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颠覆的卢比6
摇摇晃晃的巴士进站了,前门被打开了,年轻瘦小的车乘大喊,“德里,德里……”
车上的乘客陆陆续续下车了,苏珊扭了扭有些发酸的脖子,车上的座椅是磨损的布面座椅,不知道多久没换洗过,上面沾着些许黑黄的污渍,隐隐散发着酸臭味。靠背似乎有些松动,一靠上去,就咯吱咯吱响。
窗帘更是重灾区,另一面都快被沙子浸透了。鲜艳的颜色也拯救不了一点。
一路上,车子走走停停,横冲直撞,上下起伏,坐在最后一排简直像在坐过山车,颠得她都快吐了。终于到站了。苏珊站了起来,跺了跺有些发麻的脚。
携带着各种行李的乘客,堵在了狭窄的门口,像是起了点争执,高高低低的骂声响起,在鸡笼里精神萎靡的鸡,仿佛也感染了这种氛围,咯咯咯地叫了起来。
吵闹的人声,与车外摊贩的叫卖声、车子不耐烦的喇叭声,交相呼应,像是给这拥挤不堪的场景,配上了喧闹的bgm。
眼尖的苏珊甚至看到了一泡鸡屎,拉在了地板上,地板已然积攒了一层油污,似乎也不在意再多一点装饰了。
还有不少人被堵在了过道里,闷热的空气从窗外吹了进来,汗味,脚臭味,腋下味,混合着各种体味,组成了有些窒息的气味。
苏珊:……
终于。苏珊下了车,深吸了一口,“咳咳。”她绝望地拉起了纱丽,蒙住了口鼻,空气闷热干燥,卷起的风沙糊了她一脸。
柴油味、露天排水渠的味道,还有隐隐约约的屎味……这不是狗血伦理剧的世界吗?她怎么搞半天还在路上。
这就是领导说的,体验风土人情吗?
车站是半包围起来的公交总站,透过敞开的入口,能够看到外边车水马龙,摩托车、嘟嘟车、自行车、三轮车,当然还有轿车,在一条路上行驶。时不时有喇叭声响起。
小小的车站里,已然是人山人海,车子刚一到站,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挤着上车,甚至车还没停稳,就有等不住的人群,追着巴士跑。这里除了是城乡巴士站,似乎还是城际巴士的起始站。
有一趟车,似乎是到新德里,乘坐的人甚至都挤到了门边。
空地上的人太多了,苏珊被逼着跳上了站台。
这是水泥做的高台,防止雨季积水,也是乘客等车的地方,不过,巴士并不在这靠边停车。因此只是个歇脚的地方。
候车棚破破烂烂,实际上就是铁柱上架着铁皮,锈迹斑斑,里边有卖各种东西的小卖部,兜售各种零食速食、饮料、打火机。还有咖喱鱼丸,和蒸汽腾腾的奶茶。
除此之外,有举着托盘,在人群中穿梭的小孩,是卖茶的。还有一些小摊贩,铺块布就在地上摆摊卖水果,和特色手工艺品。
靠边站牌处于暴晒中,字迹模糊不清,压根看不到详细的信息。她隐约听到人们扯着嗓子到处问,“这车到*@?&村吗?”
三轮车也开了进来,到处拉客,甚至有人为着争夺客人大打出手。但周边人也是见怪不怪,默默远离。
还有卖饭盒的,自行车上一个铁皮桶装着饭,另一个挂着的桶,装着褐黄色的混合物,这是,咖喱鸡肉块?还有炸鱼块,洋葱圈。苏珊看到摊主熟练地打饭,装菜,还是用的铝箔盒。
在原身的记忆里,这都算是高配了。
车站就像菜市场一样混乱无序。苏珊看着这一幕幕,总感觉像隔了一层纱一样,或许是缺乏文化认同感?
她还是想想怎么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吧。
苏珊想了想,原身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吃喝不愁,没有打黑工的经验。至于投奔普里亚的同学阿尤什……他当了一两年学徒,学成归来之后,好像是在Yamuna河岸水泥桥洞?和父亲一起经营着修车铺。
这是要开始城市流浪的节奏了吗?
……要不这国际路线还是别开了吧。
苏珊认命地走出了车站,一路拒绝了诸多摩的的跟随,她到了隔壁的电器市场,似乎是个二手市场,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各种零件称斤卖。还有很多手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