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四马并行
第一百一十一章四马并行
所有人都看呆了。
这是要干什么?
秦源,直起身子,将炭笔放下。
“臣提议,动用此次全部战争缴获,以格物院之水泥,修建一个覆盖全国的‘帝国驰道网络’!”
“路宽三十步,四马并行。
路面坚实,百年不坏!”
“驰道所至,即为王土。
驰道畅通,则国祚永固!”
他的话,就像一颗颗炸雷,在所有大臣的脑子里炸开。
疯了。
太傅一定是疯了。
修路?
修一条覆盖全国的路?
这是多大的工程?要花多少钱?要用多少人力?
简直是天方夜谭!
几个老臣,已经准备出列反对了。
可就在这时。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了起来。
“儿臣,附议!”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
只见太子李弘,一身锦袍,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已经不是那个需要秦源处处维护的少年了。
如今的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满是自信与沉稳。
“父皇,老师此计,乃万世之基,儿臣,亦有一份图疏,请父皇过目!”
李弘说着,从袖中,拿出了一份自己亲手绘制的规划图,和一卷厚厚的奏疏。
内侍,把图疏呈了上去。
李治打开一看,眼睛,瞬间就亮了。
李弘的图,比秦源画的,要详细百倍。
上面,不仅有驰道的路线,还标注了沿途的驿站,军堡,商镇。
甚至,连每一段路,需要多少人力,多少物力,都估算的清清楚楚。
而那份《驰道疏》,更是洋洋洒洒,上万言。
从军事,到经济,再到民生。
详细的论述了,这个驰道网络,一旦建成,将会给大唐,带来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军一日可行三百里。
商税十年可翻十倍。
天下之粮,可随意调拨。
…
条理之清晰,见识之深远,让在场所有饱读诗书的老臣,都感到了一阵阵的羞愧。
他们还在想,这事能不能干。
太子,已经想到了,这事该怎么干,干了之后,又有多大的好处。
这就是帝shi教出来的学生吗?
这…这就是大唐未来的君主吗?
李治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眶,有些湿润。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大唐,更加辉煌的未来。
“好!”
李治猛地一拍龙椅。
“好!好一个万世之基!”
他站了起来,目光扫过全场。
“钱,我们有,是敌人送来的!”
“人,太子已经给朕算好了!”
“朕,还有什么理由,不做这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众卿,以为如何?”
还能如何?
有钱,有太子力挺,有皇帝拍板。
谁还敢反对?
谁又会反对?
“陛下圣明!”
“太子殿下英明!”
“秦太傅高瞻远瞩!”
整个朝堂,山呼万岁。
这个前无古人,甚至可能后无来者的庞大基建计划,就这么,全票通过了。
…
长安,天牢。
最深处。
秦源,和被俘的大食主帅,相对而坐。
两人之间,没有酒,只有一壶清茶。
大食主帅,很平静。
他败了,败的心服口服。
但他,不认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信仰,会输。
他觉得,唐人不过是武器犀利罢了。
论勇武,论虔诚,他们,才是最强的。
秦源,没有跟他争辩这个。
他只是,请他喝了杯茶。
然后,带他,走出了天牢。
他们登上了长安城的城楼。
最高的,那座。
“你看!”
秦源指着下面。
大食主帅,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他看到了。
看到了那如同棋盘一般,整齐划一的街道。
看到了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繁华。
看到了每一个行人的脸上,都带着的那种,叫做“安稳”和“希望”的表情。
然后,他又看到了城外。
无数的百姓,正在热火朝天的,修建着什么。
一条宽阔的,笔直的大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远方,延伸出去。
同样的工程,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
“我们打仗,缴获了你们的黄金,倭国的白银!”
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