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离家出走
第十七章离家出走
小饭馆进去一共也就四张桌子,白天里面也不算亮堂,好在还算干净。
这个点不是饭点,午后饭馆也在休息,见到有人进来,坐在柜台上筛豆子的老头站了起来,挥着一只空荡荡的袖子。
“来太早了,灶上还没开火。”
“陈伯,是我,陈策。”
原本脸上不太客气的老头见到陈策,神色一下变得软和。
高兴地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陈伯一把抱住陈策,抬手比了比,说道:“你小子又长高许多,都快和我一样高了。得有两个月没来过我这里了。”
陈策:“最近书院里事情多,陈伯,我带几个朋友过来,你能让陈婶先拿点东西给我朋友吃吗?他饿得有点久了。”
陈伯看了一眼,立刻说道:“后厨应该还有一些中午多做剩下的囊饼,我给你们拿来,用热水先泡泡将就,我这就让小狗三开火,让你婶子做些热乎的出来。”
陈策又拉住陈伯,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陈伯看了眼魏青琢,便起身走到门边,单手举起门板关了店铺。
陈伯去了后厨,送馕饼和热水来的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头发短短的,眉骨高高,肤色和陈策差不多黑黑的,看着不太像中原人。
魏湘很少见这样的人,就想招这小孩来说话,谁知道小孩一扭头躲开她,拔腿就跑了,而且还光着脚。
“这么冷的天,这小孩子怎么不穿鞋?是帮工?”
陈策往碗里倒了热水,把馕饼掰开泡进去说道:“这是陈伯和陈婶捡回来的小孩,现在当孙子养着,他不习惯穿鞋,陈婶给他做的鞋,他都放在床头,只有天最冷的那几天才穿。”
胡临风看着馕饼吃不下去,嘀咕道:“那小孩是不是巫漓人,我们家原来从南市的奴隶市场买过一个巫漓人,也这样的长相,黑黑的,眉骨高,不穿鞋,脚底全是厚厚的茧子,能光脚直接爬到几层楼高的树上去,那脚还能踩刀片。”
魏湘:“巫漓人,我记得巫漓以前向南越朝贡过,送来的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山货,送到平陵都坏了,陛下很不高兴。只有一回巫漓送了一群奴隶过来,听说很能干活吃苦,尤其是在山里打猎的时候,这些人追那些野兽比狗还快,也不怕毒蛇毒虫。”
胡临风点头,说道:“魏潇没想到你知道的还挺多,一个小乞丐还能知道这么多?”
魏湘一脚踹过去:“我才不是乞丐,本公子虽然进书院前落魄,但祖上比你阔!”
魏青琢不说话,只埋头吃东西。
馕饼难吃,他是干嚼然后咽下去的,魏湘看着摇头,说他吃得一脸视死如归。
陈伯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粗糙陶盘,盘子上叠着四个覆着白霜的柿饼。
“我这小饭馆都是附近干苦力的人来吃饭的,没什么好东西。馕饼没陷,没噎坏小公子喉咙吧?”
陈伯说着,把陶盘放到了桌上。
“我们院子里的柿子前段时间熟了,好多被外面的小子偷走了,剩下的我们也吃不了多少,你婶子就做成了柿饼存着,尝尝?”
陈伯脸颊的皱纹深深的,让笑容看上去都存着几分小心。
魏湘立刻抓起了一个柿饼咬了一口,说道:“那谢谢陈伯和陈婶,我今年都还没吃过柿饼呢,好甜呢。”
陈策拿起柿饼递给魏青琢和胡临风,魏青琢倒没什么,反正饿着,柿饼总比馕饼好吃。
胡临风倒是有些不想吃,结果桌子下魏湘踢了他一脚,胡临风知道意思张开嘴也咬了一口,模糊着说好吃。
陈伯笑着点点头,转身回了后厨。
胡临风立刻放下了柿饼:“我不爱吃这个,腻的慌。”
魏青琢没说话,陈策拿起柿饼咬了一口,说到:“陈伯虽然开饭馆,但是家里拮据,这东西是唯一拿得出手招待你们的零嘴了。”
魏湘不说话,想到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各色蜜饯送过来,宫里的柿饼比外头的要好吃,但她也都是图新鲜尝两口罢了。
不过,确实很久没吃过了,吃着好像比以前吃过的好吃一些。
“你和陈伯怎么认识的,你们都姓陈,他也是崖州人?”魏湘捏着柿饼问。
陈策摇头:“我来平陵的路上遇到的陈伯,他以前当兵,最早在白岭打巫漓,戍边了十年。后来巫漓朝贡了,他就被调去了湘城,和西秦的人打。又守了十年,结果断了一条手臂,这才能回家。”
陈策是跟着杨迥明来平陵的,杨迥明人人避之不及的御史,但是并不是个冷漠的人,在路上遇到了陈伯,在茶棚一起躲雨聊过后便决定顺道载陈伯回平陵,陈策那时候跟着在车上听了很多关于打仗的事情。
结果陈伯回家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他离家的第十年,也去了战场,只是是去了北边和北周人打,结果不幸坠江身亡了。陈伯备受打击,好不容易缓过来,又因为邻居家着火受了牵连,他们家房子也被烧了大半,陈婶的脸被火柱砸到毁了,人也丢了半条命。他们两个唯一的小儿子,也死在了火海里。
那时候陈伯和他们已经没有交集了,是当时陈策正巧在附近打零工,遇到了火灾去救火这才重新见到了陈伯。
陈伯那会儿想寻死,他说如果他的手没断,他就能把小儿子和陈婶从火里拉出来。
现在小儿子也死了,陈婶重伤奄奄一息,他也没有一点钱给陈婶看病,还不如和陈婶一起死了。
陈策于心不忍,便拿自己的钱去找大夫,但是好容易请来了大夫,大夫也都说救不了了。
最后是陈策不信邪,找到了懂医术的王宗师兄,死马当活马医,最后王宗救活了陈婶,陈策又找了杨大人借钱救济了陈伯一家一段时日,陈伯和陈婶才又活了下来。
听完了陈伯一家的故事,众人都有些沉默。
胡临风低头大口咬着柿饼,问道:“那那个小狗三呢?”
陈策:“陈伯的大儿子小命叫狗大,小儿子狗二,这捡回来的就叫狗三了。大家都说,贱命好养活。”
“捡回来的?一个巫漓奴隶要许多钱呢。”胡临风家真买过巫漓奴隶,知道的清楚。
陈策:“是啊,但是小狗三当年太小了,从巫漓到平陵这么远,他路上就生病了,在奴隶市场的时候病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