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6:以权制恶。要不,我封你为才……
大庆殿廊下的官员们迅速讨论起来:“这说的是真的假的?”
“怎么就没关系了?”
宁王奇怪:“这怎么就没有关系了?同一个夫君,有的女人生几个都只能生出女儿来,有的却能连着生出几个儿子来。”
这种现象大家都见过,跟着点头。
可是开幕说的肯定,不像是来骗人的。
宫外,一个小饭馆的后厨门口,刚在啜泣的小女孩听到这里,激动的快速跑到了厨房里:“娘娘,娘娘!天上的娘子说,生男生女是男子决定的,与你没有关系!”
季大娘闻言吃了一惊,低头看着自己女儿徐平女:女儿又撞邪了?
徐平安太过激动,已经忘记昨天她想过不再将天幕的事说给母亲听让她提心,此时拉着她的胳膊快速道:“你快去告诉爹爹,不是你生的赔钱货,是爹爹生的!让他以后不要再打你了!”
“你……你又撞邪了?还是昨天那个娘子给你说话?”季大娘着急的问。
徐平安这才想起来昨天害母亲担心,连忙将她向外拉,指着天上道:“娘娘真的看不见吗?”
季大娘抬头看到天幕,大吃一惊,瞪大了眼:女儿昨天竟然不是骗自己的?
此时,天上的女性突然动了,开口说话:【生男生女全是概率问题,单看男人的X精子跑得快还是Y精子跑得快了。】
季大娘听不懂,惊得双手捂住了嘴,突然就跪了下去,又快速拉着女儿跪下。
官府虽然发了文,天幕之事已经大京里大肆传开,但还是有像季大娘这种没有看到官府的文书,只听过一两耳朵没往心里去的人。
大庆殿廊下的皇帝大臣侍卫们都懵了。
什么是……X精子?
什么又是Y精子?
男子的精水竟然不是一样的吗?
【搞笑的是,哲宗没儿子,当时有些谏官说他是德行不好,才没儿子。拜托,身体不好与德行有什么关系?!哲宗已经是很好的皇帝了。】
一直尴尬面上过不去的宋泓,心下松了口气。这多少也算为自己解释了。
百姓们愚昧,有些人还真信他没儿子,是皇帝没当好。
不知道如今京里有多少人能看到天幕?
【照这样说,奸臣朝京生了八个儿子,也是德行好的了?】
这话一出,户部尚书韩京恨得咬牙切齿:官家已经打算贬他官职了,现在再提,岂不是要将他贬得更偏僻处?
宋泓惊讶的望着韩京:“你有八个儿子?”听说只有三个,其他定是以后生的。
“没有,只有三个。”韩京不得不回答。
朝廷里与韩京不和的官员立刻开口:“对啊,当了奸臣后,才有钱娶娇妾,多生儿子嘛!生了整整八个儿子呢!”
官家现在没有儿子,这不停的在官家面前提“儿子”“八个儿子”,这不是戳他肺管子,给自己上眼药吗?
韩京气极了,扬手就向着对方打去:“冯老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睡嫂嫂!”
老汉这个词,在现在可是含有蔑视之意的话,是骂人的。
廊下大臣唰的一下全看了过去!
这瓜大了!
洗清也忍不住,迅速转头扫了一眼,又快速的转了回来。这个好像是,哪个尚书?
冯尚书气极的涨红了脸,伸手就去打韩京:“你个害得国破家亡的奸臣,少在这里污蔑我!”
“谁污蔑你了,堂嫂也是嫂!你敢说你家里的妾不是以前的嫂嫂!?”反正这辈子这也就这样了,韩京撕破脸了!
他一边防守一边进攻,和冯尚书打了起来,两人骂声不断。
“那是她守寡了我才纳的她!”
“那也是嫂嫂!你不要脸!她是怎么守寡的?还不是你们先勾搭在一起!”
两人拳打脚踢,刚才就有胆大的内侍生宫女也看了过去,洗清也不装了,也看起了热闹来。
宋泓脸黑极了,沉声道:“住手!”
