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御史
李绍英闻言一怔,随后才想起那个孩子:“今日你一出事我便去了侯府,心中一急,倒把他忘了。”
“你快去把他寻来,”李绍荣直起身子,那张素来漫不经心的脸上,此刻终于多了几分肃然,“当时那帮人带刀闯进来的时候,他也在场,还被呵斥了一通。他年纪小,一个人在外面别吓着。”
他仍然记得,密信被搜出的时候、刀剑架在他脖颈上的时候,那孩子全都看在眼里。随后便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最后留给他的是一个颤抖着消失的背影。
脑海中再次浮现出那张惨白的脸色。
应是给这阵势吓坏了。
他想。
李绍英颔首应下,转身快步离开军牢,准备去寻那个孩子。
姜晚和萧砚又和李绍荣交谈了几句,几番言语往来间,并没有发现有用的线索。
暮色降临,家家户户都点上灯火。今夜的晚风不大,吹在脸上却如钝刀割肉,更觉寒意彻骨。
军中的动荡尚未波及市井,没人细想为何近日城门盘查如此严苛,也没人深究巡边的队伍怎的都换了生面孔。
东侧的街市上依旧繁华,夜市里喧闹非凡,各种店铺敞着门迎客。灯火从街头一直延伸到巷尾,耳边盈满孩童的嬉闹喧笑声。
若是以往,看到这般阖乐的情形,她定会好好欣赏这番苦心经营的成果。
可现在她连多看一眼的兴致都没有。
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时日,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桩事若是得不到妥善处理,牵一发而动全身,定然会牵动北境局势。
姜晚推着萧砚隐在来往行人中,眉宇间凝满忧色:
“若是在御史回京之前没有可以证明李绍荣无罪的证据,会有什么后果?”
萧砚的声音混在晚风里,清晰地传入姜晚耳中:“除去李绍荣入诏狱受京中会审外,李绍英首当其冲停职待查。若有人借机发难,李家将领都会受牵连停职彻查。”
北境军中,除去当年的镇北军余部,最重要的力量便是李家的势力。
姜晚眉头拧得更深:“那北境边防岂不是要大换血?”
萧砚沉默着,不置可否。
“那你呢?”
这个问题,姜晚几乎没有经过思考,下意识脱口而出。
萧砚指尖蜷缩了一下,他微微侧过脸,正好能看到姜晚眼中担忧的神情。
重重灯火在身后跳动闪烁,为姜晚的面容描上一层柔光。
姜晚能看出来,他们明面上动的是李家,暗地里却是冲着侯府来的。在北境谁人不知,李家是定北侯最锋利的剑,是得以平定边关的左膀右臂。
剪除羽翼,失去兵权倚仗的定北侯,何以定得住北境千里边关?
李家是护城的墙,墙倒了,屋子里的人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萧砚自然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似乎没想到她会如此直白地问及自己的安危。
“不对吗?他们现在敢动李家,下一步必然是你,”姜晚非常笃定,“你是北境的统领,他们若有意使不得安宁,又岂会放过你?”
萧砚收回目光,看向漆黑的天边,说道:“这要看他们能查出什么。若最终证实只是污蔑构陷,至多判个监察不严之罪,罚俸申饬便可了事,倒是无关痛痒。”
“可若他们坐实了通敌,麾下将领通敌,统帅岂能无罪。削爵夺权,恐怕只是最轻的发落。”
听到这话,姜晚心头瞬间紧绷起来,早上系统的异动突然浮现在脑海中,不由得让她多想。
指数下降意味着百姓福祉遭到威胁。
现在军中动荡,边关防务势必空虚。若是再让有心人钻了空子,致使无人主持大局,定是胡人再次发难的最好时机。
若是真让那帮人得逞,她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说话间,两侧熙熙攘攘的人声渐渐褪去,两人拐入一条烛火昏暗的巷子。
巷尾尽头,侯府的灯火在黑暗中时明时灭,仿佛是这片浓郁夜色中挣扎着的唯一的光。
周叔在门前来回踱步,不时朝巷口张望,一见到他们的身影,便连忙迎上来道:
“侯爷,夫人,御史台的人到了。”
姜晚心头一沉。
该来的还是来了。
萧砚道:“来了多久?”
“回侯爷,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现在正在厅中候着。”
“来了几人?”
周叔答道:“只御史中丞一人,未带随从。”
萧砚微微颔首,心中已有定数。
正厅中灯火通明,一人负手立于堂中,正在细细观摩一副北境舆图。
那人听到动静转过身来。
素白裘袍,锦带束腰,身姿挺拔如孤松立雪,眉眼间尽显书卷气。
看到主人到来,他旋即上前一步,拱手一礼,不卑不亢:
“御史中丞言慎,见过侯爷、夫人。”
萧砚抬手虚扶:“言大人不必多礼。”
姜晚对萧砚微微点头,随后随即敛衽一礼,转身走出正厅,但并未真正退下。她步伐一转,拐到了正厅旁边用以小憩的耳房。
此处与正厅仅相隔一层薄薄的帘幕,可以清楚听到里面的谈话声。
厅内,萧砚待言慎落座,便开门见山道:“御史大人深夜到访,可是为李绍荣之事?”
“正是。只是此番前来,不是以御史台的名义,而是以私人身份来访,想向侯爷叨扰几句。”
姜晚静静听着。
“我想知道,侯爷与李将军共事十余载,他若有异动,侯爷当真毫无察觉?”
姜晚在旁听着,心中暗自感慨,李绍荣说的没错。
这位御史当真言辞犀利,竟隐隐将侯府拖进知情不报的嫌疑里,字里行间都似往通敌的罪名上攀扯。
“李家不可能通敌。”
言慎:“侯爷竟如此笃定?”
“我已着人调来李绍荣三个月巡边记录,每次巡边的路线时辰、随行士卒,以及途中所为之事,皆记录在册。”
“言大人若信不过,可传北营巡边士卒对峙,看他何时有机会私会胡人信使。”
言慎:“侯爷明鉴,可那封信,委实辩无可辩。”
“若是仅凭一封写着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