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驿传(一)
这个夏天,东煌各省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向努力着。
在这一年,不少高一刚刚入学的学生,都不禁感叹说自己真的遭遇了时代变迁的节点。
从小到大,老师们都说高中是她们必须要放弃一切休闲,甚至压榨睡眠时间,来用近乎反人类的拼搏,来争取学习时间的人生节点。
但这一回这一届新生,真的一上来就经历了一场,与前两届学长学姐们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
不少高二高三的同学,在看到高一的学弟学妹们在球场上奔跑训练的身影时,都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羡慕的感叹。
为什么就差这一/两年。
那段日子,高一的学生在思考着自己有没有可能,在哪个项目上争取做到代表学校,并取得省级,甚至最后全国级,乃至与霓虹对抗后,这种可以在家族群里好好炫耀一番的成绩。
而高三的学生,则在面对高三压力的同时,思考着自己未来升入大学时,有没有可能靠着本地户口,与大学舍友一起多参与一两项体育运动。
毫无疑问的讲,到了这个时间点,考外地大学似乎已经成了那些旅游爱好者,以及运动苦主的目标。
那段日子,全东煌各大高中内,最无奈的就是这一批刚刚升入高二的学生。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既没有高一学生那样,赶上时代风口可以放手尝试的机会。
也没有像高三学生那样,还有不到一年就可以脱离苦海去大学追梦的心理寄托。
这一年虽然松动的仅仅只是家长还有老师们对体育活动的极端限制。但不知为何很多年轻学生身上的死气都开始淡化。
高中校园开始变得没有大家眼中所想象的那般沉闷。
而且最夸张的是当一切实际运行下来后,不少家长都非常意外的发现,每天多那么一两个小时"玩"的时间,似乎并没有对自家孩子的成绩造成什么影响。
他们对比了同期入学时,那些因为身体原因,或者真的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在入学后的成绩变化。
他们惊讶的发现大多数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都似乎并没有和入学时成绩相近的同学,产生多么大的成绩落差。
家长们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些比较极端的家长,也曾一度想过说自家孩子若是再把腾出来的这点运动时间放到学习上,会不会有更好的成绩。
然而这样的说法,却遭到了大多数老师反对。
老师:"不是说你孩子每天多了这两个小时成绩就会好。"
"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落差不大,并不是因为孩子本身变得多么会学习,而是大多数孩子平日里都是在超负荷地学习。"
"争分夺秒的血拼虽然有效,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到了一定程度,后续的效果就会暴跌。"
"而且像这种高强度的内卷学习,本身就会对学生的身体状况造成影响。'
"16到18岁,高中生时代本应是所有学生生命力身体机能最"年轻"最好的时代,但大多数学生的高中三年,都往往会出现各种"体弱多病"的悲剧。"
"虽然他们确实争取到了很多的"学习时间",但那种亚健康的状态能有多少的吸收效率,实在存疑。"
"然后就更不用说一些学生,因为缺乏运动的过度肥胖导致血液循环下降,甚至还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长期久坐,而年纪轻轻就得了痔疮。"
"理论上来说只要做好防护,就可以避免大多数学生因为运动受伤而影响学习。"
"更何况高校联赛还对学生的参赛标准进行了规定,体育生暂且不提,普通学生想要成功入选代表队,就至少需要做到在高考分科后的几个科目实现全部及格。"
"高中生,能够在自己的高考选科下全部达到全部科目及格,或者总分达到及格线。"
"这就已经是一个能在大多数省份,确保一个学生能够达到中等水平的标准。"
"至于那些类似中原,江宁这样的高考大省,就更不用担心。"
"人家平均成绩高,高考难是事实,但人家的人口数量和教育条件也能够支撑起这种筛选。"
总而言之实际推行后的结果,就是大多数家长曾经一度以为的"致命伤",到最后可能还不如他们家孩子每周一次的"人体无用副组织集体切除手术",简称"理发"。
参与运动本身似乎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至于那些后续因为天赋和努力得到变现,而进入校队并需要更长时间训练的学生。
这本来就是一种天赋得到发掘的少数现象。
大多数人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机会,然后就更不用说这类孩子的家长,在得知孩子的成绩加上体育加分,有机会上好大学后,对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了。
毕竟说到底对于很多家长而言,一个一本的好大学,确实要好过二本的好专业。
然后就更不用说未来等到体育教育铺开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更加项目化的体育老师职位了。
体育老师再怎么样也是个老师,尤其是当了有编制的体育老师,更是可以满足很多家长的心理预期。
说白了到最后当一切真的开始推行以后,大家才猛然发现偶尔参与个体育活动,其实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般"妖魔化"。
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在那样一个环境下,没有人敢贸然去尝试而已。
这是一场看似疯狂,实际上却不痛不痒的时代改革。
而人们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在这个秋天,迎来了以高校联赛为首的第一批选拔赛事。
分批选拔,这是苏锦葵和各地体育局商议过后所做出的判断。
其他项目暂且不提,但高校联赛的马拉松的选拔,确实要考虑到一些天气原因的影响。
虽然第一期的预赛,往往只会在封闭的体育场内进行。
但按照国内的大学的分化。
一个省内或许只有少数几个一本,但若是加上二本,三本,甚至一些职业学院。
在第一年很多学校都踊跃参与的情况下,一场选拔甚至有可能会一次性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