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坑大房咯
乡下吃席正餐是在晚上,这也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顿,毕竟白日里要下田劳作,中午大多在地里对付,晚上须得吃饱,否则没有吃早餐习惯的乡下人可挨不到中午那一口。
方衍年早起在家里煮了点米糊糊,清水青菜,腌肉割两片儿下来煮,就是很丰盛的一顿早餐了,虽比不上在沅家吃的,却也比村里大多数人家吃得好。
吃完早饭来到沅家,沅令舟已经在训狗了,前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两只小狗都学会了听指令扑咬,只需要指着某个东西喊一声“咬!”,小狗就会摇着尾巴扑上去啃咬。
方衍年看得稀奇,他那个年代,猫狗基本上都当宠物来养,但凡生个病送去医院比人看病还贵。
但这乡下的土狗,吃点儿剩菜剩饭,或者猪食都能养活,皮糙肉厚的还聪明,不仅能看家护院,还会捉老鼠、放鸡放鸭,难怪乡下有条件的家里都会栓一只。
沅令舟训狗的时候,家里的女人们也没闲着,昨日打的猪草和要送人的柴得捆好,还有那剥下来的兔子皮,因为经常鞣制皮子,就连小光都知道皮子剥下来得趁热将内里的油脂刮干净,用皂角水煮过一遍,再泡一晚上,才能把皮子洗干净。
兔子皮的油脂不多,拿着也轻,但不代表鞣制就简单。处理好的皮子用粗棒子面和草木灰泡进缸子里,每天翻面搓揉,还得把碱水煮热,这样热捂出来的皮子才能柔软,而鞣制的过程,需要持续足足一个月。
发酵了一个月的皮子,那味道可想而知,不然也不会有臭皮匠的说法了,沅家经常鞣制皮子,因此在后院搭了个露天的土灶,泡皮子的缸就放在灶台上面,不至于搬来搬去,味道也传不到前院。
过程虽然麻烦,但这般鞣制出来的皮子,能卖出不错的价格,否则谁舍得浪费那皂角和棒子面。
一家人忙碌了整个白天,下午的时候,才总算各自收工,带上那些个随礼去了大房那头。
因着二房最能干的两个女人没空过去帮忙,今天的席面还是请隔壁村的灶人来烧的。大房为了逞面子,硬是请了足足十桌,那灶人也没想到怎么临时还加了两张桌子,人手没带够忙不过来,那叫一个兵荒马乱。
往日村子里除了里正家以外最体面的一户人,今天闹了这么大个笑话,谁不乐意多看会儿。
沅家二房就是这个时候到的。
沅宁看着那鸡飞狗跳的后厨,心里就是一声冷笑。以往他阿娘和大嫂两个人就要顾这么多张席面儿,吃完了席都没空坐下休息半刻钟的,又要帮着热水洗碗。
今日那灶人带了三个徒弟来,都没把这席面给忙活开,足以见得以前大房都是怎么压榨他阿娘和大嫂的。
姜氏心软,看到这么忙碌的场面忍不住就要去帮忙,还好沅宁早有准备,唤了一声:“阿娘,礼还没送呢,不是说要给堂哥说几句喜庆话,讨个好彩头?”
他们一大家子九口人,可是每个人手上都带着礼来的。
阿爹手里提着的是三十个铜钱的红封,沉甸甸一大包,光这个就倍儿有面子了。
姜氏手里提着的一篮子鸡蛋,也是十分拿得出手。
大哥三哥一人扛着捆猪草,一人提着捆柴火,剩下一捆猪草因为二哥扛不动,就分了一小半给小光扛,大嫂手里则拿着几块鞣制好的皮子。
除了沅宁,就连方衍年都拎着两本书册,这般浩浩荡荡一群人,这般大的排场,可是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
姜氏被沅宁叫住了有些犹豫,但她又推辞不得,那些喜庆话总不能让小辈来说,她那丈夫向来不是个爱开口的,今日带的这些虽然不值什么钱,但宝儿说了,礼轻情意重,一定要让大房知道他们家的心意,免得一家人生了嫌隙。
眼瞅着帮忙的人来了,今日姜氏却没急着放下手中的东西帮忙,忙得脚不沾地的大伯娘一边在心里咒骂,一边让老公儿子去接待,二房可是答应了要带厚礼过来的!
“大伯,堂哥!”沅宁拉着方衍年一同上前,甜甜地喊了人。
“宝儿身体好多了,大伯也就放心了。”大伯沅承岳是个体面人,关心完一番侄儿之后,这才跟刚看到方衍年似的,“方童生也来了,快快,这边坐!”
沅承岳看见二房的人大包小包拿了这么多东西过来,想把人引到边上些,却因为二房拿的东西太多了,想不醒目都不行。
“大哥。”沅宁的亲爹依旧是那副惜字如金的样子,只问候了一声,就把那沉甸甸的红封递了过去。
姜氏见状,连忙照着家里宝儿教的,说了一大串喜庆话,因着有方衍年帮忙润色,那喜庆话说得极其漂亮,连周围等着开席的其他人都传出阵阵叫好。
红封送完,又是姜氏拎来的一篮子鸡蛋,外加一篮子吉祥话。
然后是大儿子一家给打的猪草,二儿子送的皮子,三儿子送的一捆上好的柴火,和小哥儿的夫君送的几本有助科考的册子。
姜氏一个个介绍,每送一份礼,就是一大篇漂亮话,难怪宝儿出门之前让她先喝了一碗水,这话说完,席面都做好了,嗓子也说干了。
到主人家之后等着吃席这段时间原本是最难熬的,大家做了一天的活儿,前胸贴后背了,恨不得把桌子都吃下去,硬生生是被姜氏那通漂亮话说得听入了迷,竟是连八卦都不摆了,十来桌人,齐刷刷听着二房过来送礼。
等姜氏说完,还要夸一句二房用心又舍得送那么多好东西,这让因为二房没送几个钱的大房心中不满也没办法表现出来,狠狠吃了个闷亏。
偏偏沅宁还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