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忽临事
“……女君,端王妃进宫来了。”
红玉掀了帘子进来,“先去了兴庆宫给太后请安,又去了长生殿,陪着许太妃说了会儿话,半个时辰前,绕道去了扶风殿拜见赵太妃。这会儿,两位贵人正结伴往咱们宫来呢。怕您不在,还特意遣了人,先她们一步过来请安……也不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元嘉闻声抬头,本在习字的手也停了动作。
也不知是不是受了钱宝林一事的影响,近来宫里安静得很。除非来清宁宫请安,否则少有串门走动的,唯恐自己成了第二个被燕景祁或元嘉发落的人。
元嘉乐得清静,更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除非被请去紫宸殿,否则这段日子也大半时间缩在清宁宫不出门,或处理宫务,或临摹燕景祁的字帖,再不然就是待在暖阁陪伴燕明昱。
细算下来,元嘉已有些日子没收到外人过宫请安的消息了,是以今日听到红玉的话,第一反应便是诧异,继而又在回忆是否哪里出了不妥。
思来想去一遭,仍是毫无头绪,只能点头应允,吩咐着若人到了,便将其引去偏殿等候。自己则回了后殿,另换了身能见人的衣裳。
不多时,赵家姊妹果然相携而至。比起赵妍和有些焦躁的反应,赵舒和则显出几分不耐烦,像是全然被身边人硬拉过来似的。
“许久不见太妃与端王妃,近来可好?”
元嘉坐在上首,寒暄道。
本以为会收到同样带着客套意味的回答,却不想接下来听到的话,全然与寒暄无关,也与赵家姊妹无关。
“得皇后相问,妾身一切都好……只今日厚颜前来,实则是想求皇后一个恩典……”
先开口的是赵妍和——这个成婚后,从来在人前端方的女子,在此刻少见地透出几分急切不安。
元嘉托着杯盏的动作微顿,而后诧异抬眼,不加掩饰地、近乎失礼地将人从头到脚审视了一圈。
不怪乎元嘉如此,她也是在赵妍和成了端王妃后,才逐渐对眼前这个女子有了些许模糊的认识——与柔婉的外表相反,赵妍和自己却是个颇有主见且本事强硬的人。连初嫁时对其极度不满的端王,也能被她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潜移默化地敛了脾气。如今少去平康坊不说,连从前被端王忽视得彻底的稚子,养在她身边以后,年前也被正式册为王府世子了。
而这一切,未有许太妃插手,赵妍和自己也没回过广平侯府求助,全然依靠的自己。
若非如此,元嘉也不会拿端王去试探燕景祁了。
可今日,这个事事有度的女子却在元嘉面前低下了头,焦躁不安地向她求助,她又怎会不惊讶?
“端王妃想求谁的恩典?”元嘉很快收敛了神色,“竟还找了赵太妃作陪……莫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求皇后殿下、施恩申国夫人,救她一条性命!”
空旷的大殿内回荡着赵妍和难掩交瘁的声音,听得元嘉也皱起了眉。
一直捧盏不语的赵舒和,此刻更忍不住轻嗤一声,眼中不耐愈浓。
“……申国夫人?”
元嘉微微侧头,询问似的睨了眼红玉,前者立刻凑近元嘉耳畔,悄声解释了几句,元嘉这才了然。
赵妍和口中的申国夫人,是宁国公两年前才新娶回去的续弦娘子,与死在时疫下的先宁国公夫人为同父异母的姊妹。
先宁国公夫人死的仓促,膝下两子一女俱未到成家的年纪。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也为了保住宁国公夫人的位子,先宁国公夫人的嫡亲妹妹,便在及笄之龄被嫁去了宁国公府,成了如今的申国夫人。
申国夫人与宁国公差了近二十岁,却只比自己名义上的继子女大了不到四岁,要说是同龄人也无不妥。是以两人感情一直算不得和睦,勉强称一句相敬如宾罢了。
“端王妃慎言。”元嘉复又看向赵妍和,“申国夫人不过是近来染病,这才于府中休养罢了,宁国公府的人也是特意来报过的……怎么到端王妃的嘴里,便是要予去救人性命了?”
这也是方才红玉贴在元嘉耳边说的。
“病不病的,既无医官去证,又没见着本人,谁都能张口胡诌,哪里就能作数了呢?”
赵妍和绷着嘴角,对所谓的养病一说并不赞同。
“可端王妃今日在予面前说的话,不也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吗?”
元嘉反问道。
“……月前,申国夫人曾邀妾同往慈恩寺礼佛参拜。不想到约定那日,申国夫人没有出现不说,甚至也没有让人提前过来知会一声,就这样无端端的失约了。妾后来命人去过宁国公府,却被府上的人告知申国夫人染了病,医士叮嘱不能见风,因病的匆忙,所以才没有赴约。”
“与宁国公府报来的倒也一致。”元嘉啜饮了口茶水,“所以,是什么让端王妃觉得,申国夫人不是因病休养的呢?”
