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糕点店—花草包
就在要进屋时,芳子突然抓住三姐胳膊。
芳子带着一盒点心返回,将一个看着像药渣的包递给林姑娘:“姑娘,我们已经通知孙小姐,这盒点心本是为宴会准备,因提前走,给您带一份。这个是花草包,用来与糕点一起饮用,直接浇上水便可冲泡。”
林小姐侍女接过后便按着芳子指向的路离开。
侍女看着手上的花草包,疑惑道:“小姐,这个花草包也太大了,是泡水的吗。”
林姑娘提不起精神,眼皮发重,浑身难受:“我也不知,回去泡泡看,或许是新鲜吃法吧。”
侍女提着食盒又搀扶着小姐,着实忙不过来,她将食盒换到另一只手上,一下子没拿稳,食盒掉地上,发出哐当的声响。
侍女吓得面色发青:“小姐,怎么办。”
林小姐放开侍女的胳膊,坐到地上:“检查看看,有无损坏。”
侍女连忙打开食盒,油纸包完好无损,里面是糕点,还有一个小水囊:“小姐,我说怎么那么重,原来有个水囊,咱们家又不缺水。”
林小姐轻喘道:“装好吧,至少在孙家不能丢掉,出去再说。”
侍女收拾好食盒便去扶小姐,林小姐站起时突然想到刚刚那个姑娘所言:浇上水就能用。她再看看那个食盒,忽然明白了什么:“新竹,将水囊里面的水倒在草包上。”
“啊,小姐。”新竹不明白小姐为何如此,直到看到浸湿的花草包放到脸上,小姐面容舒展才明白其用途。
“林小姐在那边,你们几个快点儿过去扶着。”桂香对着身边之人吩咐道。
不远处的屋中,芳子看到桂香将林姑娘接走,终于放下心来。站在一旁三姐看到,喃喃道:“芳子,孙姑娘会记住咱们的吧。”
芳子点点头:“应该会吧,毕竟府中贵客出了事,孙姑娘面子也不好看。”
三姐一把挎住芳子胳膊,心有余悸,若不是芳子灵机一动,她可就错过帮助国公府小姐的机会:“芳子,三姐终于明白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还是芳子傻人有傻福。”
芳子呵呵笑笑:“芳子不能一人有福,三姐也变傻些,这样也会有福的。”
大马哈哈笑的大声,三姐哭笑不得。
芳子差人通知她时,桂香惊出一身冷汗。那时赏梅才开始,若其他人知道可要当场炸锅。桂香急忙封锁消息,顺着芳子告知的路上寻找,接到人后又犯难,她能不能传郎中。国公府从来都传御医,从来未用过外面郎中,只能让小姐来定。
芳子将林小姐扶到客房,丫鬟急切道:“姑娘,我们要回家的,为何来此处。”
桂香笑着安慰道:“林姑娘别急,我们家小姐不能让姑娘这样离开府,定然会给姑娘一个说法。”
林沁将药包放到另一边脸,减少瘙痒感:“那就多谢孙姑娘。”
“桂香,林姑娘如何了。”芷涵掀起帘子,走到窗边,望向毫无生气的林沁,心中一惊,怎么会成这样。
桂香道:“不太好,我也不敢请郎中。”
“哥,这是荨麻疹。”跟在芷涵后面的方书华,看到林沁身上一片片的红疹子,惊吓叫出声,看向身后男子。
林沁侍女吓坏了,急忙问道:“很严重吗,我们小姐十五还要去诗会。”
方浩然走到床边,观察一番后问道:“姑娘以前可有得过。”
林沁气息不足,轻咳几声道:“没有,这是第一次。”
方浩然把完脉后道:“今日可有吃什么。”
林沁侍女声音低沉道:“府中等候时,吃了些蜜饯和糕点。”
方浩然来得晚,和妹妹刚进门就被抓来治病。她看向芷菡:“今日糕点和蜜饯有何。”
孙芷菡哪里会记得这些细节:“桂香,将今日饭食单子给方大人。”
桂香递过去,小声辩解:“我们都避开各位小姐忌口之物。”
方浩然看后,目光盯向林沁手上之物:“姑娘脸上所覆何物。”
提起这个,林沁含笑道:“是个好心姑娘见我要离开,便送花草包,让配糕点,我见它能止痒,便覆到脸上。”
方浩然起疑,配茶点的花草包还能止痒:“可否让在下看一下这个花草包。”
林沁道:“当然可以。”
方浩然拿过放于鼻前一闻,便知其中之物,淡淡道:“姑娘所食蜜饯中有用河鲜腌制,引起荨麻疹,我开几服药,有内服和外调,同时使用,在诗会前可以消落,不过,姑娘身体不适合吃河鲜,日后记得。”
林沁自小京城长大,几乎没吃过河鲜,还第一次知道她不能吃,今日也就是看着那个李子同寻常所吃不同才多吃了些,没想到还吃出问题:“好,小女子知道。”
芷菡吩咐桂香:“将那个蜜饯全部撤走,安排车送林小姐回府,药开好后送到林府。”
桂香低头应道:“是。”
方浩然将花草包还给林沁:“既然覆着舒服,就用着吧。”随后道:“我让下人去方家取瓶药粉,那是用来止痒,可以先给林姑娘涂上,好受些。除此外,最近进食多事用些清凉食物,待病好些再正常吃饭。”
林家侍女问道:“哪些算清凉之物。”
方浩然道:“鸡蛋、干果和热性水果都不要吃,除了每日汤药。薄荷茶可多喝些,面食米饭和青菜可正常吃。”
侍女想到食盒,打开取出纸包:“公子看看这种糕点是否可吃。”
方浩然拿出一块尝了尝:“可以,这也是那个姑娘给你的。”
侍女点头:“对啊,这个姑娘真贴心,等候时没吃上,还专门带了些,好像只带了一种。”
芷菡听闻:“若林姑娘喜欢,我每日可差人将其他糕点送入府中。”
林沁不喜麻烦别人,正要拒绝,方浩然开口道:“她能吃的就这一种。”
芷菡尴尬笑笑:“这样啊,那只能等林小姐身体好后再尝,这家店的糕点都很好吃。”
芷菡安顿好林姑娘便匆匆前往正厅,算着时间,那些姑娘也应该从梅园回来。
赏梅不仅要看梅,还要写诗,最后还要找个权威之人评比。芷菡离开前将这一摊子都交给文新馆的先生张老头。
文新馆是京城贵女读书之地,所请的先生也是翰林院学士的出身,不用说些之乎者也的治国之策,教授这些女子些诗文礼仪太轻松,因此张老头平日授课都会延展许多,时常拖堂。
去前厅的路上,方书华庆幸道:“就知道张老头啰嗦,所以来得晚了些,现在真好,一句也不用听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