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新的会员
站在宁宴陆府的透明厨房前,朱女士看着正在做冷拼的厨师。只见厨师完成落日、晚霞、渔舟和飞鸟的图案后,用毛笔蘸着酱汁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你们这里的厨师都有这样的书画本事?”
“这是我们的一位大厨,马耀星马大厨。”岳宁说道。
阿星当年就私下琢磨整鸡拆骨,来了港城,岳宁倾囊相授,他更是拼命学习。看到岳宁、陆培德和陈锦莹都写得一手好字,他也开始勤学苦练。一年半不到,这手字,在厨师里绝对够用了。
“知道,我看上一期的录像,他的刀工非常好。”孙毓可说道。
“他特别勤奋,也有天分。”
“岳小姐,你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厨房?”朱女士问道。
“中餐在世界范围内被人定义为油腻、粗糙,不上档次,而且很多人根深蒂固地认为中餐馆的后厨肮脏,污水横流。对我来说,不管是走快餐路线的宁小厨,还是做大众餐饮的宝华楼,又或者是做高端餐饮的宁宴,第一要素都是干净。透明厨房是最好的呈现方式。更何况大厨做菜,很赏心悦目。”
“有道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
他们继续往前,范秀琴正在嘀嘀咕咕跟尼古拉斯说话。
“这位是?”
“法餐大厨皮埃尔的儿子尼古拉斯,来我们这里培训一年。”岳宁解释道,“不知道您是否知道,我们六家餐厅成立了黑松露餐厅联盟?”
“法餐传统派代表,皮埃尔布尔热瓦?”朱莉玲问道。
“是。”
“可能离得太远了,我没听说这个消息。”朱女士说道。
“这事说来话长,等下吃饭的时候我跟您细说。”岳宁带着他们走到主厨房的玻璃前站定。
里面陆培德正在调味,他身边的是明天要参加比赛的裕丰楼两位大厨。
“这位是宁宴陆府的总厨,他身边的就是裕丰楼的周大厨。”岳宁介绍道。
孙毓可问道:“他们在你们后厨做什么?”
“内地参赛的福运楼和东风楼的厨子,都是在我这里进修过的。内地的饭店和外面脱节太多了,上场前我们给他们一点指导。宝华楼也是参赛队伍,我们培训自己的对手,没问题吧?”岳宁说道。
好像是没问题。孙毓可问:“可你提升了他们,你不怕最后他们赢得了奖杯吗?”
“我只能提升一些技巧
,但厨艺是天长日久的积累,很难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岳宁笑着说,“如果把提高中餐在业界的地位作为共同的目标,那么谁赢了,我们都与有荣焉。”
“难怪你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成就。”
岳宁走到厨房门口:“陆哥,你出来一下,有位客人要介绍给你认识。”
陆培德出来,岳宁介绍:“陆哥,这位是朱莉玲女士,她吃过你爷爷做的菜。”
“先夫在清华任教的时候,带我去过陆家,吃过令祖父做的菜。关山**遥,那已经是四十来年前的记忆了。”老太太幽幽叹道,“梦魂之中,记起那口鱼翅汤,试过很多回,终究不是陆家的味道。你爷爷还好吗?”
“爷爷刚解放就没了,我爸也走了。如今是我二叔当家,他在国宾馆;还有我三叔,在同庆楼做大厨。”
“抱歉。”
“世事无常嘛。”陆培德说,“等下您试试我的黄焖鱼翅,看还是不是当年的味道。”
“好。”
岳宁请客人上楼,朱女士走得不快。头顶的吊灯,扶梯的扶手壁板,有年代不算久远的古董,也有当代国画大师的作品,走廊里更是陈列了各种工艺品,每一件都吸引着老太太的目光。
这些也都是岳宁的心头好,她一一介绍其来历,说:“其实当代工艺大师之作,水平不低。”
老太太看着墙上装裱的一块黄地牡丹云锦,又看看岳宁身上的外套:“你这件外套,还有这块云锦,都是大家之作吧?”
“是,都是出自苏州织锦工艺大师之手。”
“太美了。我这些年也常来港城、去台湾找这些物件,很难找到像你这么多合心合意的。”
“都是内地的华侨商店、友谊商店的东西。”
侍应生推开包房。这间包间内外用中式花窗隔开,花窗中间有六角形孔洞,刚好透出对过墙上的山水工笔画。
岳宁让茶艺师先出去,由她来烧水泡茶。
茶桌上有一整套豇豆釉的茶具,大红袍色的三才盖碗,美人醉色的茶盏,还有一个绿色的公道杯。
“要想穷,就烧红。这得烧多少回才能凑齐这么一套茶具?”
朱莉玲拿起这个绿色的公道杯,开始说起豇豆红的特点,说这个公道杯,果绿绿得鲜亮,不掺杂一丝红色。柴窑烧出来的豇豆红釉,最美的是鲜亮的大红袍色,最受人追捧;红绿相间且红得鲜亮、翠得清新的美人醉
,变化多端,让人爱不释手;顶顶难得的是娇嫩的纯绿色,烧一百次窑未必能有这么一只。
“可不是?我是一眼相中这套茶具……”
红色的茶汤倒入茶盏,茶盏内壁洁白如雪。
朱莉玲喝了一口茶,这茶叶品质也很好。去了美国,买到好茶叶全靠碰运气,即便运气好,也未必能有这么甘醇的味道。
这一老一少从瓷器、茶叶说起,谈天说地,聊起对中餐的想法。
尤其是岳宁说要改变其他人对中餐的认知,更是深得朱莉玲的心。
孙毓可笑着说:“奶奶,是不是岳小姐比我更像您孙女?”
朱女士笑了一声,摇头:“不是,宁宁是我的忘年交,是知己。”
这岳宁怎么当得起?朱女士在六七十年代,在对中餐充满偏见的美国,用自己的理解,向美国人展示中国美食,向他们介绍中餐是一种有底蕴、有内涵的高档美食,非常了不起。
“能成为您的小辈是我的荣幸,我称呼您一声‘朱奶奶’,可以吗?”岳宁问道。
“当然,当然可以。”朱女士连声应道。
侍应生敲门进来:“宁宁,陆大厨问,可以开餐了吗?”
“可以。”
岳宁请客人一起落座,朱女士拿起桌上的手写菜单。她已经听说宁宴陆府是大厨配菜,不接受点菜。
她看着这张龙飞凤舞的菜单,说:“陆家是翰林之家,我去美国后,接下那家酒楼,思考如何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美食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