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 38 章
秋风萧瑟,如同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拂过东宫的每一个角落,卷起一片金黄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缓缓飘落在亭边。谢依云静静地坐在亭中,凝望着远方,神色间透着一丝忧虑。
夏晚桑从远处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件绣工精美的披风。她快步走到谢依云身边,轻柔地将披风披在谢依云肩上,关切地说道:“娘娘,秋风渐凉,可别着了寒。”
谢依云微微侧头,给了夏晚桑一个感激的眼神,轻声说道:“晚桑,还是你贴心。”说罢,她拢了拢披风,目光又落回远处,喃喃道:“太子这段时间似乎非常的忙,已经好些日子没好好说上话了。”
夏晚桑左右谨慎地看了看,见四周无人,这才微微凑近谢依云,压低声音说道:“娘娘,据婢子所知,殿下确实是为要事烦忧。咱们边关粮食输送出了问题。”
夏晚桑心里清楚,这种涉及太子行踪及朝廷机密的话,只能和谢依云在这相对隐蔽的地方低声交谈。要是让旁人知道太子妃在打探太子行踪,那可是犯了宫廷大忌。
谢依云秀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轻声问道:“粮食输送?这可不是小事,边关将士们的口粮若供应不上,那该如何是好?晚桑,你还知道些什么?”
夏晚桑再次环顾四周,确认安全后,缓缓说道:“婢子听说,原本规划好的运粮路线,途中遭遇了一些变故。
好像是途径的几个郡县,因今年收成不好,自顾不暇,对运粮一事多有推诿。
而且,还有传言说,负责押运粮草的官员,似乎有些懈怠,并未尽全力保障粮食顺利送达边关。”
谢依云心中一紧,下意识地抓紧了披风,说道:“这可如何是好?殿下为此必定心急如焚。晚桑,你说本宫能帮上什么忙吗?”
夏晚桑看着谢依云焦急的模样,心中思索片刻,说道:“娘娘,您不妨在殿下闲暇之时,与他聊聊此事。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您以关心殿下和边关将士的角度出发,或许能给殿下一些不一样的思路。比如,建议殿下选派得力之人去督促郡县配合运粮,再对押运官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谢依云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晚桑,你说得有理。只是,本宫担心自己所言不当,非但不能帮到殿下,反而给他增添烦恼。”
夏晚桑连忙说道:“娘娘聪慧过人,平日里对朝政之事也多有留意。您的见解说不定能让殿下眼前一亮,解他燃眉之急。再者,您是殿下的枕边人,关心他也是人之常情。只要言辞得当,想来殿下不会怪罪。”
谢依云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某种决心,说道:“好,等殿下今日忙完,本宫便找他聊聊此事。晚桑,多亏有你在身边提醒,不然本宫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夏晚桑笑着说道:“娘娘言重了,婢子能在娘娘身边侍奉,为娘娘和殿下分忧,是婢子的福分。只是,此事还需谨慎,切莫让旁人知晓咱们的谈话内容。”
谢依云轻轻拍了拍夏晚桑的手,说道:“本宫明白,这宫廷之中,到处都是眼睛和耳朵,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祸端。晚桑,你平日里行事也要多加小心。”
此时,秋风愈发猛烈,吹得亭角的风铃叮当作响,仿佛在为这凝重的气氛增添一丝紧张。谢依云下意识地又往披风里缩了缩,看着那在风中摇曳的风铃,心中默默祈祷太子能顺利解决粮食输送的难题。
夏晚桑看着谢依云忧心忡忡的样子,安慰道:“娘娘,您也别太担心。殿下英明神武,定能想出妥善的办法解决此事。咱们在一旁稍加提醒,也算尽了一份心力。”
谢依云转头看向夏晚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晚桑,有你在本宫身边,本宫心里踏实许多。只希望此事能尽快解决,殿下也能不再如此操劳。”
时间在忧虑与期待中缓缓流逝,终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东宫的宫殿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谢依云坐在寝宫内,手中捧着一本书,却无心翻阅,时不时抬头看向门口,等待着太子归来。
终于,熟悉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谢依云立刻起身,迎了上去。太子一脸疲惫地走进来,看到谢依云,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说道:“太子妃,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谢依云心疼地看着太子,说道:“殿下整日操劳,臣妾放心不下。今日见殿下如此忙碌,想必是为要事烦忧,臣妾可否为殿下分忧?”
