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柒拾贰
柒拾贰
霍湛英在回开封的第一日,并未立刻去见那位神秘的国师,而是留在无面楼处理事务,一直到晚膳时才去紫宸殿,陪着沈煜渊用膳。
算算时间其实也就一日内的一两个时辰待在一起,沈煜渊对此颇为不满,但也罕见的没有胡闹,没有使出那些磨人的手段去搏得霍湛英的关注。
但至于霍湛英为何忽然忙碌的焦头烂额,就要归根为他们回来后发生的事。
在抵达开封的第五日,那时满朝都在查询,与皇帝同轿而行的女子到底是谁。
大臣们先是把官宦世家的女子一一核对了个遍,大户人家的女儿,不论关系远近,光是一家大臣便有十几位待字闺中的小姐,大户里的女儿更是多的没边,足足闹腾了好几日,都没能查出来。
首先他们便可确定,那位女子不是开封的闺秀,不然不会查不出什么,可若是长安的女子,皇帝巡查时合上眼缘带回京,那女子的母家要是有些势力,便不会放任自己的小姐无名无分等等跟在皇帝身边,再怎么都得下旨收入后宫才行。
可那位女子一入皇宫再未出来,也不曾有自称她的父母兄长的人出现在开封,那名女子就连身份姓名都未曾透露出半分,满朝无人知晓——除了顾裴玄。
但疑惑并未笼罩着大臣们多久,在皇帝返京的第七日,沈煜渊按着往日的日程上早朝,而就在大殿之上,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护君中尉现身了。
但震惊所有人的是,她不仅出现了,还身着戎装,亲手押上了长安乱动的主谋——礼王沈砚翀。
昔日意气风发的皇子戴着木枷,一身麻布囚衣因着一路押解,早就沾满脏泥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沈砚翀蓬头垢面,凌乱的头发糊在脸上,才短短一月,他整个人都干瘦了下去。
浑身还散发着类似馊臭的气味,走过大殿时引得众人侧目。沈砚翀颤颤巍巍的走到沈煜渊的眼皮底下,终是双膝一颤,重重的跪在了地上。
“这……”
有些大臣脸上是藏不住的震惊,长安发生的事他们都知道了,也有大臣这几日连续上奏,请求押犯人入京审查,一齐揪出所有同谋,其中,顾世忠是上奏最勤的大臣,谁想到这才第七日,主犯已经押解进京了。
霍湛英顶着众人的视线,站在堂下,她有着特权,见到皇帝无需跪拜。于是仅是作揖,肃声道:
“臣正二品玄紫光禄中尉,今特擒拿长安动乱的主谋,联合其同谋——有官衔在身的一百二十六人,都已缉押进天牢,还请陛下亲自审理此案。”
此话一出,方才还在疑惑这女子身份的臣子皆是惊叹,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在底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谁能想到那令朝中大臣避之不及的权臣竟是个女子。
而这女子竟还一手组建了无面楼,并维持了这么多年,这是可并非是女子所及的事,甚至就连大部分男子都没这个手段。
顾世忠站在众人间,在听见霍湛英说出身份后,也只是抬起眼皮看了一眼,接着便依旧沉默的站在原地,他两边的大臣都在四下低语,而他却没有丝毫要参与的意思。
在这时,沈煜渊轻咳了几下,众人的注意又逐渐回笼,将视线挪回了堂上。
只见沈煜渊含着笑,从龙椅上站起,缓步走到霍湛英面前,亲自扶着她的手臂,一路领着她走到龙椅前,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想要她与他同坐。
霍湛英不动神色的给了他一个眼神,将手强硬的松开,后退一步,站在了龙椅的旁边。
沈煜渊掩下眼中的失落,将视线移回给跪在堂下的沈砚翀,肃声道:
“传朕旨意,礼王谋划刺杀,意图谋反,罪不可恕,但念着太后新丧,朕也不愿肆意杀戮,念着你我兄弟一场,便除名宗室,贬为庶民,挑个日子问斩,来人,将他带下去吧。”
说完,两名侍卫上前,左右开弓将沈砚翀架起,带离了大殿。
“等、等等……陛下。”
他话音刚落,便有一名谏官站出来,说道:“如此要事,合该交托大理寺,再交由陛下、丞相以及大理寺卿共同商议决断,万不可如此草率定罪啊。”
“哦?”沈煜渊挑眉,拖着声音道:“那爱卿不妨告诉朕,朕方才哪句话说错了?”
