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老师教了余墨浓三年,是看着余墨浓从字都不怎么认得全到现在能考出不错的成绩。
很多高考学生其实就败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心理压力上,这个时期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很难有心态都好的,所以老师格外关注班级里心理压力很大的学生,其中就包括余墨浓。
余墨浓这个学生有点特殊,她并不缺钱,无论是手机还是平时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光她用的那些文具,全是国外的牌子货,更别说平时偶尔戴的首饰,有一次她甚至戴着十几万的镯子就来上学了。
这个学校很多学生非富即贵,管理相对自由,但老师从来没见过余墨浓的爸妈或者其他亲人,入学时带余墨浓过来办理手续的是个老头,余墨浓喊他管家伯伯。
老师觉得,余墨浓或许有什么难言之隐,比如私生女之类的。
家里要是这样的情况,就不好用父母亲友的关系来缓和余墨浓的情绪,于是她跟心理老师商量了一下,决定先由老师跟余墨浓谈话,然后询问余墨浓是否愿意去跟心理老师聊一聊。
余墨浓当时听闻了老师建议十分心动,她真的太想获得父母的陪伴关注了,她不能理解为什么父母不给她一份正常的爱,哥哥姐姐为什么对她和妹妹完全不同。
一直没找到答案的余墨浓特别好奇,迅速答应了老师的提议,高三下半学期没什么正经学习的课程,都是考试和讲题,空出来一堂课很容易。
去了心理咨询室余墨浓非常紧张,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说家里的情况,又不想将自己说得很惨。
好在心理老师很温柔,也没什么引导性或者强逼余墨浓接受的理论,就是询问她平时怎么学习的,还说了自己以前学习的过往。
这种聊天方式刚好是余墨浓需要的,她慢慢就把自己的委屈都一股脑说出来,那些从小到大没得到的特殊关注,还有自己为了妹妹必须搬出去住的委屈,以及到了高中之后因为成绩不好不能回家等等。
余墨浓没有觉得自己的委屈和愤怒有任何问题,她就是想要父母一点点关注和哥哥姐姐的公平对待怎么了?
妹妹是孩子,她难道就不是吗?她也就比妹妹大两岁啊。
心理老师听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抱怨,连中午放学铃都响了,她还是没打断,温柔地给了余墨浓饼干,让她想说多久都可以。
等听完,午饭时间已经过去了。
屋内没有挂钟,时间概念很模糊,余墨浓说完觉得不好意思,紧张地寻找能表示时间的东西。
心理老师注意到了,她便说:“余墨浓同学,其实,你和你的父母都没有问题,只是你们中间隔着一个情况,你听说过高需求宝宝吗?”
余墨浓茫然摇头,她本来文化基础就不好,现在的成绩完全是靠硬补习出来的,很多常识性知识依旧有所欠缺。
“那就不奇怪了,其实很多当父母的,都不会了解,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天生理智情绪稳定,有的孩子更情绪化有更高的需求,听你的描述,你就是那个很特殊的高需求宝宝。”心理老师轻声解释。
心理老师起身去拿了书出来,给余墨浓看,上面描述说高需求宝宝会比普通的宝宝需要更多的照顾和陪伴,他们天生没有安全感。
打个比方就是普通孩子可能喝一口奶被妈妈抱着就可以安抚住,高需求宝宝得时时刻刻喂着奶还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全部围着拥抱才能舒服一点。
余墨浓就是这样的高需求宝宝,她小时候没有被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长大后会越来越空,加上青春期,就会叛逆发疯。
现在余墨浓的父母只是用了惩罚性的手段逼迫余墨浓改变自己的天性,但高需求宝宝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就照顾好,完全可以在长大后慢慢变成一个正常人的。
换句话说,余墨浓如今快十八岁了,她的身体与精神强度依旧停留在婴幼儿时期,没有长大的孩子,自然承受不住高考这等压力。
余墨浓听完之后非常激动,她觉得好像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方向,老师一定能让她重新获得父母的爱,不需要太多,她只要父母像对待妹妹那样对待她就可以了。
心理老师没说的是,其实她从这个家庭结构里听出了一点很奇怪的东西,她怀疑余墨浓可能不是亲生的,因为父母的态度可以伪装,年纪小的同辈孩子根本伪装不了一点。
可这种事情不能在高考前提,会影响余墨浓的心态,从而害了她一生。
更何况人家父母隐瞒着,肯定是想把余墨浓当自己孩子对待,平时余墨浓的吃穿用度并不差,真的已经仁至义尽,何必说出来让他们全家都不安宁?
所以心理老师压下了自己心底的猜测,同时面对余墨浓期盼的眼神,她想了想,说:“爱是相互的,你父母不是不爱你,只是因为你高需求的体质,你认为他们没有爱你,我觉得,你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换一个心态去观察了解你的家里人。”
余墨浓有些不乐意:“为什么?他们都没来了解我啊,我才是孩子,难道不应该是父母爱孩子,孩子才反哺吗?”
“你……怎么确定他们不了解你呢?”心理老师轻声反问,“爱,跟了解,是两回事,你没感受到他们的爱可能是他们付出的爱未曾达到你的标准,但了解一个人,是不需要爱的。”
刹那间,余墨浓从心理老师的话里想到了很多。
是的,了解一个人根本不需要爱,如果父母不了解她,怎么会想出让她搬出去这种办法逼她学习当个好孩子呢?
就是太了解了,知道她看重的其实是家庭和认可,所以才利用她唯一的弱点逼着她上进。
余墨浓说不好自己是开心还是难过,开心父母真的有看见自己,又难过父母竟然宁可攻击她最薄弱的地方也不愿意按照她的标准来做。
心理老师时刻注意余墨浓的表情,看她想明白了,才说:“无论是亲人、爱人,还是朋友,成为最好的关系之前,都要有一个流程,认识、熟识、了解、相知,这是两个人之间必然要走的流程,余墨浓同学,从认识家人,重新开始吧。”
离开心理咨询室时,老师给了余墨浓一张表,最上面一栏写着亲人的称呼,下面是职业、生日、性别、喜好之类的栏目,不用都填,因为有些栏目当事人可能没有。
了解一个人的程度,至少要填满百分之五十,余墨浓拿着表回去了。
下午余墨浓请了假,她在自己空荡荡的房子里填写,此刻她才发现,原来她从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