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疑诏不尊
李雄留下来的托孤四臣,李嘉一上来就干废了俩,颇有一股自毁长城的味道。
按照他们的**地位和职务作用排名,应该是沈之章>温茂>童礼>周沛。
但是,照看朋友的孩子从来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自己家的娃儿不听话,老子揪过来抽出皮带就是一顿抽,哪怕把他抽的哭天喊地,第二天他还是会乖乖叫爸爸。
朋友的孩子能这么干吗?
别说打了,你说他两句都可能换来心存芥蒂。一旦他记恨在心里,你就等着吧,迟早有一天给你整波大的,说不定还会来一句“莫欺少年穷”。
哪怕你感觉到形势不对,直接来个先死为敬,有些人也能把你从土里挖出来挫骨扬灰,掘坟鞭尸,以泄心头之恨。
详情请参考张居正、多尔衮。
他俩对万历皇帝和顺治皇帝不好吗?把他们从屎都擦不明白的小屁孩,一路保护支持到有能力自力更生,有资格成为真正的九五至尊。结果换来的却是毫不留情的翻旧账、算旧仇。
这还是从小养到大的,属于领取过来后一直灌输思想、培养感情、尽心扶持,尚且遭此灾祸。更不要说李嘉这种接回来时已经三十岁的小伙子了,对他来说,这四位不是帮手和属下,而是强有力的**竞争者、皇位和脑袋的巨大威胁。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他从小就敏感多疑、很难信任别人之外,还和唐末以来的**惯例有关。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谁行谁就上,公司没有固定的法人。他们老李家的天下,也是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的。
现在太尉温茂被发配回老家种稻子去了;沈之章被加了个太傅的荣誉称号,剥夺了一切实权,被迫待在家里当老宅男。
周沛被调教成了人类的好朋友,乖巧又听话,**生命被李嘉轻松拿捏,荣辱只在一念之间。扔个飞盘出去,他能兴奋的窜出去在空中就叼住,再飞奔过来放到李嘉脚下,然后吐着舌头不停的摇尾巴。
现在就只剩下童礼了。
童知府和他罩着的江夏街区,一直是中原王朝、江南、西蜀以及荆襄本地势力的暗恋对象,每个大势力都对童知府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节日送礼、日常送花,以求能够博取他的好感和青睐,一亲芳泽,抱得美人归。
而现在,随着其他势力的此消彼长、兼并消亡,作为决赛圈最后两股势力的冲突前沿,全天下的目光都汇聚在这里,汇聚在童知府一个人的身上。
九个人盯着辅助清理满高地的超级兵,说不紧张是假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由于唐国实行的还是旧时那一套军政体系,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成:李嘉=周皇,童礼=应开疆。
前面我们说过,想要攻取金陵,只靠从江淮地区南下是很难成功的,江南地区的人口和经济都不弱,完全能够沿着泽沼之地层层设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曹操四越巢湖不成,苻坚淝水梭哈失败,都是因为进攻路线太单一,和力量集中的江南势力在人家的主场上硬碰硬。
是故举倾国之兵,不能得图。
但长江是通畅无阻的,江面宽广,奔流东去,顺流走的话就跟个巨大的自行扶梯一样。只要击败江面上的唐国水师,就等于上了德国高速公路,别说限速拍照了,飞起来都没人管你。
青春没有售价,战船直达金陵城下~
所以,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夺取江夏。
而作为能独自镇守唐国最重要的西北角、直面北方和西部两路兵锋的本地刀枪炮,童礼手中有着水面作战经验异常丰富的唐国水师。除此以外,他还有一支嫡系精锐卫队,银枪效节军。