“是谋反不对,还是刺杀不对?”
谏官跪下来,躬身道:“陛下恕罪,臣并非有意反驳陛下,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礼王到底也是陛下的手足兄弟,若是草草结案,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陛下不念及亲情,这对天家颜面无益啊。”
沈煜渊勾起嘴角,眼神中却泛起寒意,正欲开口时却被另一道声音抢了先机,霍湛英上前一步,定定看着谏官道:
“这位大人与本座的想法一致。”
接着,她侧过身对沈煜渊道:
“陛下,礼王殿下犯下的罪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臣以为,既然礼王已经伏法,那么或许施恩上下,更可对外彰显陛下仁心。”
沈煜渊闻言沉默了,接着,堂下又有一人上前,躬身道:
“陛下,微臣以为护君中尉所言极是。”
众人抬眼看去,发现那人正是顾裴玄,只见顾裴玄垂首恭敬道:
“一月以前,微臣奉命前去各地赈灾,各地百姓皆感激皇恩浩荡,此次礼王谋反一事未果,在民间已经招致骂声,陛下若能在此时对礼王宽宥一二,想来百姓们只会赞叹陛下圣德。”
说着,他抬起眼,与霍湛英悄然对上视线:“毕竟,礼王已再无翻身之日了。”
霍湛英锐利的眼神从他脸上扫过,最后落在了身边的沈煜渊身上。
只见他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深深呼出口气,下令:“罢了,大理寺卿何在。”
话音未落,便有一人站出来,跪在堂下:“臣在。”
“你与无面楼交接犯人,将此案的细节一一查明,凡事参与谋反刺杀一事的犯人,都不能放过,统计完人数,朕择日量罚。”
“大理寺卿朱兴学接旨,陛下圣明。”
这时,霍湛英再度开口道:
“启禀陛下,臣还有一事,此次谋反,苏州刺史夫人的母家兄弟,不仅参与了谋划,还豢养死士,为了夺权谋害了苏州刺史高仪大人,如今刺史一位空缺,并非长久之计。”
沈煜渊虽不解她突然提这件事,但还是顺着她的话道:“朕知晓了,朕会留意的。”
关于长安动乱一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沈煜渊终于能够宣布今日早朝最重要的事了,想到这件事,他的脸上浮现出克制不住的笑意。
他的手已经蠢蠢欲动,正欲扯上霍湛英的衣袖,却被她无声无息的甩开了,接着被眼神警告。
但就算是这样,该宣布的事还是得说,其实就在霍湛英站到沈煜渊身边起,大臣们的背后便已经被冷汗浸湿,想想前几日的并轿而行,一个令他们最不愿发生的想法在心中冒出来。
于是,他们听着沈煜渊宣布道:“朕已经决定,在一个月之内准备封后大典,朕要迎娶霍家女为妻,关于吉日,国师恰好出关,朕会亲自与国师商议。”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又是一片哗然,立时便有几个大臣走出来跪下,焦急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陛下,封后乃是重大之事,皇后人选更是非贤良者不可胜任,还请陛下三思!”
“这霍氏女来历不明,性格暴虐,如何能当此大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够了!”沈煜渊大喝:“朕不是在同你们商议,这是圣旨。”
说着,他一扬手,赵公公立刻捧着一道已经拟好的圣旨,尖声念道:
“制曰:
朕膺乾御极,承天景命,夙夜兢兢,赖忠臣霍氏,坤仪毓德,辅佐朕躬。
顷者,奸宄构逆,危及社稷。皇后临危不惧,奋身护驾,智勇兼资,克定祸乱。其忠贞之节,实迈古贤;翊赞之功,允光当代。”
“是用特颁殊典,以旌殊勋:
晋尊号为‘镇国崇天皇后’,以彰其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