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割据一方
为了更好巩固自己的权力,在全城百姓心中建立信仰。
陆云川专门在城头设置了一处“斩官闸,誓要杀尽天下贪官污吏,替天行道。
此闸刀一经设立,效果极为显著。
短短几日不到,凉州周边县城惊变,被压迫许久的佃农,劳役,冲进官府与地主家里,将乡绅贪官纷纷押至城头。
开闸!
几日不到,替天行道的大旗便已被鲜血完全染红。
接下来,便是如何治理凉州了。
关于人口财政方面——
人口是割据一方的基础。
有人,才能种地,才能有税收,才能壮大军队。
陆云川将乡绅地主全部没收,由军队统一管理,并以官方发出通告,凡入驻凉州者,可按人头分得永久田产,且免交赋税两年。
牺牲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农民百姓发放福利,给自己财政增加收益,可谓一举三得。
此告令一经发出,再加上“替天行道的口号,大批因战争流离失所的流民,佃农,拖家带口进入凉州城,甚至于雍州的百姓也都闻讯赶来投奔。
至此,凉州人口迎来了一**增。
关于军队扩招方面——
夺得凉州城后,收编了凉州四千守军,以及那些边军溃兵,共计有将近三万,再加上白顶山,黑云山,白水涧,故人庄等自己的势力。
眼下陆云川已手握五万之师!
对于一个初级割据政权而言,五万军队已经够够的了。
凉州毕竟只是一个州,要是军队规模再大一点,肯定是养不起的。
因此陆云川暂时不打算扩招军队,而是想办法将这五万之师全部变成精兵。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甲胄,兵器,战马,战术,火器……这些东西都需要花时间去打造,制作,沉淀。
关于政权方面——
占山为王的“土匪集团摇身一变成了割据政权。
有城,有墙,有地,有人,诸多因素合并之后,才能真正意义上施行“筑高墙,广积粮,招兵买马缓称王的大策略。
现在称王,为时尚早。
“王这个词,太过显眼,也太高调。
以凉州的小体量,还不足以建立王国。
“城主则要比“国王
因此陆云川自封为“凉州城主,以绝对权力对凉州进行**统治。
那些跟随自己的“原始股骨干,则
成为了拥护统治的核心班子。
让胡大勇,孙铭负责管理白顶山;
让沈风,许畅负责管理黑云山;
这两座山可是陆云川的老家底儿,退一万步来讲,倘若有一天自己争霸失败了,还可以退回寨子东山再起。
因此这两座山必须交给最信赖之人。
胡大勇与沈风骁勇善战,孙铭与许畅出谋划策,由他们镇守这两座山关,蛮子休想从山南逾越阴山半步。
让张三儿,徐三通,继续管理白水涧,控制黑河流域。
黑河从蛮国起源,流经大昭西北,连通西南苗国,是整个西部最重要的水脉之一。
在交通不发达的当代,谁若能控制水域,谁便能控制漕运,灌溉,泄洪,商贸,军事民生都极为重要。
白水涧所控制的六十里黑河流域,已经满足不了陆云川的野心,
造战船,造火器,造水师,北上蛮国,西下苗疆,八十里!一百里!两百里!乃至于黑河全流域未来他都要握于掌间!
让崔世军,马山等核心庄客,在凉州境内增设“故人庄分庄”,取代地主豪绅,成为土地管理者。
今后州县城以外的乡,镇,村,店,分配土地,维护治安,征收赋税等,全部都由故人庄来负责管理。
让**等原平川县官吏们,负责凉州州、县城的民生管理。
**为人清正廉洁,他麾下的那一班子人,也都不会太差,让他们来管理城市,再合适不过。
陆云川则稳坐凉州城,独揽凉州最高军政,麾下设周大彪,宋康,刘伟,陈世钊四名将军,四个守备军,分别镇守凉州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
其余的霹雳堂,千目堂,匠作堂,鲁班堂等,领导层维持不变,继续进行扩充。
关于外患方面——
自大败王彦三万边军后,雍州府方面就没了声儿,应该是元气大伤了。
王彦这三万边军可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