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人心惶惶
老皇帝一点不惊讶,笑的直咳嗽,“你这胆儿啊,还是小,那点东西自己留着用吧。”
赵长宁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略带不满的朝皇帝控诉,“您老是笑话我,以后我什么都不说了……”
老皇帝目光慈和,欣慰道:“如今朕身边,唯你一人贴心了……”
……
随着胡狗儿正法,大小太监死的死,抓的抓,流放的流放,加上朝堂文官武官弹劾不断,不停地有人命官司牵扯出来,司礼监便彻底名存实亡了。
宫里的太监宫女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也乱了几天。
赵长宁抓住机会,那些天连觉都不睡了,伺候完老皇帝,就连轴转的处理事情。
她将十二监、四司、八局还活命的掌印,基本都握在了手里,当然,这里头不乏各种势力和刺头,甚至还有依旧忠心胡狗儿的。
而内阁没了司礼监的压制,地位突出,越发水涨船高,听说那些阁老和一二品大员家,门庭若市,一车车的礼品把路都堵住了,尤其是地方官吏,纷纷赞扬诸位大人对此事的应对。
可见大家对太监们痛恨已久,一朝倒台,真是人人欢庆。
只不过皇帝也没让那些人得意太久,如今所有折子都由东宫处置,再送过来由赵长宁领人筛一遍,最后解决不了的,就交予皇帝,可见他对赵长宁越发地依赖信任。
当然这个事儿,也让许多人不满,还吵了两回。
只是皇帝发话,又加上情势特殊,怕宫里真的生乱子,大家就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憋屈的认了。
一个只会念折子的女人,等事儿理顺了,再去处理也不迟。
赵长宁心里跟明镜似的,她太不起眼了,又是女人,皇帝并不在意她一个小宫女,恰好诸位大人也不在意,她还有时间。
她望着手里的朱笔,只觉权力在全身游走,不由心潮澎湃,认认真真的在奏折上写下一个工整的“批”字。
而另一个奏折,她直接打了叉,丢给云生,“你去给这位大人转告一声,问安就问安,不用长篇大论,看得头晕,皇上也根本看不下去。”
云生捧着折子,看着上面一个个的黑团团,不好意思的挠头,“姑姑,我,我不识字啊。”
赵长宁从折子里抬起头,有些懵,诧异道:“你不识字?入宫前没去过蒙学吗?”
云生点头又摇头。
“那从今天起,你每天去内书堂。”赵长宁没觉得惊讶,只叮嘱道:“两个时辰吧,应该够了,要好好学。”
她朝身后看去,严肃道:“你们几个也是,无事的时候就去内书堂好好读书。”
大家都低着头应是。
云和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笑眯眯的,似乎和赵长宁很亲近,言语间多有熟稔。
“姑姑,咱们几个也是内书堂出来的,您看……”
赵长宁似笑非笑地看向他和他身后的几个太监,打断他的话,“云和,当年你被你干爹派去福建,督守银矿,在那边的日子,很滋润吧?”
云和的笑意顿时敛了,强颜欢笑,忐忑道:“姑姑,那都过去多久的事儿了,您现在提它作甚?”
“不是我提的。”赵长宁从一堆折子里翻,抽出一个薄薄的册子,笑道:“是有人旧事重提,你自己心里也清楚,不是吗?”
云和吓得都不敢去看折子,登时就跪了下去,浑身抖若筛糠。
“姑姑救我……”
赵长宁看他磕头如捣蒜,形貌猥琐的脸上满是惧意,不由冷笑起来,这货真是连胡狗儿的一半都比不上。
“你玩弄死那些个可怜女孩儿的时候,想过这一日吗?”
云和的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声调都颤了。
最近朝堂上一直在清算,下场惨烈,各地折子雪片般飞来,他还庆幸寻了姑姑这个靠山,也自信那些人不敢乱翻案,他的事儿说不定很快就能过去。
“姑姑,我以前是糊涂,我错了,我是畜生,我不该这样,但拿下那胡狗儿,我也出了一份力啊,姑姑,他才是罪魁祸首,您救救我……”
他说到这儿,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哭求道:“对,就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