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小说网
《清穿之皇后是个数据控》

50. 粮价暴涨

“从内务府挑人,”康熙的声音砸在龙纹柱上,反弹出嗡嗡回响,“从广储司、会计司到营造司,凡管过钱粮、懂算学的郎官,列个单子来。”

这个时候,还是家奴用着放心。尤其这一帮都是皇后选出来,能干的家奴。

他更加信任皇后的能力和眼光,不信任吏部。若是珠兰做了吏部尚书,定能以雷霆手段整顿朝纲!

俯身拾起地毯上的算盘,檀木珠子在掌心哗啦作响,“朕要的是能把算盘珠打出血的狠角色,不是去户部喝茶的!”

原来是皇帝发现了窝案,把户部从上到小直接给端了。

那也不能给这么大一颗能量结晶吧,这可是珠兰至今收到的最大的一颗了,比河工给的多多了,总不至于是世界都看这帮官僚不顺眼哦。

珠兰这边想着户部,朝中有六部来着,要是都端了···

她领旨起身,月白裙裾扫过满地奏折,其中一封急报正露出“米价暴涨”四字。

皇帝这么爱把奏折丢一地,珠兰腹诽,回到养心殿开始盘算人员和存粮。

“就他们了。”拂开垂落的珍珠帘,鎏金护甲划过名单上的红圈,忠诚度够90了。我的人就这么进了前朝,机会来的这样快。

等前朝官员被皇帝换一遍,五成七成都换成我的人,到时我也未尝不可摸一摸龙椅啊。只是这观察点还得从康熙身上薅,若是让他做了太上皇,不晓得还能不能薅。

当这批内务府官吏戴着新换的水晶顶子走进户部时,老吏们焚烧旧账本的青烟尚未散尽——那些在秦淮河畔流转了十年的糊涂账,终将在金算盘与铁腕下,露出本来面目。

米思瀚其实也不想这么干,他瞅着部堂新来的一群包衣官吏,想着白天吏部尚书皮笑肉不笑的死样子,恨不能现在就告老还乡。

他的名声已然臭了,他晓得。所有不守庙堂规矩的人,都是这个下场。本来户部跟吏部玩的好好的,户部跟江南也过的美美的,现在全没了。

不光是全没了,其他五个部堂都忙着自查、忙着告诫呢,就怕哪天地方上有个蠢材想出个聪明主意,让他们也跟着倒大霉。

不怕你动,就怕你不动,皇帝手下还有个粘杆处呢。一个个通往下头的秘密渠道,就这么在乾清宫成了透明的。

可惜这个组织,尚未渗透到位,这些消息珠兰共享不到。

不过没关系,江南的马佳氏与翻云会的消息也不慢几天。京里则有一群遍布各个行业的掌柜们盯着呢,但凡有个蛛丝马迹的,他们的消息更灵通。

至于其他几个方向,就暂时爱莫能助了。

要不是淮安非要动河道衙门,还想让京里找人顶着,米思瀚不会发动这种等级的自爆的。

就跟葛布喇大人没朋友是一个道理,他富察家以后也只能做坚定的皇党。

可若非索额图示警,他还不知道要大祸临头。

户部侍郎这俩孙贼,居然想把江苏淮安那边谋划将河道衙门一锅端的事儿,甩给他这个新来的尚书背着。若非如此,他也不能这么狠,直接就寻了个机会把户部的臭底子给皇上看。

这东西就一环套一环,要说之前咱们大清朝的官场是没有这么直白要人命的。可你河道衙门先不仁,不明不白把江苏的官儿就整死了,不能怪人家淮安反抗啊。

可你淮安的事儿,怎么能不自己背,拿着账本威胁京里的大员给你擦啊。

你们户部的烂事儿,我米思翰还一点没沾呢,就要稀里糊涂陪葬,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说到底,是靳大人太不地道了,才酿成京中大祸啊。

帮着搅拌水泥的靳大人使劲儿打喷嚏,被心裕拉一边去了,碍手碍脚的。

明珠来问米思翰时,他是犹豫了片刻的。

可他现在脑子里一团浆糊,就是想保命罢了,咱家里有世袭的旗缺儿,实没有必要在这儿跟他们这群亡命之徒去玩命啊。

户部这一群胆子太大,牵涉的人太多了,满朝文武又该开始人人自危了。

出事的是江苏,事发的是户部。可其他部堂,就干净?

