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月芹生了
如果说响油鳝糊现场浇油是为了让客人体会“响”字的精髓,那么侍应生这会儿推着乌木餐车缓缓入场,则是另一种沉浸式体验。
餐车上并排放着两个小炉子:一个炉子上的砂锅正小火煨炖,鲍鱼汁特有的醇厚香气袅袅飘散;另一个炉子上架着一口铸铁锅,台面上整齐码放着雪花纹和牛、肥润鹅肝,一个小碟盛着黑松露,另一个碟子里则是大蒜、迷迭香等调味料。
厨师戴着白手套,用喷壶往铸铁锅中均匀喷洒橄榄油,随即将切出菱形纹路的和牛放入锅中。雪花牛肉在高温下迅速收缩,油脂渗出时发出细密的“滋滋”声。他专注地翻动牛肉时,侍应生同步摆好餐盘,在每个盘子里盛入一团热气腾腾的米饭。
锅中接着放入一块鹅肝,鹅肝的丰腴油脂与和牛的奶香瞬间交融,两种香气缠绕升腾。厨师用小刀将煎好的和牛切成适口的薄片,依次分放在每个饭团上,鹅肝也如法炮制。
当厨师揭开砂锅盖的刹那,牛肉的焦香、鹅肝的绵密脂香与鲍鱼的醇厚鲜香混合,弥漫在包厢中,刺激着每个人的感官。他从砂锅中夹起十头吉品鲍,轻轻放在饭团顶端,再淋上浓稠的鲍鱼汁,最后用刨花板刨出几片黑松露,点缀在饭上。
侍应生将这份宁宴招牌的鲍鱼和牛鹅肝捞饭呈上。岳宁示意大家趁热拌匀,李局长依言将食材轻轻翻搅,只见每粒米饭都裹上了三种不同的油脂,和牛的奶香、鹅肝的绵密、鲍鱼的醇厚,再加上黑松露的独特芬芳,四种香气相互激发,让已近尾声的味蕾再度苏醒,仿佛重燃初入席时的食欲。
“一场宴席,堂做菜品是‘点睛之笔’。”岳宁解释道,“可以是响油鳝糊的一勺热油,也可以是烫灼东星斑、象拔蚌这类对上菜时效极度敏感的料理。它既是对菜品品质的极致追求,也是一种与食客互动的仪式感。”
李局长感叹:“你们这儿的餐饮理念已经走得这么前沿,真不知道法国、日本的顶级餐厅现在是什么水准?内外差距确实不小啊。”
此时正值法餐“新法餐运动”后期,日本Omakase料理尚未风靡全球。而宁宴陆府以岳宁上辈子记忆中的“宁宴”为基底,融入陆家菜的百年底蕴。上辈子的宁宴即便在后世中国经济高度繁荣的时代,也是高端中餐的标杆品牌之一。前两天日本美食家石川和宫本的试餐反馈,便印证了这份水准的震
撼力。岳宁有信心宁宴陆府在全球范围内,各方面都可以称得上翘楚。
“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有五千年的传承,接近整个欧洲大陆的面积,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只是现在话语权在人家手里,多看多学,以中餐为根本,吸收国外的优秀理念。”
“有道理。”李局长点头。
吃过晚饭,岳宁和叶蕴娴一起把上海来的团队送到了酒店。
岳宁回到家里,她还没摸两下大黑,岳宝华就从房间里出来了,说:“宁宁,鹏城来电话了,你月芹婶傍晚生了个七斤三两的胖丫头。”
“是吗?我明天去鹏城。”
晚上岳宁连着写了十张月子汤的方子。其实她早就想到要给月芹婶准备月子汤,只是一忙就放下了,这下月芹婶孩子都生了。
第二天早上,岳宁去宁宴拿了一袋陈年花胶,按照方子配了滋补料包,用纱布袋分装好,跟方子配在一起,回去让春梅婶可以配上鸡鸭鱼肉,炖给月芹婶喝。
她这才出发去鹏城,过了口岸,乔君贤站在那里等她,岳宁飞奔过去,抱住了他。才不管口岸有没有记者,反正她被明拍暗拍都拍习惯了,都十来天没见面了呢!
益美今年的生意好得吓人,是真吓人的那种,现在都已经六月中旬了,风扇的订单依旧没有下降的趋势。
他们的电饭煲已经投产,这种电饭煲跟日本最新的微电脑控制电饭煲比,自然差了很多,但是比内地自行研发的电饭煲要好很多。
有乔家的背景和去年卖电风扇的渠道,电饭煲在内地的销售势头也很好。
内地市场能打开,乔君贤当然很开心,但是他把目光瞄准了东南亚市场,他希望做出一款可以和日本电饭煲相近的产品。
最近乔君贤一直住在鹏城,都十来天没回港城了。
乔君贤替她提了东西上车去。鹏城人民医院离开口岸没多少路,很快就到了。
两人上二楼病房,刚刚接近病房门口,就听见春梅婶的大嗓门:“看看咱们家小闺女多俊啊!”
岳宁到门口,病房里有六张病床,岳宁进去就说:“春梅婶,你嗓门小点儿。”
“哦哦哦!”陆春梅连连应下,“咱们老家,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都是靠吼的。”
葛月芹躺靠着:“宁宁、乔先生,你们来了。”
杨勇根抱着孩子像是献宝一样给岳宁看:“宁宁看,我家磊磊长得好看吧?”
岳宁从他手上接过小宝宝,杨勇根教她托住小娃娃的脑袋。
岳宁看着红扑扑的小娃娃,小嘴一动一动,别提多可爱,问:“宝宝是叫杨蕾,花蕾的蕾吗?”
“不是,是三个石头的磊,卢老师取的名字说,不管男女都叫杨磊,希望孩子能像他爸爸一样光明磊落。”葛月芹笑着说。
岳宁抱着小宝宝,低头轻吻一下:“好名字。”
陆春梅坐在葛月芹的床沿:“先开花后结果,你们这么着急给孩子用这么个名字干什么?等过两年再生个小子,叫这个名儿也不迟,到时候小名就叫‘小石头’。”
杨勇根无奈道:“嫂子,现在国家号召生一个,我和月芹想好了,就生磊磊一个。”
“这哪儿行?要是只生一个闺女,你的香火不就断了?”
小宝宝双手划拉,瘪嘴要哭,杨勇根从岳宁手里接过孩子,乔君贤见孩子要吃奶,他说:“我出去转转。”
“乔先生脸皮就是嫩,女人给孩子喂奶有什么好避讳的。他是没看见咱们生产队开大会,谁不是在仓库场上奶孩子的?”陆春梅看着葛月芹喂孩子。
小杨沟的人淳朴是真淳朴,但是愚昧也是真愚昧,大多数人都是像春梅婶这样认为没个儿子,这个家就要绝后了。阿根叔这么说,倒是出乎岳宁的意料之外,她问:“叔、婶儿,你们真的只打算生一个?”
小家伙吃了两口就不吃了,杨勇根抱过孩子,岳宁奇怪道:“她吃饱了没有?”
“刚生呢!奶水不多,她吃得也少。慢慢会多的。”陆春梅生了三个,有经验。
杨勇根抱着孩子出门口,把乔君贤叫了进来。
葛月芹扣上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