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唐皇家总医院
第八十二章大唐皇家总医院
永徽七年,夏。
长安城,西市。
一座占地巨大的,崭新的建筑群,拔地而起。
它没有雕梁画栋,没有飞檐斗拱,通体是白色的墙壁,和巨大的琉璃窗,看上去,简洁,明亮,甚至有些过分的朴素。
可它的大门上,悬挂的那块由皇帝李治亲笔题写的牌匾,却让所有路过的人,都为之侧目。
“大唐皇家总医院”。
今天,是它开张的日子。
没有盛大的庆典,没有官员剪彩。
它只是,安安静静的,打开了大门。
向着长安城里,所有的平民百姓。
一个叫王二的货郎,抱着自己发高烧的儿子,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走进了那扇大门。
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这里,没有刺鼻的药味,只有一股淡淡的石炭水(消毒水)的味道。
地面,干净得能照出人影。
一排排穿着白色干净衣服的人,在里面穿梭忙碌,他们的胸口,都别着一个小牌子。
有的写着“内科”,有的写着“外科”,还有他看不懂的“妇科”、“儿科”。
一个白衣人,看到了他怀里满脸通红的孩子,快步走了过来。
“孩子发烧了?快,跟我来。”
没有盘问,没有索要诊金。
那人带着他,快步走入一间挂着“儿科”牌子的诊室。
里面的另一个白衣人,用一种冰凉的琉璃管(温度计),夹在孩子的腋下,片刻后取出,看了一眼。
“高热,三十九度五。”
随即,他开了一张方子,递给王二。
“去那边药房,取药。只需要付十文钱的成本费。然后去住院部,观察一晚。”
王二,拿着那张方子,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他只是个卖货的。
以前,儿子生病,他只能去药铺抓最便宜的草药,熬成苦汤,灌下去,听天由命。
他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他能走进这样一座,比皇宫还要干净的地方,让那些看上去比太医还要厉害的“白衣神仙”,给自己的儿子看病。
而且,只需要……
十文钱。
当他抱着退了烧,在整洁的病床上安睡的儿子,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
他看着那块“皇家总医院”的牌匾,这个七尺高的关中汉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皇宫的方向,嚎啕大哭。
……
仅仅一个总医院,救不了整个大唐。
秦源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只在长安,做这个盆景。
一份名为“赤脚医生”的计划,悄然在全国推行。
数千名,从军队里退役的,懂一点伤口处理的军医。
数万名,在乡野之间,靠着祖传几个方子,混口饭吃的草药郎中。
他们,被召集起来。
在各州府的总医院分院,进行为期半年的,集中培训。
教他们,如何用烈酒和开水,给伤口和双手“去秽”。
如何正确的包扎,止血。
教他们如何用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姿势,去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教他们,识别和处理,超过一百种,最常见的疾病。
培训结束后。
他们每人,会得到一个帆布医药箱,里面装满了纱布,烈酒,和各种经过格物院初步提纯的成药。
然后,他们会回到自己最熟悉的乡镇,村落。
他们,就像是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
将最基础的,却也最救命的医疗知识,播撒到这个帝国,最偏远,最贫瘠的角落。
……
与此同时。
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在长安城,展开了。
“除四害,讲卫生,建设新大唐!”
巨大的标语,被贴在了每一个坊市的门口。
《大唐时报》,用最显眼的版面,向所有的市民,普及着一个全新的概念。
“细菌”。
秦源,没有用这个词。
他称之为“微不可见的秽虫”。
报纸上,用巨大的插画,画着一只苍蝇,它的脚上,沾满了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密密麻麻的“小虫子”。
然后,这只苍蝇,飞到了一块食物上。
小虫子,爬满了食物。
最后,一个人,吃下了这块食物,捂着肚子,痛苦的倒下。
简单,粗暴,却又无比直观。
“病从口入”这句老话,第一次,有了如此清晰的,科学的解释。
整个长安城,都动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