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该秀还得秀
冯招娣也不是纯蠢,民师和公办教师的区别,在沈家的耳濡目染下,她还是拎得清的。
甚至以前也没少借这事骂自己男人没出息。
更何况,远离娘家PUA茧房后,她也渐渐开始长脑子。
丈夫上进挣前程呢,为啥不支持?
他前程好,自己和女儿不也能跟着过好日子么。
于是,天时地利人和,沈慕舟就带着所有人的期望,走上了轰轰烈烈考编路。
只是,刚上路就被迎头痛击。
痛击他的,还是他的亲亲小闺女。
小闺女是个贴心宝宝,也是个好奇宝宝。
贴心宝宝陪着爸爸一起看书。
好奇宝宝表达了对书本的浓厚兴趣。
注意到这一点的沈文远,当下就眼睛发亮心花怒放。
因着那个文心入梦,他立刻抱着试试看的念头,给小孙女启蒙。
谁知,这一启蒙,就发现孙女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但凡他教过的汉字,她直接就能读会写。
甚至简单的诗词都能一遍成诵。
就连数字和算术,也能轻松掌握。
沈文远彻底不淡定了。
抱着孙女高兴到发狂:“天才啊!天才啊!”
“祖坟冒青烟啊!我沈门出了个绝世天才啊!”
沈文远犹如范进中举,欣喜若狂,手舞足蹈。
冯招娣在一旁看着,有些怔愣。
眼前的情境,显然跟她的三观很冲突。
从小,她接受的思想就是:女儿不算传后人,都是将来要嫁出去的赔钱货。
所以,此刻的她,满脑子问号:祖坟冒青烟这事,不是该应在男子身上么?
一个女孩,算什么沈门出天才?
作为卑微性别女,冯招娣可不觉得自己配跟“冯门”这种高大上的词联系在一起。
也从来没谁会对她寄予氏族厚望。
那都是男人们的事。
如果是以前的她,甚至会当场对公公的说法嗤之以鼻:一个丫头片子,谈什么祖坟?算什么沈门?
哪怕,被推崇的这个“丫头片子”,是自己女儿。
毕竟,上辈子,她就是如此。
上一世,考上研究生的沈梦砚,作为沈家当时的最高学历,被记上沈家族谱的名人榜。
冯招娣这个母亲却是嫉妒到发恨:凭什么?一个丫头片子赔钱货,凭什么有这般荣光?!
自家兄弟和宝贝侄子们,可都上不了冯家族谱名人榜呢。
一个丫头片子赔钱货,凭什么?
正是因为这份心理,她后来踩起女儿更是变本加厉。
每每出口,都是最扎心的贬损和咒骂。
一口一个“没出息”,竟是足足骂了一辈子。
是的,一个小学没毕业也没挣过一分钱的农村妇女,骂一个top大学数学硕士“没出息”。且一骂就是一辈子。
会读书有什么用?没看别人家女儿早早就出来挣钱了么。
会挣那么点钱有什么用?没看别人家女儿傍上富豪,直接包揽了弟弟的房车和婚宴彩礼么?
……
上辈子,她对女儿无底线的踩踏,跟后来沈梦砚的恶毒公婆几乎不分伯仲,双方交相辉映,共同扼杀了沈梦砚一切幸福的可能。
还好,这辈子的冯招娣,已渐渐被熏陶得不一样。
此时此刻,她虽然仍旧混沌,却在看到女儿被这般重视吹捧后,本能欢喜。
自己生的孩子有出息,是好事呢。
激动的沈文远,这会心思又开始活络了:“宝啊,咱还是考少年大学吧。”
妥妥的神童啊,不去少年天才班可惜了。
天才,就应该在天才扎堆的地方培养啊。
沈梦砚却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手也摆出了残影:“不不不,不去。”
看这可爱的小模样儿,沈文远又有些好笑:“为什么呀?”
这原是随口一问。
但沈梦砚的回答还是戳中了他的心巴巴:“我要读燕北大学,还有华青大学。”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回答,却仍是让沈文远心花怒放。
“唔,好。燕北大学好。华青大学也好。”
沈文远点头如鸡啄米。
这两所首府双璧当然是好。
而以孙女的聪明才智,显然这两所学府已近在咫尺。
沈梦砚却不这么认为。
不管是燕北大学和华青大学这种顶尖学府,抑或华科大学少年班这种天才集中营,都是真正超高智商才能考进去的地方。
沈梦砚这点重生优势压根不够瞧。
更何况,作为后来人,沈梦砚比谁都清楚将来世界的精彩纷呈。
在时代潮流中占尽先机,显然比勉强苦学更有性价比。
一旁的沈慕舟,眼看老爹和女儿在沉浸式探讨该上燕北还是华青,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是他曾遥不可及的梦想呢。
毕竟,谁还没在小时候纠结过该上燕北还是华青呢?
然而,刺激还不止于此。
“爸爸,爸爸,你也要加油哦。”
稚嫩的声音突然传来,带着满满的期待。
“爷爷说,我很腻害呢。爸爸一定更腻害哦。”
这腻死人的萌,让怂爹老父亲一时无言。
咋言?
说我不腻害?
我连个普通大学都没考上?
在女儿澄澈无害的眼神下,沈慕舟是真说不出口。
最终,他顺从点头:“那当然,爸爸老腻害了。”
在女儿面前吹出去的牛,老父亲跪着也要完成。
此后,沈慕舟真的彷如换了一个人,除了正常上课,就是没日没夜地看书,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这份从未有过的努力,也确实让他首战即告捷,直接比上辈子早了十年入编。
沈梦砚默默表示满意:早十年入编,后续的操作空间就大了。
是的,在沈梦砚的计划里,怂爹转公只是开始。
后面,才是重头戏。
不过,此时的沈慕舟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自己的转公喜宴上,他红光满面跟来祝贺的亲友们推杯换盏,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巅峰满足感。
然而,小萝卜头已经端着小水杯来敬水了:“爸爸,继续加油,更上一层楼哦!”
一语出,全场惊。
这、是一个三岁孩子说的话?
没文化的亲友倒还好,只觉得小姑娘伶牙俐齿。
有文化的亲友却恍惚了:刚才,她是说了句唐诗吧?
当然是。
那是小小女儿的诗意小皮鞭,催着懒爹奋进。
“哈哈哈~”
沈文远已经见怪不怪,也红光满面笑着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