太子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苦笑,说道:“依云,你有心了。只是此事颇为棘手,怕说出来徒增你的烦恼。”
谢依云轻轻拉住太子的手,说道:“殿下,您我夫妻一体,有什么事不能同臣妾说呢?臣妾虽身为女子,或许也能为殿下出出主意。”
太子看着谢依云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说道:“好吧,既然你执意要听,那本宫便与你说说。如今边关粮食输送出现问题,郡县推诿,押运官员不力,本宫正为此事头疼不已。”
谢依云听后,想起夏晚桑的建议,说道:“殿下,臣妾以为,不妨选派几位得力且忠诚的大臣,前往那些郡县,督促他们配合运粮。对于押运官员,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表现出色的加以重赏,玩忽职守的严惩不贷,如此或许能解决燃眉之急。”
太子听后,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说道:“依云,没想到你竟能一语中的。本王一直忙于朝堂事务,倒是忽略了从这两方面入手。看来本王真是小瞧了你。”
谢依云脸上泛起红晕,说道:“殿下过奖了,臣妾也是听旁人说起,觉得有些道理,便说与殿下听听,不知是否可行。”
太子微笑着握住谢依云的手,说道:“依云,你这建议甚好,本王明日便在朝堂上提出。若真能解决粮食输送问题,你可是大功一件。”
谢依云看着太子难得舒展的眉头,心中也跟着欢喜起来,说道:“只要能帮到殿下,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此时,寝宫内的气氛变得温馨而甜蜜。然而,谢依云心中还是有些担忧,她知道,宫廷斗争错综复杂,此事或许不会如此顺利解决。但她也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与太子并肩面对。
而在东宫的另一处角落,夏晚桑独自坐在房内,看着窗外的月光,心中也在默默祈祷太子能顺利解决粮食问题。
她深知,自己只是一个侍女,能做的有限,只是她现在站在太子这条船上,从古至今有几个太子的位子是坐的牢固的,有些太子在位几十年还不是说圈禁就圈禁了。
这里不知道有没有圈禁但是估计也会被流放啊!
接下来的几日,太子按照谢依云的建议,在朝堂上提出了应对之策。选派的大臣们纷纷领命前往郡县,押运官员们也因奖惩制度的威慑,不敢再有丝毫懈怠。粮食输送逐渐走上正轨,边关将士们的口粮得到了保障。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即将圆满解决之时,新的麻烦却悄然降临。有大臣向皇上参奏太子,说他在处理粮食输送问题上,有独断专行之嫌,不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妄图借此树立个人威望。皇上听闻后,心中不免起了疑虑,下令彻查此事。
消息传到东宫,太子和谢依云都深感震惊。谢依云焦急地对太子说道:“殿下,这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故意陷害您,您一定要想办法向父皇解释清楚啊。”
太子面色凝重,说道:“依云,本王自然知晓有人在背后搞鬼。只是,此事颇为棘手,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影响本王在父皇心中的地位。”
谢依云心中担忧不已,说道:“这可如何是好?殿下,臣妾能帮您做些什么?”
太子思索片刻后,说道:“依云,你先别急。此事本宫需从长计议。你平日里在宫中多留意一下,看看能不能打探到是哪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谢依云点头说道:“好,殿下放心,臣妾一定留意。只是,您也要小心行事,切莫中了他人的圈套。”
此时,东宫的气氛再度变得紧张起来,仿佛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夏晚桑心想,这宫廷斗争果然如棋局一般,步步惊心。每一次看似胜利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新的陷阱。
在皇宫那幽深静谧、透着丝丝清冷气息的宫殿深处,奢华却不失典雅的贤妃寝宫之中,午后的阳光慵懒地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
贤妃身着一袭淡粉色锦袍,斜躺在柔软舒适的太妃椅上,姿态慵懒,宛如一幅细腻的仕女图。她微闭双眸,似乎在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身旁的宫女垂手而立,神色恭敬,轻声开口汇报着近日宫中的消息:“娘娘,据前方传来的消息,太子殿下在朝堂之上,主动提议边关粮草诉讼的相关问题呢。”
贤妃听闻,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轻哼一声,语调中满是不屑与质疑:“哼,太子竟真的如此行事?他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一旁的小太监安庆,赶忙凑上前去,满脸谄媚,低声回应道:“娘娘,千真万确呀!小人前头听到这消息时,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太子殿下此次的举动,可真是出人意料。”
贤妃微微眯起眼睛,思绪如飞,心中暗自思忖:这太子平日里看似沉稳,此次怎如此鲁莽?边关粮草诉讼之事,牵扯众多,皇上又怎会轻易放权给他?这里面莫非有什么隐情?她越想越觉得此事不简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低声道:“皇上如今正值龙精虎猛之年,精力充沛,掌控欲极强,又怎会轻易允许太子插手如此重要的事务?太子这一招,究竟是太过急躁,急于在皇上面前展现自己,还是背后另有深意?”
安庆连忙点头哈腰,顺着贤妃的话说道:“娘娘圣明!也就只有娘娘您能将这其中的门道看得如此透彻。太子殿下此次怕是有些操之过急,弄巧成拙了。”
贤妃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安庆噤声,她继续陷入沉思。
在这后宫之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太子此次贸然提议边关之事,会不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又或者是他察觉到了什么,想要借此机会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在另一处宫殿——郑皇后那庄严肃穆、尽显尊贵的宫中,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郑皇后身着华丽的凤袍,端坐在凤椅之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她的贴身宫女翠玉,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惊扰了皇后娘娘。郑皇后心中暗自思量:太子此次行事,实在太过莽撞。边关粮草诉讼问题,涉及朝廷根基、军事命脉,皇上一向极为重视,怎会轻易让太子染指?太子如此猛劲地介入此事,难道就没有考虑过皇上的感受?
郑皇后微微叹了口气,轻声说道:“翠玉,你说,太子此次为何如此行事?他就不怕皇上因此而心生猜忌,觉得自己腹背受敌吗?”
翠玉犹豫了一下,轻声回答道:“娘娘,奴婢揣测,太子殿下许是心系边关战事,急于为皇上分忧,才贸然做出此举。只是,他似乎忽略了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