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地狱笑话
自从那一次卡里亚几乎是把所有人按在地上摩擦后,剧团里的风气就好了很多。
虽然背地里可能还有些闲言碎语,但排练的效率确确实实提升上来了——原定要一个月排完几场群戏,如今竟只用了三个星期。
进步如此显著,部分是因为蠢蠢欲动的人在看到实力差后歇了心思,乖乖按照台本排戏,不再想着站到前面或者压人一头;
另一部分是因为卡里亚的标杆作用,因为有她这个几乎是范本的标定点在,其他人基本都是拿她做参照对象,走位和舞蹈什么的很快能记住。
最难的群戏部分排完,不再需要所有人排练同一首曲子,那么剩下的就好办了。
进度来到单人曲和多重唱的部分,助理导演把排练室用帘子分成两部分,两边排练同时进行。
譬如男女主练习对唱情歌时,其他人就去排练各自的曲子,或者陪那些兼任替补的配角们对对台词,确保他们不会因为要记多个角色的戏份而导致串戏。
两边齐头并进,速度自然快。
连哥谭市的罪犯们似乎都格外给面子,沃克斯豪尔剧院所在的区域这段时间意外地平静。
除了有几次外星军队差点突破大气层、阿卡姆疯人院险些爆发病毒感染之外,哥谭市还是很和平的。
没有学生被双面人绑架做人质,也没有人在公路上遇到毒藤女的食人植物,一切都顺利得出奇。
因此,在《理发师陶德》巡演到哥谭,需要占用剧院场地时,导演并没有按照计划去租借舞蹈室做排练场地,而是趁着日程表上还有空余,给大家安排了别的项目。
“我们去见见百老汇的水平吧!”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百老汇音乐剧的巡演机制了。
一部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会根据制作人和投资商的判断,进行较高质量的全国巡演(USTouring)。因为是原班人马亲自打造的版本,尽可能在各方面保持原汁原味,水平基本都相当不错,在各个地方剧院票卖得也很好。
如果说在百老汇演出的音乐剧是金字塔的顶端,那么这个巡演版本就是金字塔的第二层。
等在美国国内捞钱捞得差不多了,巡演就会来到金字塔的第三层。
公司开始出售版权,授权给一些专门做巡演的公司来制作——到了这个阶段,质量就开始打折了。
毕竟戏剧不像电影,等上映后就基本是坐在家里收钱,音乐剧是要当场演给观众看,只要是现场演出就需要源源不断地花钱。
再加上巡演时重新组建剧组的钱、空运海运产生的运输费、演员们的食宿费等等,这笔数字就更加惊人。
为了压低成本,舞台布景和舞美道具不得不简化;能给的工资少了,能找到的演员水平也就不会太好。
这个阶段一般是欧洲或者澳大利亚的巡演。
等到金字塔第四层,差不多就是最底端,这个阶段又被称为“大卡车巡演”(Bus&truck)。
这种巡演主打一个降本增效,为了弥补国际运输和各个国家物价差带来的成本,舞美道具基本被删到只剩个骨架,群舞演员更是能少则少。
剧组成员大部分是来自南非、东欧等地,去的一般是亚洲和南美这样的国际市场——也就是俗称的国际巡演。
虽然质量比起最原始的百老汇版本,可能会有些简陋得让人失望,奈何这种巡演便宜且量大,对一些没法飞到美国的音乐剧爱好者来说,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由此可见,音乐剧并不像明星演唱会,以巡演为荣。
不如说,涉及到巡演时,观众更要擦亮眼睛。
而这次参观的剧团属于金字塔的第二层,还是无限接近于最顶层的那一批。
百老汇音乐剧的北美巡演一般有两种情况:制作人觉得这剧挺赚钱,就让百老汇那边正常演出的同时顺便再做一个巡演版本,收割那些没法来纽约看剧的韭菜。
这种一般是大热剧才有的待遇,譬如《汉密尔顿》,北美都巡了好几轮了。
又或者是百老汇那边的票房收入不足以支撑运营成本,剧目遗憾宣布关停,制作人觉得一堆道具闲着也是闲着,好多演员暂时也没别的工作安排,就带着他们浩浩荡荡出发去北美巡演。
这也是常有的情况,比如去年的《女性投票者》(suffs)。
这次沃克斯豪尔剧院承办的《理发师陶德》,就属于是关停后开巡演的类型。
男女主都是百老汇的演员,女主角甚至还拿过一个托尼奖提名。
这种班底的巡演,对学生们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导演去和剧院经理以及巡演剧团的负责人说了这件事,等剧团来到哥谭后,他带着学生们参观了一遍全流程,从周一加班装台到剧团排练,再从后台准备到正式开演。
虽然大部分时间剧团都是在紧锣密鼓地忙自己的事,学生们仅仅是在旁边看着,但大家或多或少感受到了一点世界top级的专业风范。
周五看完下午场的演出后,每个学生还额外拿到了两张前排的免费赠票——不用说,肯定是韦恩艺术教育基金会的手笔。
这周末恰逢复活节,名义上的弟弟尤利要去参加社区的复活节活动,准备聚会食物的人物毫无疑问落到卡里亚头上,这两张票她是用不上了。
免费的赠票,转手大价钱倒卖似乎也不太道德;而且之前的五千美元奖学金已经发下来,卡里亚手头宽裕不少。
于是,她把这两张票送给了斯蒂芬妮。斯蒂芬是单亲家庭,她和她母亲克莉斯特尔·布朗,一人一张刚刚好。
周六上午,卡里亚借口要去图书馆复习补考,向盖伦夫妇申请出门。
盖伦先生放下手里的报纸:“别是找借口出去鬼混吧,我可不希望我们家出现一个青少年罪犯!”
