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小道消息
“再来一杯!
杜萍摇晃着杯子,已经喝了不少,小老头儿红着脸,眼神都有点儿迷离,明显已经醉了。
“还喝啊?
黄丽英想劝,却被端着菜进来的李爱华给拦下了。
“老杜这是高兴呢,愿意喝就让他喝,老郄,我记得天亮过年的时候,给你带了瓶泸州老窖,今天不得贡献出来啊?
郄国良笑道:“贡献,必须贡献,老杜,你们有口福,爱华,把酒拿来,今天,不醉不归!
酒杯倒满,就连不喝酒的李爱华和黄丽英也被吴月华拉着坐下,每人倒了一点儿。
“咱们……一起举杯!
郄国良起身,脸色通红,也不知道是因为喝了酒,还是因为激动。
“总得祝点儿什么吧?
吴月华说道。
郄国良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压不住。
“就祝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几只酒杯碰在一起。
“越来越好!
杜萍喝得有点儿急了,酒刚滑过喉咙便剧烈的咳嗽起来。
“看你,急什么啊!
黄丽英连忙帮着捶打后背顺气。
杜萍刚把气喘匀,等抬起头的时候,众人才发现,他早已经泪流满面。
“老杜,你这是……
郄国良说着,没来由的一阵心酸,声音也变得哽咽。
看到他们两人落泪,其他人的心里也像是被人狠狠地攥了一把。
就在刚刚,李天明突然带着靳小琪登门。
等说明来意,几个人都被惊呆了。
国家要恢复高考了!
虽然这个消息还没正式公布,但却是从李天明的口中说出来了。
郄国良他们都知道,李天明有特殊渠道,能提前接触一些小道消息。
比如……
之前李天明突然莫名其妙的将村里的钱,分到了社员们的手里。
然后没过多久……
现在,李天明说国家有意要重启暂停10年的高考。
这个消息就算没有十分准,恐怕也有**分了。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国家的高端人才,郄国良等人自然更加清楚,知识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像现在这种通过推荐上大学的选材方式,虽然可以保证**上的先进性,但是对于人才选拔而言,简直……
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出身,**背景,
成了一个人能否接受高等教育的评判标准文化基础反而变得无关紧要。
“荒唐太荒唐了!”
吴月华提起这件事又管不住自己的嘴了。
“老吴小点儿声吧!”
李爱华劝了一句。
“我为什么要小点儿声?”
吴月华也没少喝。
“这里是李家台子要是在这里我都不能痛痛快快的说几句活着也太憋屈了。”
之所以选择回李家台子养老就是因为吴月华觉得在这个小村子过得舒心畅快。
见吴月华还要说话孙嘉璐连忙提醒。
“月华别给天明惹祸!”
呃……
吴月华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再开口。
李天明前段时间有多难他们都是亲眼看到过的。
可即便如此李天明还是在不遗余力的保护他们。
“你们说……天明临走的时候
尽量不要外传。
“国家要恢复高考对很多人都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可天明只带了靳小琪过来村里明明还有那么多……”
孙嘉璐的话只说到一半他不想恶意去揣测李天明但李天明的做法让他很不理解。
“老孙你想说什么?觉得天明自私只顾着自家人?”
孙嘉璐连连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搞不懂!”
郄国良道:“这有什么不懂的消息还没正式公布也就是说上面的意见还不统一要是太多人知道了一旦宣扬开上面……会很被动的。”
有些话即便是小范围也不方便讨论。
比如……
老人家!
那一位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发展。
如果真的像李天明说的那样要重新出山恢复工作的话对全国的科技工作者都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所以说听天明的尽量别外传等到可以对外公布的时候我想……也还来得及!”
郄国良理解孙嘉璐的心情他不过是想尽可能多的让李家台子的年轻人或者说是那些来插队的知青有机会走出去。
“是我太想当然了!”
孙嘉璐不禁苦笑。
“不说这个了总之是值得庆祝的好事来喝酒!”
郄国良又端起了酒杯。
岔开话题气氛顿时又变得热闹了。
与此同时在李天明家里。
牛建邦正满脸激动的抚摸着崭新的高中课本。
“我说的话,记住了吗?”
李天明对牛建邦这个反应,一点儿都不奇怪。
他们这些知青在农村生活了这么多年,当初那点响应伟大领袖号召,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情,早就随着几次秋收消磨干净了。
都想着回城,早点儿离开这个鬼地方。
就算是在李家台子,同样在厂里上班,每个月拿着工资,可回城的念头依旧强烈。
但是,招工、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太少了,就算是有,也基本上轮不到他们。
现在李天明说,国家准备恢复高考,原本已经认命的牛建邦也不可避免的动起了心思。
难怪李天明之前让他没事多看看书。
“记……记住了!”
不外传!
虽然不理解,但既然李天明说了,他照办就是。
“可是,我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