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 29 章
那天,老秦给卫长风讲了一个故事。
水山城下面,有一个村子,村名无关紧要,每个村子里,都有这样的人。那是一个家里穷得叮当响的小青年,祖上世代务农,穷到了根上,地洞里出不了真龙,按理说再往下多少代,也翻不了的穷命。
可偏偏那小青年就是不认命,心比天高,胆子更大,搜光了家底,又借了外债,凑了五千块钱,贿赂了村里的储蓄所,贷出一笔五万块钱的款子。
这笔钱没有买地,也没有做买卖,买了一台日本进口的摩托,连夜送到一个银行小经理的家里,这一次,他贷出了二十万。
二十万,万元户才出来几年,这放哪个年代都是一笔巨款,这小青年的父母、爷奶,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别说见,想都不敢想,可他愣是没动这笔钱,买了一辆进口德国车,这车开进的,是市里一个副行长家的院子。
就这样,他贷出了一千万,这一千万又进了谁的口袋,可就不敢乱猜了,只知道几年后,他已经是水山城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名下的楼盘、商场,遍布水山城大城小镇。
更夸张的是,他买下了水山城海域里一座小岛,小岛上修起一座“白宫”,听说金碧辉煌,比之皇宫不差多少,大老板早已不足以形容这个小青年,说一声土皇帝也不为过,听说这岛上,连外国政要都曾接待过。
钱自然是能生钱,可也不见得这老板名下的生意,就真能滚出这样巨额的财富,问题是谁敢查呢?查出这老板亏了个底儿掉,那巨额的贷款谁来补上窟窿?他贿赂的这一连串经手人,哪一个兜得住?
所以啊,不仅没人会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只怕这城里不知有多少人日日拜佛烧香,求着他能平安健康,不然一日事发,水山城的地都得抖三抖。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有多少人着手去查,就会有更多的人动手阻止,竹篮打水一场空事小,引火烧身事大。
至于水山城政府,他们必然也知道,只要有人违法获利,这些损失向上会推及国家,向下会摊派给普通市民,对水山城的经济和民生,都是实打实的损害,可是若铁腕整治,谁知道会给水山城带来怎样的影响,说不定到头来元气大伤的,还是水山城自己。
最起码,如今的水山城作为南岸开放前沿阵地,还是花团锦簇,一片繁荣景象,而百姓也过上了放眼全国都还算不错的日子,水至清则无鱼,老祖宗的话,经事实证明自有它一番道理。
如果说卫长风的家乡,是产业转型后重工业城市肉眼可见的衰败,那水山城就是自欺欺人的短暂繁荣,刮骨疗伤痛在一时,放任不管,早晚都会迎来难以承受的重创。
所以卫长风虽然理解老秦,理解水山城人民的想法,但他却不接受,这或许也正是外来客的好处,他没有那么多的牵挂,就不会有这些瞻前顾后。
一天身着警服,他就只管办好一天的案子,洪升,陈老,不管是谁,只要他跟自己手上的案子有涉,他就会一查到底。
洪升的案子不由他负责,可福港的案子还在他的手里,再度到南平,不同于当日的全力配合,如今的南平村委只留了一个新近入职的小年轻接受询问,村委原班子一概不见,听说是碧滩渔港的项目已经在市里上会讨论,村委的人这些时日也都往城里跑,探听消息的同时也向上传递南平村的声音。
老支书自家事情也未了,村委的托词难断真假,可村民的态度,王赫看得那是清清楚楚,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福港养殖场这一查抄,村子里没了租金收入,那些在养殖场里打杂的工人虽没判重刑,可也都依法论处,再见警察,村民自然没有好脸色给他们瞧。
“福港的案子结案月余了,对于这块地,村里有没有什么新的安排?”
安排接待的小年轻虽然一问三不知,但该给的面子还是给的,给卫长风二人端上了两杯热茶:“自从事发之后,那块就一直荒着呢,福港不比那些大码头,也就停些小船,要找人承租海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卫长风喝了一口茶:“当初说福港咸淡水交汇,是海产养殖的好地方,村里就没人想接手?”
这小年轻是南平村里的口音,大概是从村里聘来管些杂务的,面对警察虽有些紧张,但答的话却是上面一早吩咐好的:“好地方是不假,只是要做养殖,前期投入也高,村民们手上都没几个钱,私人承包拿不下来。”
“那村委为什么不牵头,集体承包,村民有事干,地方也不至于荒废。”
卫长风和王赫喝一口茶,那年轻人就续上一口热水:“您这个建议我一定及时跟村委反应,只是如今碧滩渔港的事没落定,村委工作的重心只怕还在那头,到时候碧滩渔港能争取过来,钱流进南平,该发展的肯定不能让他荒着,支书说了,让我今天多谢几位警官,说案子虽了结,还记挂着我们南平,卫警官是认真负责的好人。”
这年轻人的话虽然经由他的嘴说出口,可也听得出来是其他人定好的论。这话听起来,倒像是拐着弯骂他们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卫长风懒得计较:“带我们去福港看看吧。”
福港养殖场的大门上,当初的封条掉了一半,看上去确实一副再无人问津的样子,来到码头上,一片风平浪静,涉事的船只早已被有关部门扣押,而那些伪装的生蚝箱子,也被一并清理。
而陈友强丧命的那间仓库,则连封条都没有揭开,打开仓库大门时,一股烟尘味扑面而来,这间仓库当初已经经过地毯式的搜索,有价值的证物早就已经移交警方,可卫长风还是想进来看看,有没有当初遗漏的细节。
“当初陈志德承租福港,是不是洪升向村子里引荐的?”
那年轻人估计是对死过人的房子有所顾忌,留在了门口,不肯往里近,因此提高了音量答卫长风的话:“警察同志,我是上个月才到南平村委帮忙的,之前的事,我不太清楚,您见谅。”
“行,那问点你知道的事,南平村里这些建筑工事,一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