“……因为,申国夫人不喜欢宁国公府,也不喜欢宁国公府的人。所以若是她自己的事情,不论大小,从来都只会让陪嫁侍女转达,绝不会假手旁人。”
赵妍和苦笑一声。
元嘉不为所动,只搁下茶盏,杯托与桌面碰撞间发出‘咔嗒’一声脆响,复问道:“端王妃就没有亲自上门去瞧上一瞧?”
“……去过的。”
赵妍和神色黯淡,“一开始是递的拜帖,可总会被国公府的人以申国夫人病体未愈为由推脱。后来,妾便什么也不说地直接上门,他们又会说妾来得不凑巧,申国夫人刚喝完药睡下了,也不宜见客……唯有一次,妾见到过她,可也是隔了层帐子,若隐若现的什么也看不清。服侍在她身边的,也不是往日里常见的那个。”
元嘉的神色,也在赵妍和一句接一句的话里逐渐凝重起来。
“妾虽为王妃,却也不能凭着些莫须有的猜测去到国公府对峙,”赵妍和深吸一口气,“是以才请赵太妃作陪,厚颜来清宁宫求皇后殿下恩典。”
赵舒和又一次听到自己出现在他人口中,勉强抬了抬眼皮,“我只是被硬拖过来的……才不是陪她。”
话不是好听的话,语气也是厌倦与烦躁夹杂,可自踏入清宁宫开始,赵舒和再怎么不耐烦,却也不曾对赵妍和说过一句恶语。两人的关系,似乎在彼此出嫁以后,莫名地和谐了起来。
元嘉想了想,命红玉上前,“你带上几个医女,立刻跑一趟宁国公府,只说是……予听闻申国夫人染疾又迟迟不见好转,心中记挂,遂命医女前去看诊。再告诉他们,予许久未在宫里见到申国夫人了,实在想念的紧,请申国夫人病愈后务必进宫一趟,也好陪予说说话。”
“记住,务必要见到人才回来……随行的人也可多带一些,别叫宁国公府的再给糊弄过去。”
元嘉又补了一句。
红玉应了一声,自知兹事体大,领了命后再不敢耽搁,疾行几步便消失在殿外。
“来回怕是还要些时候,太妃与端王妃若无事,不妨再稍坐片刻,咱们一起等着,彼此间也好心里有数。”
元嘉看着坐立不安的赵妍和,又温声建议了一句。
赵妍和知是元嘉好意,便也不推辞地垂目谢过。赵舒和则径自起身,敷衍般瞥了元嘉一眼,“……我就不留了,先回去了。”
扭头又看见赵妍和脸上连脂粉也遮盖不住的憔悴,嫌怪般挪开视线,啧了一声道:“别担心了,皇后都让人去宁国公府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这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可真是不像你!”
说完,也不等人反应,便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清宁宫。
“……予瞧着,端王妃与赵太妃的感情,似乎好了不少。”
元嘉眼看着赵舒和离去,少顷感慨道。
“是吗,妾倒觉得,妾与赵太妃的感情,由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
赵妍和回过神来,又朝元嘉微微一笑……如此姿态,倒真像是自小厚谊的两姊妹了。
元嘉本也只是随口一说,无所谓深问下去,只又提起申国夫人来,“端王妃与申国夫人的感情倒好。”
“……我、妾身当年嫁进王府,初时并不受端王喜欢,又因出身和福昌郡主的缘故多遭人指点,京中的女眷们便也不愿与我往来。”
赵妍和又是一笑,毫不遮掩地提起自己的旧事,神色却坦然,“申国夫人是最先向妾伸手的,有什么好东西也都想着妾……如今她有不好,自也该妾向她伸出手去了。”
元嘉重又端起杯盏,状似无意般开口:“可你又何必舍近求远?若你去求,端王想来也是有办法的。”
“殿下何以会这般想,”赵妍和轻笑一声,“端王纵有长进,有些事情也是一辈子都不会上心的。且以他惯来寻花问柳的脾性,申国夫人是好是坏,他才不会过问呢……我凑上去,也不过得他敷衍两句,还不如不求。”
“……端王如今,亦颇受朝臣们的赞誉,想是彻底的洗心革面了,这其中也有端王妃的功劳。”
元嘉顿了顿,又道:“若赵娘子生的早些,又或是端王一开始娶的王妃便是你,保不齐如今还有大造化呢。”
赵妍和似乎从元嘉这句话里听出些言外之意,笑容微僵,可很快便坦诚道:“端王如今这模样,已是妾费了大工夫才塑就的,妾实在没有多的余力再去想别的了……妾身只希望自己过得好,自己的身边人过得好。至于旁的,原就不该是妾身这重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