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番外篇:九世还情)女俘虏急功冒进 无辜兵以命正纪
元狩年初,匈奴作乱漠北,汉军集结河西,意在一举歼灭定西北。可漠漠黄沙,地形苍茫,汉军疲于奔走,于一小城休憩。
匈奴人是土生土长的沙原主人,正面打不过汉军,善于依靠地形及恶劣的环境打游击。荒漠无情,汉军实力为匈奴百倍,但并不能长时间作战,且在沙漠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又没有足够的经验能在荒漠中找到水源,所以一直被匈奴牵制,战事久久不能结束。匈奴骚乱此起彼伏,只要不斩草除根,匈奴隔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镇压不是长久之计,边疆小城苦不堪言,汉帝苦恼不已,派遣无数名将前往西北,势要永绝后患。
朝中有李姓大将军,年逾六旬,年轻时是个善谋略重杀伐的猛将,可名声褒贬不一,最具争议的就是其因诡术杀降一事被上下不喜,不仅自己得不到理解,还连累麾下士兵辛苦作战都没有得到丰厚的封赏。将军和士兵都因此心中有郁结,将军尽管年事已高,仍数次自请去西北平叛,汉帝应允,同时还派遣另两名连亲名将同去,其中一名小将军不过二十岁出头,战功赫赫,汉帝尤其重视他。
西北抗敌期间,将士数十万,士兵们喜欢苦中作乐,讨论军中奇闻轶事,其中就有一妲姓小兵被人津津乐道。小兵年不过二十,眉眼清秀,拥有脱俗的女相,穿上甲胄也显不出多少悍气,倒像个偷穿大人衣服的孩子,格格不入。别看他文静,偏偏勇猛得很,身手也灵活,杀敌抓俘,果断干脆,又懂几个字,谨遵军令,视朝中那个年轻将军为榜样,总想着立大战功,做什么事都很积极,充满活力,是个十分有前途的年轻人。
除了形象的差异,被人谈论的还有妲姓小兵的手镯。听妲姓小兵自己讲述,他出生时,有个云游的和尚专门跑去他家,说是他命不好,身上有上一世恩情未了,这一世处理不好会早亡,送给他一个白玉镯子,让他一直戴着直到成家,方可一世无忧。本是游方僧人的话,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可那白玉镯子太怪了,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说是白玉,偏偏泛红光,又秀气,像是女孩子戴的。最诡异的就是,不管是什么人戴上镯子,一垂手,镯子必定会掉落,唯独妲姓小兵戴着镯子从来不掉。别以为是巧合,可那是他才是个襁褓中的孩子,手小得可怜,打眼看就是不合手,那镯子也能莫名其妙地挂着,不掉。那镯子跟长了眼一样,还丝毫影响不到孩子,像是量身定做的一样。妲姓小兵的爹娘试了几次,终于信了,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让他戴着长大成人,哪怕是参军后,镯子也一直戴着。这镯子戴了二十年,磕不坏,不碍事,妲姓小兵戴着杀敌时,还角度刁钻地替他挡过刀,因此妲姓小兵尽管知道会被大家笑话,却也没摘过。军中有不少不信邪的人找妲姓小兵验证,那镯子确实挂不住任何人的手,就算特意固定一个姿势,不垂下手,也会因其他动作磕疼脸或者身体。也有恼羞成怒的,想把镯子摔碎,不承想,镯子砸到地上完好无损,运气不好还会被砸起的石子蹦伤,几回过后,也就没人质疑了。因妲姓小兵长得像女孩子,又戴着这么秀气的镯子,同一个营的士兵都没少背后蛐蛐,他也当做没听到,任由大家说。
