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永和一年,雪压红梅,惊落枝梢,霍府院前的青砖上积了几寸厚的新雪。
而院里黑压压的跪了一地的人,雪落在每个人弓起的背上,像是给将死之人穿了丧衣。
霍清昭跪在第二排最末的位置,能清楚看见自己呵出的白气在面前结成霜花,腿已经跪的像是没有了知觉,凉意穿透膝盖刺骨的疼。
“史官霍明述接旨!”
领头太监尖厉的嗓音响彻院内,父亲被两名锦衣卫从正门押了进来,跪在宣旨太监面前,官帽不知去向,像是下了朝就被带了过来。
霍清昭偷偷抬眼看了好几下,霍明述绯色官服上落满了飘雪,看着狼狈不堪。
她突然想起了半年前的那个雪夜,明明她还是二十一世纪社会的娱乐记者,正伴着落雪熬夜改着某个顶流明星的惊天绯闻,下一秒不知道是不是遭了天谴,就穿成了某个史官家的嫡女。
但刚睁眼就是端着药碗,坐在床塌边满面愁容看着他的霍明述,苍老的容颜满是担忧,让从小就是孤儿,没体会父爱母爱的瞬间被那个眼神击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翰林院史官霍明述,擅改实录,欺君罔上,大逆不道,即刻收监问审,钦此。”
诏书的尾音刚落下,霍清昭就听见身后姨娘晕倒的闷响声,她飞快的脑子里想着历朝历代篡改史书史官的下场,每一个都惨不忍睹。
但霍清昭觉得霍明述不是这样的人,半年多的相处,霍明述清正廉明,连内宅后院都管束的妥帖,更让缺失父爱的她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爱意,她不信霍明述是这样的人。
“罪臣……领旨。”霍明述的声音嘶哑的不成样子,但却突然提高声调:“然实录纂修皆有底稿可查!请陛下明察!臣是被污蔑构陷,请陛下明察!”
“放肆!敢质疑陛下的旨意。”宣旨的小太监声厉惧色,抽出旁边站着的锦衣卫的刀,把刀刃架在霍明述的脖子上。
血一瞬间涌了出来。
霍清昭看到这突然站了起来,这个动作让所以人一大惊,旁边的锦衣卫立刻冲上去压下霍清昭,刀鞘重重的砸在她的脊背上,真疼啊,霍清昭想。
“未奉旨起等同抗旨,你们霍家要反吗?”小太监指着霍清昭,脸上都是阴郁狠厉。
但霍清昭顾不得那么多了,她本能的脱口而出,“大人,史官定罪需经三法司会审!”
雪地里霎时死寂一片,只能听到霍家众人沉闷惊惧的呼吸声。
“还请陛下明鉴,还父亲清白。”霍清昭压下心里唯一的一丝恐惧继续开口。
“哈哈哈,霍卿的女儿好胆识啊?刀压在背上还敢跟咱家这么说话,霍大人教女有方啊。”小太监面皮带笑的开口说着,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但霍明述却猛然抬头,脖子上的血珠落在血地里“小女无知,请公公……”
“哎,咱家是夸您教女有方,霍大人说这些做什么,刚好咱家这里还有一份圣旨,不妨霍大人听听。”太监语调一转,换上另一副面皮。
“史官霍明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朕念霍家三代清正廉明,特予戴罪立功的机会,着霍大人重修史书,官复原职,钦此。”
太监尖细的尾音被拖长,但霍明述却跪在雪地里头也不抬,一副抗旨的样子。
“霍大人怎么不接旨啊,大悲大喜没缓过来吗?”
“臣,无法胜任,望公公……”
“臣女接旨,谢陛下恩典。”
霍明述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霍请昭接旨的声音堵在了喉咙里,霍清昭跪着上前接了旨,但凡不接旨,霍明述就是一个死。
“好,霍大人当真教女有方,咋家刮目相看,听闻霍大人的女儿也饱读诗书,跟着霍大人肯定也学了一身的好本事,咱家这就回宫向皇上禀报,说霍大人因被构陷,惊惧不安病了,他的女儿愿意替父修史书。”
小太监笑意盈盈的说着,但这笑不达眼底,甚至掺了一丝威胁。
最后,霍清昭还是接了这烫手的山芋。
“小姐,你背上好大一片淤青,又青又紫的。”淡青纱帐里,一个小丫鬟,边说话边往霍清昭背上涂着药酒。
“轻点轻点,有点疼。”霍清昭皱着眉,白皙的小脸上都是疼的冷汗,红润的嘴唇被她咬出牙印,渗着血丝。
“小姐,您之前从不这样胆大,今天您冲出去的时候把大人吓死了。”琉儿突然压低声音说,看样子也吓的不轻。
但是转念一细想,小姐这半年确实明朗胆大了不少,自从幼时夫人死后,不管大人怎么爱护,都郁郁寡欢,这半年不知怎么的,性格好了很多,大人也跟着欣慰了不少。
霍清昭听到这,脑子里闪过原主的一些记忆,原主太过于心思细腻,细小的情绪波动都能裹挟她,让她在深夜反复思考,明明不缺失家人呵护的爱意,但依旧谨言慎行,好似这个时代的女子都这样。
但霍清昭不这样,身为一个娱乐新闻记者,有很多时候她就是别人翻来覆去,深夜思考,焦虑暴躁的源头,一篇通稿就可以让当事人彻夜难眠的人。
这也是霍清昭敢接下圣旨的原因,不就是重修史书,她还要调查父亲被污蔑的源头和真相呢。
霍清昭被按着背像案板上的鱼肉一样被琉儿上完了药,刚盖好被子,霍明述就走了进来,他端着药碗,脖子上敷着药,脸色苍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愁眉苦脸的爹,霍府的天难不成塌下来了?”霍清昭开着玩笑,伸手晃着霍明述的衣角。
“昭昭,今天你不该接旨的。”霍明述一时之间仿佛更加苍老了,他舀了一勺药喂进霍清昭的嘴里。
霍清昭被苦的小脸皱的像是包子,含含糊糊的说:“不接旨的话,爹怎么办。”
“爹老了,人各有命。”霍明述佝偻着背说着“新帝刚登基半年,朝堂内外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朝臣都辞官反乡,某些大臣株连九族,无一活口。”
霍清昭听着这些话,觉得自己背上的痛感,突突突的跳,压都压不住。
“我们不知道新帝要干什么,爹可能就是某一步棋局里不打眼的棋子,棋盘上的小卒……新帝可能在下一盘大棋啊。”霍明述声音低哑,带着浓重的担忧。
“爹,你放心,女儿接了这差事一定好好干。”霍清昭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只能先安慰着霍明述,事已至此。
圣上的旨意在深夜就来了。
这是霍清昭在短短一段时间里经历的第三次宣旨。
这次宣的正正经经的是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