两人很快住手,冯尚书还不望告状:“官家,这奸臣污蔑我!”
韩京也不示弱:“官家,这种德行不好的人只会搬弄是非!”
两人头发微散,怒瞪对方,一副随时会再打起来的样子。
洗清快速回头,手一挥,示意大家都快回头:可别等上司注意力过来了再回头,那就不太好了。
宋泓这时看着天幕,可等了一阵,天幕突然一下消失了。
“今天说的有些少了。”参知政事开口。
大臣都跟着点头,韩京想挽回一下形象,让皇帝不要把他贬得太远,笑着奉承:“这肯定是上天知道官家今天要祭祀,特意给您让出时间来呢。”
这话好听,但朝臣没几个不会说话,宋泓以前也没发现,韩京会如此揣摩人的心思。
难怪他能成了奸臣。
今天内容很少,洗清很记完草稿。
誊写时,宋泓低头,问洗清:“你发现了什么?”
大臣们看皇帝询问一个宫女,全都看了过去。
啊?
洗清一怔,转个身跪着,抬起头,有些疑惑的询问:“官家指的是?”
“就你记录这几天,发现什么问题?”宋泓问。
洗清想了一下,回答:“回官家,奴家发现,学识越高的人,似乎越能听懂天幕之语。”
“细讲。”
“与众司笔聊天,发现,像‘世界’‘她’这样的词字,您与大臣们学识高知道,就能意会意思,而像内侍宫女,大都听不懂。”
洗清又细讲了一下,其实就是天幕讲的内容,要是在听的人的知识范围之内,他们就能听懂,不在的话,就听不懂。
比如他们能听懂医学家,却听不懂化学家之类的。
宋泓讶异了,他都没发现这一点,觉得很有道理,立刻让包利国找人去问询统计。
天幕结束之后,宋泓净手沐浴,空腹去祭天。
整个流程繁杂的很,洗清第一次见,很好奇。
不过看到没有人祭,她很高兴。
早上上完值,她去向包利国请假,想要出宫。
包利国为难,还是去问了宋泓。
宋泓皱眉:吴新阳刚调走,她就要出宫,不会是去找吴家吧?或许她还不知道,但还是要去看。
他点了一下头,道:“行。让人跟着。”
洗清拿了银子,腰牌,打着伞,高兴的先出了宫,。
路上,虽然天热,人却不少,走路的,坐轿的,驾车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像是走进了清明上河图。
洗清还看见一家彩旗飘飘门头高大的脚店。
脚店有些像是现代的酒店,又名正店。
听说汴京城里有正店七十二家,家家生意兴隆。
洗清从御街出了里城后,右前方不远处就到了季氏饼店。
进去以后,发现店里人有些少,比起以前进宫时生意清冷一些。
洗清进了门,叫人:“店家的,来一碗汤饼。”
饼现在是“面食”的意思,汤饼就是汤面。
漂亮年轻的季娘子立刻点头应是,询问要不要加肉,洗清问:“加肉多少钱?不加肉多少钱?”
“加肉九十六文,不加肉五十六文。”
洗清惊讶:“啊?”她记得,以前来得时候,好像是不到十几文不到二十文啊,怎么一下子涨了这么多钱?”
柜台后边传来一道不耐烦的声音:“啊什么啊?不知道现在一石米麦涨到两千多文快三千文了?我们家的饼,是附近最便宜的!”
洗清吃了一惊,一石米麦两千多文?这么贵?!不是不到一千吗?
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她先要了一碗肉汤面,心里算了一下。
赵国的一石,大约是92.5斤。也就是说一斤米麦涨到二十多文钱。想当于现代四五十块钱。
赵国的一斤比现代的重一点,估摸着有现代一斤三两左右,也就是说一斤米麦三十块钱左右。
她记得以前算下来有五六块钱左右啊。
涨这么多,是出了什么事吧?闹灾了?
很快,饭上来了。
季娘子看洗清发愁,笑着宽慰她:“黄河决堤,粮价大涨,原本一石米麦六百多文,现在要二千五百文左右。要是缺钱,可以按以前的钱付。”
“你还是这么体贴。”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