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 63 章
那厢冯保容色之间,甚觉轻倨,睇给张居正眼色:瞧,你让我不要株连戚继光,这回给你面子,那我拿下高拱和陈洪不过分吧?主子面前咱俩可得同心协力!
太后的目光透过秋香色帷幕薄纱望向张居正,小皇帝也眼巴巴地瞅着元辅。
玄翁毕竟曾独持国柄,去位不久,如今圣上心中似有回转,并无对玄翁的厌恶之情,反倒对其精明强干十分推崇,这让张居正五味杂陈。
转而心头又腾起一片酸楚,曾经纶事物、夑理阴阳的人,转瞬间丢盔弃甲、一败如水,却落到人为刀俎、彼为鱼肉的关口,生死只在别人一念之间、一言而决,张居正仿佛又见到了那年西市口上的闹热,一般也是相君之体,被人捆住四肢,抬猪一样缚至菜市口,一刀下去,不能全尸,破家沉族不过倏忽之间。
他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不睬冯保,反而愈发恭谨道:“太后息怒,臣闻王大臣初供戚继光主使,又供高拱主使,前言不搭后语,所以朝三暮四,言语不足取信。”
“什么?”李太后听了顿感意外,接着便转头质问冯保:“有这事儿吗?”
冯保哪里料想张居正居然会当众给自己拆台,一时疏于应答,他深知眼前这位太后是何等精明之人,自然不敢欺瞒,仓促之间只得照实回话,言语自然粉饰:
“确实如张阁老所言,王大臣原名王章龙,自戚总兵那里从军不曾,流寓京师,这才被奸人指使,做下这等大案,奴婢再三侦讯,对方便招出了高拱,真赃实犯,犹有许多雌黄,此人强口夺情,可畏如此!”
这里奸人代指是谁,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此意有所指的话术,令张居正不耐地皱起眉头。
朱翊钧这时反倒笑了:
“先生秉公而断,不藏私心。戚帅是张先生荐拔之人,先生却并不避讳此事,母后,可见这王大臣所言确实存疑,供言不足为信。”
李太后意气不甚舒展,只对着朱翊钧道:“我儿,礼有经权,事有缓急。如今尴尬之际,这刚刚改元便遇上此等事情,可叫大臣、百姓如何看待呢?”
元辅张先生当面,她只剩下满腹恓惶,只要哭下一场,在李太后的印象中,高拱素来嚣张,仗着先皇的信任,欺压皇帝、轻慢中官,对上不逊。大明的阁臣早已失去了对皇帝的敬畏之情,遍察这些首辅,只有那严嵩还有三分恭顺之心罢了。
“那依先生看,这事儿如何处置?”
张居正并不好再言,刺王杀驾的案子谁敢轻赦?这事儿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称是一千斤也打不住,谁人能抗住这个责任?且官高取忌、位重多危,此时便是有话也说不得了。
“禀太后,此事已喧然朝廷上下,人心疑虑,影响深远,不若令内外协同,东厂与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一起审理此案,以消众人疑心。及真相水落石出之时,亦能服众。”
这是将众人全部牵涉进来,当事情一人无法担责时,便将水塘搅浑,人人都沾带些,就不怕势单力薄了。
元辅先生总能将事情控制得妙到毫巅,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小皇帝在心里默默点头,表示学到了。
李太后欣然应允:“此乃老成之言。”
众人散后,张居正便要退下,小皇帝款留再三。
朱翊钧有些话和先生说,但是又不知怎样才能恳切表达自己的想法,唯恐先生误会,只得从别处入话:“先生,我最近读书有些感慨,想与先生说说。”
张居正一脸欣慰,忙起身行礼道:“皇上圣学勤奋,实在社稷之福。”
“先生坐,坐下说,不要多礼,此是我的腹心之言,说于腹心之人听。”皇帝此言轻描淡写,似将那海枯石烂、天长地久,不言而信,轻轻道出,却如黄钟大吕一般,惊响在张居正耳边,近乎一个封建帝王对臣子最亲密的褒奖,张居正又要行礼,朱翊钧狠狠按住了他,示意无需如此,张居正只得罢了。
只听朱翊钧款言道:“张先生,我如今在读史书,史是王侯将相之家谱,大唐太宗皇帝有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我不指望如太宗皇帝那样明得失、知兴替,只是想学一下别人是怎么坐得皇位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张居正听到这里,真是欣悦之情便要从眼底流溢出来。
坏了!朱翊钧心想,这立意拔得忒高了,举例不恰当,自己的确是想学习一下别人是怎么当皇帝的,但是也只是想着怎样省时省力地坐稳皇位,没想着像李世民一样当个千古明君啊!
张先生心中那么高的期许,自己这摆中之摆,撞上卷王之王,可预料到此后水深火热的日子了。
朱翊钧神色意外慌乱,连连摆手:“先生别误会,我没想着……唔……”在张居正的殷切眼神下,这话真难说出口,“我也没想着宵旰图治。先生,我禀赋若莱菔(古代萝卜的叫法),纵乎不能当人参服用。”
不能拿人参的功效来要求萝卜呀!
“圣上这是什么话?!”张先生皱皱眉,语气近乎严厉,“赖陛下神灵圣明,勤学不辍,必然是我大明朝救命良药,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何必妄自菲薄?”
“这……”朱翊钧尴尬道:“君为尧舜之君,臣为尧舜之臣,这话不就是我们君臣之间互相吹捧的么?先生怎么能当真呢!”
“圣上!”张居正待要说什么,小皇帝见张先生一皱眉便心怯,忙岔开话题:“张先生,我不是要论此。”
朱翊钧示意小宦官上前给张先生换上手炉,刚刚阻止先生行礼时碰到了先生冰凉冷玉般的手,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先生瘦削畏寒了些。
“先生,我近来读史颇有感叹,古今多少王侯将相似被岁月所欺,前半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结尾却狗尾续貂、草草收场、倏忽狼狈。
想那横扫六合的始皇帝,一代人杰,生前斡旋造化,令天下畏视,死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