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请假风波二
赵广胜因为打马球一举成名,在书院里面都快成了风云人物。
赵广胜历来都是众人的焦点,对于这些变化根本都没放在心上。
“胜哥儿,你娘真好,竟然会主动给你请假。”潘家乐羡慕的坐在赵家的马车上面,他晚上想去赵家混饭吃,想打听一下赵广胜是不是真的要请假呀?
“那是,我娘说领着我们去庄子上面收麦子。你还没见过吧?你要不要也去?”赵广胜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但对于母亲主动提出来给自己请假的事儿,内心之中还是有点儿骄傲。
潘家乐很是向往,点了点头,又赶紧摇了摇头。
“我就不去了,上次我考了一个倒数第一,我要是再不好好学习,我爹怕是又要动手了。”潘家乐是家里的老小,上面有两个嫡亲的兄长。尤其是长兄,学了爹那一手极好的养马手艺,甚至是比爹都强。
家里面对他的要求不高,可上次他竟然考了一个倒数第一,简直把潘大人的脸都给丢完了。
蒋先生本来都想着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反正书院也不指望他能够考个秀才和举人回来。
但,最后赵广胜那挑衅的模样,彻底把他给惹恼了。别以为得到皇上的嘉奖了,他就可以在书院里面横行无忌。
赵广胜自然不清楚就因为自己最后那眼神,惹得蒋先生内心对他更是不满。
等到赵广胜领着潘家乐下了马车,也看到蒋先生从一亮青棚小车上面下来。蒋先生看到对面那宽敞舒适的马车,冷哼一声。
“骄奢淫逸。”嘀咕了一句。
赵广胜和潘家乐对上先生,自然只有打招呼的份儿。听到蒋先生过来找国公爷的,潘家乐差一点儿没蹦出来。
这先生也忒小心眼儿了吧,他们都已经给先生道歉了啊。
赵熙朗听说赵广胜的先生上门了,还以为是儿子又在书院惹事儿了。
到了门前就看到站在门前相对而立的儿子和先生,两人之间的气氛说不上好。
“蒋先生来了?可是犬子在学院里面惹了什么事儿?”赵广胜领着赵广源在书院里面和别人打架的事情,他也在妻子口中听说了。
但这段时间,儿子变化太大,以至于让他都忘记儿子是个被先生时常告状的主儿。
“蒋先生快快请进,咱们进去说。”此时的他,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老父亲一般,望子成龙。儿子在学院里面一点儿小事儿,到了父亲眼中都是无比巨大。
先生的话,更是堪比圣旨一般恐怖的存在。
“不了,我今天过来就是想要问问,这个请假条可是真的?”赵广胜以往有过逃学的经历,说不上课就不上了,简直把他们书院当成自家后花园。
若不是国公爷每次见到他们这些先生都无比的客气,还有看在国公府每年那一大笔的银钱。蒋先生才懒得上门呢。
赵熙朗微微一愣,请假条?有这种东西,狐疑的接过面前的纸张,看到上面娟秀的字迹才反应过来。
这件事儿夫人给他说过,说是想要带着孩子去庄子上面搞什么体验生活。想要孩子感受一下农人的辛苦,感受一下粒粒皆辛苦,让几个孩子感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昨天夫人说的时候,他其实不过是想着可有可无。可,刚才和曲先生交谈,曲先生却是无比赞同夫人的做法。
“这件事情夫人同我商议过,我觉得夫人的提议甚好也就同意了。现在咱们要不里面细谈?”
赵熙朗躬身想要迎着蒋先生进门。
蒋先生微微一愣,以往自己每次过来,赵广胜都少不了一顿毒打,这一次这个请假条竟然是国公爷同意的?!
“我就不进去了,书院里面还有事情。国公爷到底是何事,您不是最是重视孩子的学业么?”蒋先生也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
赵熙朗说起来也是觉得不太好意思,毕竟夫人的话对他这个不是人间疾苦,又是刚刚去了一趟边关见识到了芸芸众生才有用处,对于学院这些学院派怕是有点儿不太够看。
“家中孩儿都养的娇贵,倒是没了先祖的血性和见识了。夫人提议带着几个孩子去庄子上面干几天农活,这叫什么体验课,让孩子们都知道我们家现在的富贵日子来之不易。”
蒋先生听了之后,狐疑的目光在国公爷和赵广胜之间来回游移。
书院里面也有富家子弟,可他们读书也很用功呀。不过,既然国公爷都赞同,他一个学院的老夫子,也就不多嘴了。
“既然国公爷已经知悉,那看来是老夫多事儿了。”说罢,一甩袖子直接转身上了马车。
不过就是得了皇上的嘉奖,都已经不把书院给放在眼里了。他倒要看看,荣国公夫妻两人能把儿子给培养成什么样?
学院里面现在盛传赵广胜颇有祖父之风,他到要好好看看是不是真的颇有祖父之风了。
“哎,蒋先生进去喝杯茶再走。”赵熙朗急忙想要拦着蒋先生,可惜的是蒋先生已经上了马车吩咐人赶车走了。
赵广胜看着蒋先生连个好脸都不给父亲,低声喊了一声:“父亲。”
赵熙朗对着蒋先生的马车屁股,皱了皱眉头。这个蒋先生以往每次来,他都没想过其他的。可,现在明显是先生对儿子抱有偏见啊。
回过头就看到儿子那忐忑的目光,对着儿子露出一个笑容。
“没事儿,书院里面也不是只有一个蒋先生。不过,若是在书院里面蒋先生故意难为你,你也不要忍着。”
这段时间长子的成长真的是让他无比惊喜,儿子在武学和人情世故上面,好像是一通百通一般;还有自己每次从衙门回来,次子都到自己跟前主动的哇哇的背书,然后再嘿哈,嘿哈的给自己展示他白天学了什么武艺。
多少武将边关的梦想,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他当时对这个想法还嗤之以鼻,可这段时间却越来越感受到,孩子不光是打骂管吃管喝就行,以及他们成长带来的快乐。
妻子总说她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三观正确,身体健康就行。但,他看来,孩子能够三观正确这一点儿在富贵人家都已经是很难达到。
尤其是按照妻子的说法,其实赵广胜是一个对自己很苛刻的人。而且,还特别卷。
他习武,一个招式练不好,就要使劲儿练,当天哪怕是不睡觉也要把这个招式学好。
赵熙朗对于这个现状,又是心疼,又是欣慰。
尤其是儿子比他幸运,遇到一个好母亲。
因此对于母亲明里暗里说妻子躲懒,杨氏把府里管的乱七八糟,现在竟然连着她的食材都不如以往新鲜了。连着她用的水,都是普通的井水,别说洗脸了,就是泡茶都不如以往好喝。
他都给挡回去了,在边关见识过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士兵,见过随时随地直接埋灶做饭,见过背靠着背就睡觉的士兵,对于母亲的一些要求他觉得也是可以适当的降低一下标准。
国公府现在入不敷出,妻子十多年如一日的维持着国公府的运转,那是妻子的本事还有两个大舅子的帮衬。若不然,怕是他们荣国公府和京城一些勋贵之家没什么区别,怕是都要依靠典当过日了。
母亲现在还想要维持以往的体面,那是不可能。若是想要维持她生活条件不变,可以,自己拿出钱财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