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孙执中先斩后奏
啪的一声。
陈七的娘一耳光抽在陈七老婆的脸上,打得她哎呀一声。
“你个小**,不是你勾搭那几个乞丐,能出这样糟心的事?”
“吃里扒外的**,差点把我儿子搭进去,你不是喜欢养乞丐么,回你娘家去养!”
“刚才就应该让老大一箭射死你,滚回去找你那六个兄弟,陈家养不起你这丢人现眼的玩意儿。”
一家有六个儿子,这在村中绝对是一霸。
以前儿媳妇总把这件事挂在嘴上,陈老实的老婆没少忍气吞声。
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当兵,若是六个人来闹,的确势单力薄。
但是现在大儿子一个人射死九个。
你们六个不够看。
那在还忍个屁,这光炸毛不下蛋的儿媳妇,她早就受够了,趁这个机会撵回去更好。
一听婆婆嘴上说她勾搭乞丐,陈七老婆只觉得窝火,她哪里知道那几个人嘴上说得好听。
实际上是白眼狼啊。
“娘,这么多人,太丢人了,咱们赶紧回家,我们这一宿又冻又饿受不住了。”
陈七听娘说得难听。
再不拦着,话赶话,没准说自己媳妇偷人养汉了。
陈老实的老婆,心疼自己儿子,剜了一眼儿媳妇,转身往家走。
陈老实在后面找人帮忙推着两百多斤粮食。
“族长,要通知一下其他村子,这些流民估计很快就会开始劫掠了。”
陈六指着一个乞丐手里的柴刀说道。
敢动手了,而且还知道**人质,说明要饭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了。
族长立即派出五个人一组,带上长矛,去通知周边的村子。
有的当回事,有的不当回事。
而此时孙执中的奏折,已经到了京城。
奏请朝廷,让辽东接纳箕子七州的流民,等流民在辽东熬过冬天,开春之后再送回。
最后为了让朝廷放心,孙执中还加了一句。
顾公乃是保甲法创立者,安置流民手段天下第一,此举跟当年河东大旱,朝廷于通衢关安置流民如出一辙。
“这哪里能一样,这是滴水成冰的冬季,这民怎么流?可不是搭个窝棚就能住人,冻死
饿死算谁的?”
“二来辽东刚经历一场大战粮食消耗甚巨此时辽东哪有余粮?”
“孙大人真是……哎真是憨直啊!”
说话的是户部尚书顾云璋他用了憨直二字没有粗俗地骂他是个蠢货。
“哼他哪里是憨直分明是祸水东引。这不是在让辽东背负箕子七州的债么?”
温尔雅不客气地批评道。
“此事决不能让如他所说一旦流民进入辽东很可能会祸乱辽东。”
“箕子七州不稳终究是一地不稳万一辽东跟着不稳那才是麻烦。”
高岸也反对。
“孙镇抚这是包藏祸心箕子七州虽然归了大乾但是并没有完全服了王化。”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把这些人放进辽东
“臣敢预言真要允许他这么干辽东和顾公恐怕要跟朝廷离心离德。”
说话的是李渠他对孙执中当箕子国镇抚一直耿耿于怀现在甚至危言耸听。
这句话却引起了太子的注意。
离心离德?他会么?
想到这里太子拿起一张情报说道:
“已经来不及了都水监飞鸽传书孙执中已经打开夫与城大批流民越过冰封的大松江进入了辽东。”
太子这话一说完六部尚书都愣在原地。
“好啊好得很谁说孙大人憨直这不就是学会了先斩后奏逼着朝廷表态么?”
“真是我大乾的忠臣啊给他点时间他是不是要割据箕子七州**?”
李渠冷笑着说道。
“糟了!”
一向稳重的温尔雅都大惊失色他没理会李渠的危言耸听。
而是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此事事先并没有通知顾公也就是说辽东毫无准备那这些流民大量进入……”
后果已经不用说了。
在场这些人不是熟读史书就是见识过流民作乱的情况。
当初河东大旱朝廷赈济还算及时都出现人**的现象。
稍稍微晚一点这些人就会变成野兽在有心人的蛊惑下开始四处劫掠。
现在箕子七州的人跟辽东语言
不通,分明就是不是同族之人。
冻饿之下死亡相逼,他们劫掠辽东,**放火更加没有任何道德阻碍。
“这等于是在背后捅了辽东一刀,给了顾公一记冷箭啊,孙执中愚不可及。
高岸气的握紧了拳头。
新提拔的户部尚书赵谦一言不发,他资历尚浅,对这种事只会跟太子一个看法。
太子没有发言,他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谨慎是他现在唯一的选择。
“火烧眉毛顾眼前吧。箕子七州的百姓,也是大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