妲姓小兵身上的趣事不止这两件,最近一年又有了新谈资。几次与匈奴作战,妲姓小兵都抓了不少俘虏,其中有个怪女子,主动找到他投降。按照汉军军令,在确定妇孺俘虏对战事没有危险,且诚心投降者,可优待放逐。这个女子怪就怪在,几次放了她,她又找到妲姓小兵投降。这女子长得端正,全然不是匈奴人长相,没有匈奴女子的彪悍,若不是她自认是匈奴人,任谁都要说一句:这不就是我们汉人女子吗?这女子一开始主动投降,后来妲姓小兵懒得理她,她就正大光明给他送东西,衣服、鞋子、箭囊,连里衣都要做好送来,隔三差五还送来沙兔、野果等。这怪女子神奇得很,像是妲姓小兵肚子里的蛔虫一样,送的东西不是他最需要的,就是他最想要的。妲姓小兵想拒绝又舍不得,斟酌了很久后决定择重挑选一些,不全部退回,每次都是留下必需品,然后强硬地把钱塞给女子,算自己买了她的东西,并劝说下次别送。那女子不听,照旧送来。
因妲姓小兵长相文气,相貌出众,军中不少知道此事的人都调侃这女俘虏是汉人,倾心于他,才会百般自堕为俘虏接近小兵,嫌事不大的还说两人是郎才女貌,让妲姓小兵不如就收下女子算了。两人几番纠缠,妲姓小兵苦恼不已,他满心都是战功,根本没动那心思。他也不是没想过用强硬的手段吓退女子,只是这女子从未做过出格的事,不触犯军法,也挑不出毛病,因李姓老将军杀降的影响,汉军对待俘虏的尺度规定严格,妲姓小兵没有理由对其赶尽杀绝,只能是敷衍、躲避。战事辛苦,此事被军中士兵拿来当茶余后话,也颇有乐趣。
为了安抚这怪女子,妲姓小兵听了军中同僚的鬼主意,骗女子让她安心在他们驻扎的小城落脚生活,待他获了战功得了封赏再与女子续缘,娶她回家。那女子也是个聪明人,非要妲姓小兵给定情信物,妲姓小兵浑身上下没有值钱东西,几个月的纠缠,他浑身上下哪件东西不是女子送的,只有那个手镯了。妲姓小兵想着这镯子认他,让女子试一试也无妨,就开玩笑说如果这个镯子她能戴上不掉,那她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娘子,镯子归她。说来奇怪,这个镯子戴在女子手上后,果真不掉落,而且看着更合适,光泽都温润了不少。妲姓小兵惊呆了,可话说出去了,怎么收的回来?小兵心情复杂,想起僧人留给他的话‘前尘恩怨’,心思也动摇了几分。
因为镯子的缘故,两人关系近了不少,郎有情妾有意,只差成婚。但妲姓小兵却坚持要拿到军功再娶女子,却不知,因此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几日后,三名大将军风尘仆仆抵达这所西北小城。来时的路,辛苦的事放在一边先不提,军队行至河西走廊后,险些失了方向感。荒漠直白,没有高山密林,一眼就能看的全貌,可正是这么开阔的视野,走着走着却能偏移方向,越是靠近沙漠,这种情况越严重,如果没有向导带路,陷在沙漠中,这么大一支部队怕是要折损不少人。想要一举拿下西北匈奴,就不得不停下来,制定详细且完善的作战计划。三个将军早已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由于匈奴人几次卷土重来都是依靠地形优势,所以要想彻底清除匈奴,最主要的就是荒漠的地势图,从根本上扫清他们,不留祸患,才能一本万利。
汉军所停留的小城里,有不少西北本地汉人了解一些地势情况,都被请去军营绘图。听闻如果提供的地形情报有利,就是大功一件;士兵提供的更是破天的军功。不少人都自告奋勇,也有不少俘虏心动,想以提供情报来提高自己身份。前话提到,三名将军中,那名李姓老将军最不喜俘虏,对匈奴人的态度尤为谨慎。他也知道匈奴俘虏更了解沙漠,熟悉匈奴人的心思,但他以‘非我族人,其心必异’、‘战事不容豪赌’为由,从来不召见他们,不给任何匈奴人立功的机会。
提供地图就算军功,自己有地图,妲姓小兵要军功,有军功就能娶自己,事情串联起来很简单,每一条都十分打动那怪女子。李姓老将军不给俘虏机会,那女子心急如焚,这是天赐的好机会,错过这次,谁又能知道小兵的军功攒到何时?心系妲姓小兵,那句‘获得封赏后娶你’时刻都在烧着女子的理智,终于是急功求进,失了心,几次要闯兵营见李姓大将军。但很明显,将军不召见,没有下文。