这帮人都是本地的年轻小伙子,熟悉马战、步战、巷战、夜战、攻城战以及防御战。最重要的是,这帮人是童礼自掏腰包豢养出来的,不闻王命,只知将令,复有旧时牙兵之态。
由于童礼不苟言笑,做事严格,所以当地吏治清明,社会风气良好,加上赋税也比较轻,属于是乱世之中为数不多的一片净土。
而且他还说过,自己得到百姓们的奉养已经很多了,不敢再多接受馈赠。因此他把自己家里的陶瓷玉器、骏马飞鹰、婢**仆、店铺行当都兜售了出去,换了钱补贴给穷苦人家缩小贫富差距、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自己只留了经史书籍用来供平时自娱自乐。
当地的士绅百姓都很敬重他、唯他马首是瞻,几乎是一呼百应。成功把江夏从内到外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坚实。
大郑中书门下起草的劝顺旨意发到童礼的邮箱后,他喝了一口肥宅快乐水,敲着键盘很霸气的回复道:
“我在江夏铸造了十万口铁剑,文公要战则战,不用说太多的大道理,我这个人习惯用拳头说话。”
过了我,再谈未来。
文训收到回复后啧了啧嘴:行,你硬。
童礼信心满满、认认真真的在江夏视察地方防务、督促工程建设、操练水师士卒、频繁跟豫章知府顾彬联系,约定和他互相支援、共同防御。
另外他还上书给李嘉,向他汇报、提出了很多颇具建设性意见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腐化拉拢大郑东南行营和荆襄水师中的中下层将领士兵;打探边境州府基层动向、从老百姓口里探查郑军营地的位置,虚实情况;支持大郑境内的反对派人士进行**活动,鼓励那些因为不服王化而失去了原本权势地位的遗老遗少们再就业等等等等……
这些建议都挺好的,但是有一个小问题。
李嘉每天收到的塘报、札子、奏折,全部都是由给事中收录后分门别类的送到他的办公室,再进行批阅审核的。
现任给事中、金陵城德明殿的办公厅主任,叫阎改之。
唐国地方上的具体情况,大郑比李嘉先知道,也比他知道的更彻底。有些不是特别重要,但会有一点点影响的奏折可以迟一点给李嘉送过去;也可以把简单繁琐的事情先送过去,把重要的事留一两件放到后面。
不用一次性整太多,一个月有那么一两次就行,日积月累下来,也够地方上的官员百姓唾爹骂娘了。
就像两个射手在线上对线,我上去就平A了你一下,你觉得不痛不痒。
过了一会,我又在你补尾刀的间隙A了你一下。
又过了一会,你感觉血条掉了一小格,点了个恢复,又被我打断了。
如果这个时候我刚好四级,而你又在防御塔的保护范围之外的话,恭喜你,你可以回泉水购买装备了。
不用等8秒,1秒就回去了。
童礼的建议也是一样,阎改之先给他拖了两天,等到连东南行营的王臣鹤都已经知道了奏折上的内容后,李嘉才姗姗来迟的看到。
你这不扯呢么……
所以说啊,情报部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嘉看过后,也认为童礼的建议挺好的,可以施行一下,试试成效。
但他没有奖赏或者夸赞为大唐献计献策、准备在接下来的南北决战中一展身手、大放光彩,像周瑜、黄盖、谢玄、刘牢之那样青史留名的童礼,而是下诏叫他来金陵述职。
这就有点不对劲了。
在眼下这么重要的节骨眼上,江淮和荆楚加起来有整整十五万郑军!随时都有可能发起匹配邀请,你这个时候把边军主将往京城调,你想干啥?帐中香吸多了?
更不要说你最近动作这么频繁,先把温太尉从前线调回来,以至于江淮大败。又收监了姑苏沈简,将沈太傅的势力拔了个七七八八。
这些都是**斗争,是朝堂之事,你爱收拾谁就收拾谁,我不参与,也不反对。
可你别扒拉我啊!
我败,则国家危矣!!
童知府现在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两难境地——诏书是不能听的,金陵是不能去的,皇命是不可以公然违抗的。
啧……
抓着头发辗转反侧了一晚上后,童礼还是决定用那个前面有无数人用过,后面还会有无数人用到的理由——
陛下是圣明的,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