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贤良主母(35)
出了正月,秦父与秦大哥父子二人商量一番,便打算日后全家都长驻云城了。
从前没有过来,一来是秦家买卖的大头还在平县,二来是担忧在云城混不下去,还能回老家有个退路。
如今秦家攀上了郡主府,而光是给绒线铺子供原料这一项,就已是超过了秦家所有的铺子。
而秦家大嫂,又在小姑子的带领下,还进了郡主府里,去拜见过郡主,得了一番赏赐。
如此殊荣,放在过去,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既然如此,又何必窝在平县那样一个小县城里呢?
哪怕是为了儿子能上个更好的学堂呢!
秦思敏对这一决定倒是双手赞成。
她搭上郡主这条线,除了能自己借光之外,能让娘家也跟着有了靠山,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郡主已经问过她,可愿意到京城去一展长才。
那她当然是再乐意不过的了。
那羊绒铺子,当时秦父是将地契都交给了她的。
也就是送给她当私产的。
秦思敏费了一番工夫把铺子名声做起来,又送了一半的干股给郡主府,可以说就有了个日进斗金的摇钱树,还以此为契机,得到郡主府的保护。
如果秦思敏的目标就是在古代有钱有闲,快活过日子,那有了这铺子,也就算是目标达成了。
但秦思敏这不是还有悬刀在顶呢么?
她一定要确保那个向秀才没法子翻身逆袭,小人得志才行。
所以这京城,是势在必去的。
好在她有郡主府做靠山,起点也算是不差了。
至于这边的羊绒铺子,她请秦大哥来帮忙打理,分与一份分红便是。
只要这铺子还在赚银子,秦家就安稳无忧。秦思敏也就不必担心后方。
一番筹备收拾后,秦思敏带着四个护卫,四个婆子,两个丫环,十大车的物资礼品以及负责押车的数十杂役,浩浩荡荡地进京了。
这些人里,除了两个丫环,两个婆子以及四名男仆是秦家的外,就都是来自郡主府。
秦思敏进京,身负重任。
什么重任呢?
大概就相当于郡主府在京城里的驻京办主任。
除了要在京城拓展绒线生意之外,还要在京城里实现计划书里关于维系京城人脉的蓝图。
当然了,以秦思敏低品阶女官的身份,绒线生意还好说,这维系京城人脉,可绝非易事。
玉慧郡主对秦思敏寄与厚望,自然是不希望她失败的。
所以大方地给了好几个人手。
护卫们要保护秦思敏的安全,其中的两个婆子都是王府里的老人。
她们虽然在郡主府里没混成郡主的心腹,但那也是因为郡主身边的仆从,实在是太多了。
光是跟她俩资历差不多的,就有十几个,竞争激烈,自然总有人坐了冷板凳。
其实还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更何况,秦思敏去了京城以后,就要以郡主府的女官管事为名,经营人脉关系,但她一个外地来的年轻小娘子,人生地不熟的,有这两个曾经在王府做事的婆子在一边协助着,更能早日站稳脚跟。
另外的婆子丫环和男仆共八人,则是秦思敏自家的。
郡主拨了那些人手给秦思敏,虽然明面上都是来给秦思敏当帮手的,但也相当于在她身边放了几个监工。
一些秦思敏自己的私密之事,肯定还是要用自家人的。
除了这些人之外,等秦思敏到了京城,她可以住在郡主的一座陪嫁宅子里,自然,那座三进宅子里的十来号人,也都会听从她的安排。
一应的人手安排和资源调度,早在年前,秦思敏就做好了详细的计划,并且得到了大老板郡主的认可,因此一行人算是按部就班地进了京城,安顿下来就依着计划行事。
先是将带来的一批礼物分送出去。
诚王府自然是大头。
此外还有跟郡主关系不错的几家。
送礼这活倒是简单,将礼物和郡主的亲笔信递上去就可。
郡主在信里自然会顺带着提一笔秦思敏的身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