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五十六章 旨意到来
次日变故已至。
宫内突然来人传信:贵妃娘娘病情急转直下,竟已口不能言。
锦居里,杜氏听着婆子的回报,只觉得眼前发黑,身子晃了晃,被旁边眼疾手快的婆子扶住才勉强在椅上坐下。
贵妃吴玉华的寝宫内,一片压抑的死寂。
她闭目躺在重重锦帐之后,脸色灰败,气息微弱。皇帝萧琰只来看过一次,略站了一会儿,嘱咐太医“用心看顾”,便走了。
吴玉华昏沉沉的漂浮着,意识时断时续。她觉得身上很冷,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意,想蜷缩起来,可她四肢无力无法腾挪,这种感觉太熟悉了。
三年前那场差点要了她命的大病,就是这般模样,一个念头起来,这次,怕是熬不过去了。
趁着一丝短暂回神的力气,她费力的动了动嘴唇,几乎发不出声,贴身的大宫女如月立刻将耳朵凑到她嘴边。
“……陛……陛下……”吴玉华用尽力气挤出几个气音。
如月明白了,心像被揪了一把。“娘娘您撑着,奴婢这就去请陛下!”
如月匆匆赶到御书房外,值守的内侍进去通报,如月在廊下焦灼的等着。
一个时辰过去了,殿内没有任何动静,也没人让她进去,深秋的风有些刺人,吹得她手脚发凉。
忽然,只听手腕上“啪嗒”一声轻响。
如月低头看去,戴了快三年的玉镯,这是贵妃赏赐给她的第一个东西,毫无征兆的裂成了几截,掉落在青砖地上。
那一瞬间,一股凉气从如月的脊椎骨直窜上来,她意识到了什么,连呼吸都屏住了。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地从宫道跑出来,如月认得那小太监,庆祥宫的内侍金宝,他脸色煞白,声音带着哭腔:
“贵妃……贵妃娘娘……薨了!”
皇帝萧琰坐在御书房里,听到太监报了贵妃薨逝的消息,拿着朱笔的手在半空顿住了。
他确实有些意外,人是病得重,太医也早有说法,可他没真料到她走得这么快。先前那些不痛快此刻随着她的死,竟显得远了,淡了,像被风吹散的薄烟。
他放下笔,沉默了一会儿。“叫如月进来。”他开口,声音听不出太多波澜。
如月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筋骨,哭得眼睛红肿,嗓子也哑了。“奴婢……叩见陛下……”
“贵妃,”萧琰顿了下,似乎是在考虑措辞,“她闭眼前,说了什么没有?”
如月趴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呜咽道:“回禀陛下,娘娘她最后反复念叨的,就只有大皇子,的名字,娘娘放心不下大殿下,到咽气,都惦记着……”泪水止不住地往下砸,如月其实并未守着贵妃,但是她知道贵妃最放不下的是谁。
如月哽咽着说完这些,偷偷用袖子抹了下脸,飞快地抬起眼皮,小心翼翼地瞄了瞄皇帝的面色。见他只是听着,没有动怒的迹象,她才壮着胆子,声音依旧带着哭腔:
“娘娘病重那些日子,日夜忧心大殿下无人照拂,曾跟奴婢提过,想着能否让娘家妹妹入宫,一则陪殿下解忧,二则替她看顾一二……”她咽了下口水,补上一句,“前些日子殿下去过国公府,殿下他对吴家四姑娘,瞧着很是亲近喜欢……”
如月说完,伏在地上不敢动弹,只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胸腔里怦怦乱跳。
萧琰的目光落在地砖上那点如月泪水洇开的湿痕上,又沉默了片刻。
那些旧怨既已烟消,念及她总归是曜儿的生母,这点临终牵挂似乎也不算过分。
“知道了。”萧琰开口,声音依旧听不出喜怒,他转向侍立在一旁的太监总管,“拟旨,吴氏四女,淑慎慧敏,着封为美人,入宫伴驾,照拂皇子。”他像是交代一桩寻常差事,“让她尽快准备,入宫吧。”
一句话决定了不止一个人的命运。
国公府宫里来传旨的太监前脚刚走,吴玉瑶捏着那道沉重的明黄卷轴,指尖冰凉,几乎站立不稳。
封她做美人?入宫照拂大皇子?这消息让她措手不及,竟然来的这样快,她从未想过入宫!她强撑着对父亲和杜氏行礼,声音干涩:“父亲,母亲,女儿……先告退。”话音未落,已转身快步离去。
紧接着杜氏那边就传出了不好的消息,知道贵妃薨逝的消息时,杜氏已经摇摇欲坠,强撑着听完圣旨,得知入宫的是四姑娘吴玉瑶而非三姑娘吴玉颜,暗自送了口气。
紧绷的心神骤然松开一线,这口气一泄,连日来她眼前彻底一黑,身子直挺挺向后倒去,只来得及发出一声:“……华儿……”
贴身的丫鬟和婆子们惊呼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