴差阳错
“阿嚏”、“阿嚏”。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边连瑱人坐在繁街自己摊后的一把摇椅上,接二连三打喷嚏,一声比一声响,身下摇椅也跟着响声不断,他抬手捏了下自己鼻梁,指腹往下压在鼻翼上,试图压制,效果显著。
他缓解片刻,开始在心中咒骂白眼狼不得好死。
这青雅县依江而坐落,四月初也不过比三月末多了几日,夜晚自然很是清凉,当头一盆冷水扑面,头是人最脆弱之处,是个人都遭不住。
今早他便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边连瑱趁着意识清醒出门买药熬药,喝下蒙头睡了一觉,好些后,他马不停蹄赶去积善堂,拿他今夜摆摊所用香囊。
积善堂乃金兰朝建立后,当今陛下下令在各地所设善堂,此处多为老弱病残每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地,各地若有需,便可来此请人做手工,为的也只是希望他们有口饭吃。
边连瑱人躺在摇椅上阖眼假寐,想当初他下定决心要卖香囊,四处打听哪里有帮他缝制香囊之人,有人告诉他,城北三公里,积善堂。
几番周折,在积善堂方言难老实改的话语里,他才听懂金兰朝来之不易,诸国战火,百姓民不聊生,也慢慢了解到金兰朝所设积善堂的意图。
一个朝代为让百姓活之有尊严,除去家中壮丁,就连老弱病残都日日有官府管着一日三餐和体恤钱,怪不得引他来的人告诉他,积善堂的人做工很便宜实惠,原来另一部分钱官家出了。
看来这钱那陈执不敢克扣啊,也还勉强算得上是个人。
这会儿上繁街的人不多,边连瑱惬意躺在摇椅上,视线寻动静朝左看去。
他左边是一带孩子的老妪在卖绣花鞋,这会儿儿刚出摊,这孩子是个自来熟,一过来便上前问:
“瑱哥哥,昨儿你给付姐姐买的绣花鞋,合脚吗?”
这孩童姓春名荷,是个扎羊角辫的女童。
打瑱哥哥第一次来她旁边摆摊,春荷就上前跟他搭话,倒不全因瑱哥哥长相十分俊朗,更因繁街凡支摊卖物什的人家,不似街边小吃那般壮力,这里老的老,小的小,在地痞流氓过来时,都无法制止,直到瑱哥哥到来,摊前来了个年轻人,春荷想着跟瑱哥哥交好,在地痞流氓再侵扰,瑱哥哥能替这里的人出头。
春荷还记得瑱哥哥说他住在西华街青溪巷的尽头竹楼,祖母欲给他说亲时,她才知道瑱哥哥已有家室,妻姓付。
昨儿雨后,她同小伙伴顺着江畔放风筝,看到了瑱哥哥的妻子,是位非常漂亮的姐姐,她喊人下来一同玩,被拒绝了。
然昨夜她在家中吃完饭过来同祖母一起叫卖,春荷遇上昨儿休息,却依旧上街吃晚饭的瑱哥哥,过来在祖母摊前盯着一双绣花鞋。
春荷便猜到绣花鞋是买给付姐姐的。
那双鞋是春荷祖母,费了好大功夫才做的一双,虽然她家中贫寒,用不起好的针线,但再差的针线,她祖母都可以变着花绣出花样。
那双绣花鞋,边连瑱心中喟叹,他昨晚听见那事儿后,心中反复思忖:虽然他初心是为让白眼狼帮百姓一把,但他从未想过半路会出现个陈执,杀人手脚也不干净,弄得他里外不是人。
但他躺在榻上辗转反复,还是觉着他应该适当低头,因着他在这儿只认识白眼狼这么一个唾手可得的官,但凡这个从百姓中走出去的官,愿把心思放在为民请愿的事上,就一定会让全县百姓都识字,别在做一经人挑唆,就当地痞流氓,危害百姓的事。
可惜白眼狼不是真正的付濯晴,他若想请人办事,却让人因他不知情而受伤,此事更难以着手,是以他吃完饭走着走着,就琢磨着给白眼狼买双绣花鞋。
这样既可以当礼物,又可寓意着他迟早将人送走,一举两得。
结果事不遂人愿,他揣在衣袖中的鞋尚未来得及送呢,白眼狼又给了他一个好大的下马威。
不,不是下马威。
是蓄意报复。
什么扯平了,依边连瑱看那就是白眼狼故意找茬。
越想越气,气的边连瑱握拳头锤了一下摇椅柄手,春荷注意到瑱哥哥好像不开心,她小心翼翼道:“是给付姐姐的绣花鞋不合脚吗,可以换的,我祖母手艺很好。”
边连瑱抬头轻轻拍了几下小春荷脑袋瓜,他看小春荷小小年纪,心思却八面玲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能明白她的意图,往前是战乱,而今是地痞流氓,造就了小春荷不得不谨小慎微。
“不是绣花鞋的问题,是瑱哥哥昨儿忘记将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