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礼乐,十面埋伏
黄昭与李墨回了听风苑,今晚的事让黄昭有些睡不着觉,幸好李墨与他同住,黄昭在床上翻身转过来,隔着两道屏风问:
“李墨,你睡了吗?”
李墨答:“没有。”
黄昭实在忍不住好奇心便问道:“李墨我问你,为什么秦姑娘会交给社真贵人抚养?”
黄昭在公主府待了些时日,早就不像先前那般恐惧高门显贵,此时社真贵人四个字也从他口中脱口而出。
李墨侧身,却想起看不见他,于是继续躺平,缓缓道:“此事算是阴差阳错。”
黄昭没想到他真的知道,疑惑道:“怎么个错法?”
李墨见黄昭确实好奇,他仰躺在床上,双臂枕于后脑,回忆道:“秦姑娘是开元二十九年出生,陛下感念秦家救命之恩,所以自秦姑娘母亲过世后就主动将她接到府上,本意是想让皇后娘娘抚养,”
“可当时皇后娘娘恰巧怀孕,怀像不佳,几次有流产预兆,不得已只好将她交给侧妃阿史那社真暂时抚育,奈何皇后娘娘次年生产险些血崩,一直到第三年才能下地,彼时秦姑娘已经跟社真贵人有了很深的情感,皇后娘娘不忍秦姑娘再受离别苦,只能一直让社真贵人养着。”
黄昭心头难过:“可这不成了认贼作母了吗?”
“是啊,秦姑娘得知家族实情后的心情可想而知。”李墨声调中带着感叹。
杀父仇人竟成了自己养母,这份恨意该怎么放?这份恩情又该如何偿还呢?
“所以秦姑娘今日之所为,公主并没有怪罪她,反而体谅她的痛苦。”李墨转头,透过屏风道,“公主殿下的人情味是我平生仅见。”
黄昭恍然:“怪不得你说要效忠殿下。可秦姑娘也太无辜了。”
李墨翻过身,无辜与否她都已经长大。
“早点睡吧,明日要上课。”
黄昭撇撇嘴,躺回自己的床榻,却依然睁着眼睛看帐顶:若我是秦姑娘,此时又能如何?
也许也想杀了突厥王子......又或者直接上战场去......再或者退居民间?过一番百姓平凡的日子.....
这么光怪陆离地想着,黄昭也不知自己何时睡去,梦中是今夜烟花绽放的盛景,似有玉埙之声不绝于耳。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仝志正在门口打扫门槛屋檐时接到了一封呈报,他翻开后立即变了脸色,着人守好门房,自己则迅速来到殿下起居室。
“禀殿下,水务呈报到了。”仝志低声汇报。
公主本在梳妆,闻言止住方姑姑,招手令小丫鬟把呈报拿过来。
这封呈报上面摘录的依旧是那位杜景之所上奏折:陛下派遣钦差已至蒲州,根据沿途水文记录所示,河道水流暂无异常,洛水水深距离河岸高度十五米深;汾水暂无明确上涨迹象,渭水较之洛水涨势平缓,无洪灾迹象。钦差已至汾水上游河段巡视,暂无消息。
公主皱起眉,前后翻了翻,抬首问:“今日呈报只有这一份?”
仝志点头称:“是。”
方姑姑觑视公主神色,见其不愉上前问道:“殿下,可是呈报有何不妥?”
公主缓缓摇头:“并无……一切正常。”
“那殿下何故忧愁?”方姑姑更加不解。
公主并未回答方姑姑的疑惑,略略思索片刻道:“仝志,去看看李墨在不在,让他去书房见我。”
一般早晨公主府人员都很忙碌,一边要准备公主出门的行头,又要扫洒整理,厨下要准备公主膳食,门上更是要采买点货。
所以除了送餐的小厮,鲜少有公主府的人早晨来找李墨。因此仝志来时,李墨吃惊不小。
“李公子,我家殿下有请,请公子到书房叙话。”仝志恭敬来请李墨。
黄昭虽然知道李墨已经是公主府幕僚身份,但如此郑重其事的请他,还是头一次。
李墨一顿,立即放下手中的面碗,净了手,随仝志去往书房。
公主已然在书房等候,秦良玉不知被安排去了哪里。
李墨进入书房时,公主正拿着一本书看,他瞟了一眼书名:《洛阳水志》——这是工部内部文献。
“殿下,您找我?”李墨躬身行礼。
公主放下书,将今早的呈报递给他:“坐。看看这个。”
李墨接过呈报,一眼看过去便皱起了眉。
公主正在观察他的反应,见他皱眉便问:“有何不妥?”
李墨抬眼看向公主,不知公主到底看出来多少,斟酌着问道:“殿下,这封呈报就这么多内容?”
公主点头:“没错,你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李墨想了想,摊开呈报在公主的书桌上,拿出笔来,在宣纸上绘制了三条弯曲线条,而线条集汇中心则标上了蒲州二字。
“殿下我曾有幸去往汾阳等地游学,因此略微了解其中地势。殿下请看,上方左侧为洛水,右侧为汾水,下方横向则为渭水,”李墨指着图道,“洛水水深距离河岸高度十五米深;汾水暂无明确上涨迹象,呈报中到这里都没问题,但是……”
“但是渭水较之洛水涨势平缓绝无可能,到蒲州境内,已是三条河流下游汇聚,怎会较洛水涨势平缓?”李墨直指蒲州道,“要么是呈报错,要么是信息错。”
公主凝视宣纸上的草图,她直觉呈报信息有误,却不如李墨能一眼看出。
“其次,若是河水涨势平缓,该一同将水流速度、下雨频次、雨水汇聚之处情形一概描述,为何呈报中只单薄写了几句没有水灾迹象的话。此不可信一也;”
李默又指出:“不可信二,汾水至蒲州已经是下游,既然下游不曾涨水,何故钦差要往上游再寻?莫不是水流尚未到达蒲州,钦差不放心?”
这时门外仝志进来提醒道:“殿下,您该去国子监了。”
公主应声,将桌上的东西收起来,看向李墨:“此事勿要声张。”
李墨明白。
待李墨出去后,他回头看,发现公主召侍卫长赵将军进了书房,似乎正在吩咐什么。
国子监今日与往常相同,因骑射教头不在,早晨依旧安排了另外的课业。但二皇子与秦良玉都没来。
今日是礼部的礼乐课。礼乐知识甚是枯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