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捅了马蜂窝
第七十一章捅了马蜂窝
当初秦阳刚来的时候,这几家是第一批支持他的本地势力,出钱出人,也算是最早的“功臣”。
现在,铁路要从他们祖宗的坟头上压过去,要占了他们祭祀用的田。
这下,捅了马蜂窝了。
“不行!绝对不行!”
“铁路是啥玩意,咱不懂!但祖宗的坟,那是咱的根!谁敢动我家的祖坟,我跟他拼命!”
“秦大人是要干大事的人,可也不能不顾咱们这些老人的活路吧?那祭田,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动不得啊!”
几个家族的族长,带着一大帮子人,天天跑到县衙门口,也不**,就坐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
工程,就这么停了。
这事儿,棘手的很。
张龙的意思很简单,直接派兵,推了就完事了。
“一群老顽固!跟他们废什么话!铁路是多大的事,还能为几座坟停下来?”
秦阳直接把他给骂了回去。
“蠢!这事要是用强权压下去,寒的是最早那批支持我们的人的心!”
“以后谁还敢真心跟我们干?”
这事,是秦阳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面临来自内部“功臣集团”的挑战。
处理不好,后患无穷。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想了一整天。
第二天,他拿出了一个方案。
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案。
他要在桃源大学的大礼堂里,开一场。
“土地规划听证会”。
啥叫听证会?
没人懂。
秦阳通过《桃源日报》,向全县发出了通告。
他邀请那几个豪族的代表。
邀请随机抽选出来的,一百名普通民众代表。
邀请商会的代表。
邀请各大工坊的工人代表。
大家,坐在一起,公开的,辩一辩。
这铁路,到底该不该修。
这祖坟,到底该不该迁。
“个人那点老传统,跟整个桃源县未来的大发展比,到底哪个更重要?”
《桃源日报》的记者,会全程记录,一字不改的,把所有人的发言,都登在报纸上,让全县的百姓,都来看,都来评评理。
消息一出,整个桃源县都轰动了。
让平头老百姓,去跟那些大老爷们,坐在一起,讨论县里的大事?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百姓们觉得新奇又激动,第一次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成了这个地方的主人。
而那几个豪族的族长,则是心里打鼓。
他们本以为,秦阳会用县令的权威来压他们。
没想到,他竟然把这事,摆在了台面上,让所有人都来评判。
这下,他们反倒有些骑虎难下了。
听证会那天,桃源大学的大礼堂,座无虚席。
上官凤,被秦阳推举为这场听证会的“主持人”。
她今天的打扮,既不是平日里干练的男装,也不是那晚惊艳的宫装。
而是一身,类似于后世法官袍的,庄重而中性的黑色长袍。
这让她看起来,格外的公正,和超然。
辩论一开始,就充满了**味。
豪族的代表,是个胡子花白的老学究,一上来,就引经据典,从周礼讲到孝道,核心思想就一个。
“祖宗之法不可违!动人祖坟,天理不容!”
他讲得声泪俱下,很有感染力。
不少民众代表,都听得连连点头。
紧接着,工人代表站了起来。
是个炼钢厂的壮汉,说话粗声粗气。
“老先生,你说的我都懂。
可我只知道,铁路修不通,我们炼出来的钢,就运不出去!南方的矿石,也运不回来!到时候,我们几千号兄弟,都没饭吃了!这又是什么道理?”
商会代表也跟着发言。
“没错!铁路就是财路!路不通,财不通!我们桃源县现在的好日子,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着把东西卖出去,换成金子银子?断了铁路,就是断了大家的财路!”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上官凤掌控着节奏,不偏不倚,让各方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眼看着,辩论陷入了僵局。
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直坐在旁边,没说话的秦阳,这才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各位,说的都有道理!”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