盖伦夫人本来在兴致勃勃地给尤利挑选复活节的新衣服,不耐烦地挥挥手:“随她去吧,反正别想花我们一分钱!你最好是去学习,别到最后没法毕业,我们可不会付你更多的学费了!”
尤利不高兴地撅嘴嚷嚷:“下午早点滚回来,你敢少烤一盘我的饼干试试!”
自打尤利会走路以来,卡里亚就失去了在周末喘口气的机会——给尤利的聚会准备点心,给尤利的校服熨烫整洁,给尤利的房间打扫干净......
一个会每月为他们带来可观津贴的免费保姆,盖伦一家真是太会打算盘了。
卡里亚在心里白了一眼,却又不得不发挥演技,低眉顺眼地应付完才得以脱身。
到达蝙蝠汉堡店时,正值饭点,店里人声鼎沸。
幸好斯蒂芬妮提前到达,点了杯汽水占座,在靠墙的位置朝好友挥手。
卡里亚艰难地从人群缝隙中钻过去,两人顺利会合。
“不好意思啦,之前说好请你吃饭庆祝,结果拖了这么久。”斯蒂芬妮不好意思地笑笑,“就吃双人餐可以吗?”
“可以的,我的那份薯条要小丑化!”卡里亚喜欢那种绿色的调味粉,“请客这种事情无所谓,倒是你的伤怎么样了?”
斯蒂芬妮家里似乎很忙,之前她甚至请了整整半个月的假,说是要去远房亲戚家处理遗产问题。可怜的斯蒂芬在那儿的田地里摔了一跤,胳膊上的伤现在还没能消掉。
但那段时间刚好有外星人入侵哥谭,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幸运地躲过一劫。
斯蒂芬妮摸摸手上的绷带:“没事,我身体恢复很快的......对了对了,我这次还给你带了好东西回来!你绝对猜不到是什么!”
她神神秘秘地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卡里亚接过去掂掂,分量不轻。
“总不能是你捡到蝙蝠镖了吧?”卡里亚失笑。
“那种东西早就被提......呃,红罗宾给回收了!”斯蒂芬妮催促,“你快打开看看!”
卡里亚不多客气,抽掉包装上的丝带。
盒子里装着一个黑乎乎的瓶子,瓶子上的标签印着奇特的花纹,红黄色的纸上印着许多复杂的汉字。
卡里亚只认得几个字母:“nian....ci....an?”
“没错没错,我家里人从香港带过来的!”
“嚯,我说你为什么和卡珊神神秘秘的呢。”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两个女生抬眼,看见一个黑发蓝眼的少年,外带一个黑发绿眼棕色皮肤的小男孩,正托着餐盘站在她们桌子旁边。
少年看起来和她们年纪相仿,笑容和煦;小男孩则板着脸,露出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成熟。
“提姆!达米安!”斯蒂芬妮看起来有点意外,随即介绍道,“这是我朋友,卡里亚·穆瑟尔。卡里亚,这位是提摩西·德雷克,叫他提姆就行。旁边这位coolboy是达米安,算是他弟弟。”
“你们好。”卡里亚微笑道。
“你好,卡里亚。”提姆也礼貌地回应,“很高兴认识你。”
达米安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不介意我们坐这里吧?虽然我们也不想打扰你们女生聚会,但店里实在没有别的位置了。”
“当然可以,请吧。”卡里亚往里挪了挪,给他们腾出空间。斯蒂芬妮也伸手移开汽水杯。
“谢谢啦。”提姆放下餐盘,来到斯蒂芬妮那一侧,达米安则坐在卡里亚身边。
空气一时有些安静,带着点刚认识的人之间的客气。
卡里亚想起刚才的话题,好奇地问:“对了,你们说的卡珊是?”
“就是斯蒂芬那个在香港的家里人。”提姆笑着解释,气氛松弛了一点,“我还以为是她俩打算策划些什么恶作剧呢,结果只是带土特产而已。”他看向斯蒂芬妮,话里带着点调侃。
卡里亚也看向斯蒂芬妮,故意拉长语调:“哇哦——看不出斯蒂芬在家里这么有童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