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墨韵阁
宋远廷给自己的文具店取名“墨韵阁”,听起来还是有几分雅趣的。
牌匾上的三个字是宋远廷亲手写下并雕刻上去的。只是牌匾挂上去的时候,宋远廷才发现跟隔壁清源书坊好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也无所谓了,他就是图个乐呵,看着自己的字挂在自己的店里,这感觉还挺有意思。
墨韵阁开业的这天,门前还摆了一块更有意思的牌子,牌子上的内容是:
【旧书换新纸,三册换一刀。】
开业第一天,墨韵阁内挤得到处都是人,店里大都是对面青云书院的学子。
一大半都是奔着改良毛笔来的,近来几日,宋家兄弟在书院里用得改良毛笔可是把同窗们羡慕坏了。
人家那笔,轻便不说,写字还又省力又快速。
宋远廷让六郎给陈院首和严夫子也都分别送了一支,就连素来极少夸赞什么的院首和严夫子如今都日日带着那支轻便的毛笔,可见是真心喜欢。
如此好东西,哪个学子不想要一个,故而一听说宋远廷开书坊,一众学子都赶早就来了,生怕晚了就抢不到心心念念的宝贝。
原以为只是买支笔,但谁知道这一进来可就出不去了。
墨韵阁除了毛笔以外,竟然还有旧书换新纸的活动。青云书院的学子平日抄书最多,若是遇上严夫子那样的老师,还经常会被罚抄。
手里的纸那是没几日便消耗下去一刀。在大渝,纸可不便宜,所以当看到旧书换新纸的活动时,不少人都觉得又新鲜又合适。
书院里的大半学生都是读了不少年的学子,压箱底的旧书也不在少数。
有些蒙学读物又或是那些早就倒背如流的经典他们大都是不需要的了。
能够拿来换新纸节省些银子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只是今日不少人都没把旧书带在身边,故而很多学子都跑到柜台预定明日来换纸。
除了这些,来墨韵阁闲逛的学子们还发现这家书坊竟还有不少新奇的小玩意儿。
就比如书坊二楼,琳琅满目地摆着许多学子们日常用来装饰的玉珏和小物件。
靠近南墙的位置还单独辟出了一小块地方,专门卖些糕点小食。那些糕点小食看起来又好吃又精致,让人忍不住想要掏空钱袋子。
其实除了改良毛笔,墨韵阁里的其他东西都是宋远廷从别处进货进来的。他如今有资本,自然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做个快乐的中间商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又不累又有银子拿,何乐而不为呢?
墨韵阁开业的第一天,生意就好到爆。这可把隔壁的清源书坊气坏了。
清源书坊的钱掌柜一整天都黑着脸站在门口。他挺着好像快要生了的肚子,一边嫉妒一边又鄙夷讽刺道:
“哼,都是些穷酸把戏,还什么旧书换新纸?这是瞧不起县里的小郎君们吗?
能在青云书院读书的学子,谁家会差这几个银子?
还有那些个玩物丧志的玩意儿,但凡是用心读书的郎君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等着吧,用不了三天,就得关门滚蛋!”
钱掌柜的语气中带着压根就不掩饰的嫉妒和酸味,一旁闲了一日的伙计自然是要跟着附和的。
“掌柜说得对,也就是今日开业新鲜,就旁边那不入流的玩意,怎么跟咱们书坊相比?”
钱掌柜对伙计的附和很是满意,他又冷冷看了一眼墨韵阁的热闹,随即冷哼一声,往内室去了。
接下来的三日,墨韵阁不仅没有像钱掌柜说得那样渐渐没了热度,反而有越发火爆的迹象。
最初的两天大都是青云书院的学子来光顾,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墨韵阁的名声已经传的临县人尽皆知。
临县的学子不算少,除了在青云书院读书的以外,还有不少在私塾就学的读书人。
大家听说青云书院对面开了一家挺有意思的书坊,便纷纷前来凑个热闹。
墨韵阁前台有试用的改良毛笔,闻名而来的学子们在试用过后几乎最少人手一支。
有些家境优越的甚至还买上几支,或是备用,或是送人。
经过两日旧书的回收,墨韵阁这边的**也渐渐充实起来。他把一早就规划好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