那日,几个大将军在屋内议事,那个女子神奇的很,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能从守卫眼皮子底下绕过,偷偷闯了进去,还精准的找到了大将军们的议事屋。她就那么冒冒失失的打断了将军们的谈话,一进去就跪在几个将军面前,说自己是匈奴人,对这片沙漠地形了如指掌,还画了一张地形图,但直言献给将军后,必须给那个妲姓小兵算上军功。
几个将军都被突然闯进来的女子吓了一跳,茶水都端不稳,议事屋里乱成了一团。李姓老将军更是怒不可遏,拔剑就要砍杀她。其中那个年纪很轻的大将军见她没有任何威胁,又被她手里举着的地图吸引住,便拦住了暴怒的老将军。片刻后,几人稳定了心神,场面才安静下来。那女子始终跪在厅中央,身体跪得端正,两只手举着图纸高过头顶,表情决然,丝毫没有害怕的样子。年轻将军见她跪了许久,神色不变,才收起怒气,问道:“你是谁?你怎么进来的?”
话到这里,那怪女子才发觉自己逾越了,只怪自己进来得太急,忘了还有守卫,可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说得太夸张,怕是会引来麻烦,于是她眼睛转了转,才小心翼翼地说道:“门口守卫没看见我,我就这么走进来的,碰巧找到了这里。”
旁若无人地进来,军营守卫成了摆设。年轻将军在听女子说完后,脸色沉了下来,压着脾气问到:“你如此荒唐的闯进来,不怕死吗?”
女子语气坚定的说:“我诚心来送图,往大了说,是为了帮助汉军早日结束战事,利民而已。”
年轻将军挑了挑眉,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笑问道:“你一个女子,有这么大的胸襟和胆识,实属少见。身为匈奴人,又是俘虏,不为自己,只为汉民?”
女子咽了口口水,双手不会累一样,仍高举着,眼睛瞟了好几次老将军,语气有些不满地说道:“我心仪汉军一妲姓小兵,甘愿成为他的俘虏,几次主动降于他之手。可他志向不小,承诺我获得大封赏后才娶我,我二人年纪不小了,再等不知何年何月。”女子说到这里,已经瞟了好几眼李姓老将军,老将军皱起了眉头,也许是察觉到自己的目光不合适,停顿一下后,才收回目光,看着年轻将军,继续说道,”我是匈奴人,被人不待见,我知道。可眼巴巴地等着,谁又能说得清,小兵跟着大将军会不会出现意外?要几时才能获得封赏?”
这话虽然是看着年轻的将军说的,可刚好点在了老将军的痛处。老将军之所以年事已高还要自请来西北,就是因为杀降一事骂他的人太多,渐渐盖过他曾经功绩,他几十年的好名声被质疑。而且,年纪越大越煎熬。汉帝虽待他不薄,可那些窃窃私语越说越过分,正在慢慢成为他人生的污点,所以老将军迫不及待要立功洗刷自己的冤屈。几个大将军都知道这话里有话,面露尴尬神色,年轻将军碍于老将军的颜面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女子,也尴尬的摸摸脸。李姓老将军听到后,更是脸都涨红了,用力一拍桌子,指着怪女子怒骂道:“你什么东西!来人!把那个小兵给我押上来!守卫全部换下,光天化日,竟让个匈奴外人闯进内事屋。视军法何在!给我把当值的守卫统统绑进来!一帮酒囊饭袋!被女人迷了眼吗!”
妲姓小兵很快就被押了进来,一路上他莫名其妙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要如此兴师动众的抓他。在进了议事屋那一刻,小兵看见怪女子跪着举着地图,那一瞬间他猜到了一二,心如死灰,跪趴在地上,久久没有抬头。
审问了妲姓小兵和守卫后,几个将军态度缓和了许多。事情确实如女子所言,虽然她行为鲁莽,形迹诡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