户部的窝案是从顺治年间就开始操纵的,历经四大辅臣时期发展壮大,若是要查幕后主使,铁定是查鳌拜身上去,米思瀚一点儿都不想沾。

他看了看新手下,点了个王子腾出来,配合查验江苏的案子。这家伙是干事出头的,还是金陵人,说不定知道点什么,可以用一用看看成色。而且,只有他是皇帝钦点,从内务府调出来的。

不错,王子腾这次也从内务府出来了,升了官,做了户部江南清吏司的郎中,大权在握。他那一摊子琉璃经营大业,则被安排转给了老亲薛奋这位皇商全权负责。肥水不能流外人田,这薛奋正适合做他妹夫。

薛奋凭借告密之功,一举混上了内务府主事之职,还拿到了琉璃的全国经销权,更有一门上好的亲事落在头上,做梦都不敢这么美丽。

索额图向珠兰汇报此事时,珠兰还生心见了薛奋一面,嗯,挺普通一个少年,长得还行,气质有点瑟缩,还不如王子腾呢。

对于娘娘对薛奋更感兴趣,对王子腾被皇帝调走的事兴趣缺缺,索额图有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娘娘信任我啊,大事全权交给我办了。

珠兰这边呢,好消息是,新地图已全部解锁,观察点上限提升到900了。就是这事儿,太水到渠成了,没有成就感。这皇后做的,手下把问题都解决了,就光听好消息就成。

虽然对皇帝专门调离一个人,她有些疑惑。不过也无所谓,内务府离开谁都转。王子腾入了前朝,忠诚度不降反增,她不亏的。

皇上在忙碌之余,发现皇后黏糊他的时间越发长了。

她怎么就不做点正经事儿,那内库进了钱就出去,还空荡荡呢。康熙转念又一想,前朝沸反盈天的,珠兰虽然从来不提,定然也是心忧的。太皇太后病了这些日子,她也惶惶着,可不是要粘着朕了。

她啊,有点心事都藏起来,不愿给朕填麻烦,又忍不住想待在朕身边。她念着朕,朕也要管她,不可令她泥足深陷,当真为前朝勋贵彻底敌视。

其实是老太太彻底清醒了以后,不耐烦见那么多人,每日就帝后去了也是待一刻钟,珠兰只能拉着皇上刷观察点。

上限涨了,可不就相处时间也得涨。

那红楼梦的主要人物都没出生,现在的几位给不了多少点数。珠兰顶多找贾敏来玩耍,等闲也见不到别个。

为了观察点,还得保证红楼中的姻缘线不能歪。

所以老太太想让贾敏入宫这事儿,得搅合黄了,不然林黛玉可就来不了了咋办。而且,玉宁现在就走这一款儿文青味儿,两人也撞款儿了。珠兰身边有一个吟诗作赋的就行,她不太喜欢一样来倆这种。

关于太皇太后与史夫人密谈的内容,她已晓得了。这就是满宫都是高忠诚度包衣的好处,不容易有她不晓之事。

皇帝以为珠兰在忧虑流言,其实她在想林黛玉。

那林海,此刻在哪里?

算一算,明年有科举,这探花郎不晓得是不是他。

随着漕运断绝的时日见长,京中粮价飙升。珠兰手下的掌柜们把自家囤的平价米,都趁着价高的时候抛给了大粮商。数量之多,险些就把粮商们拉高的粮价给压下来。逼迫这些粮商,不得不找背后大金主拆兑现银。

索大人亲来寻了,让他们配合,那必须配合到位。要不是索大人偷着在内务府开了高炉请了传教士,给他们专门研究攻克新式海船的工艺,那船还影子都没有呢。都是给娘娘办事的,必须办到位。咱家的新式海船,头一回入海就是运粮食,一趟来回就够京城人吃十天半月的。

索额图盘算着火候,这帮粮商都是跳梁小丑,他要的是让后头的人浮出水面。

阿玛说得对,咱们不能没朋友,没朋友可自己找啊。

他寻思着,等米思翰那边的火候到了,还得往俩姐夫家里走一趟,炸吧,多炸点。

这一年的暑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九城百姓困在蒸腾的热浪里。

米市大街的粮铺前,百姓攥着碎银挤破门槛,眼看着斗米价格从五十文飙升至二两白银,惊得挑夫们把肩上的粮袋攥得更紧——昨日还能买三升米的钱,今日连半升都换不来了。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哭喊,一位抱着婴孩的妇人当场晕厥,怀中的糠饼滚落在地,被争抢米粮的脚踩成齑粉。

珠兰听着内务府的汇报,当“粮价已涨至平时五倍”的字句落入耳中,她腕间东珠发出清响。

乾清宫的金砖被晒得发烫,康熙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粮样筐。

霉变的糙米混着沙土滚了满地,与户部呈上来的“上等贡米”样本判若云泥。

“打开官仓!”他攥着密折的指节泛白,那上面写着通州粮仓的存粮十有八九已腐朽生虫,老鼠在粮囤里做窝的景象,比决堤的黄河更让人心惊。

当禁军撬开朝阳门粮仓的铜锁,扑面而来的霉味让校尉们纷纷掩鼻——只见粮囤上层铺着新米,底下全是发黑的陈谷,虫蛀的粮袋里甚至爬出了蜈蚣。

消息传到朝堂时,原本以证据不清,未酿成大祸之言辞为户部说情的官员们忽然噤声。库里的粮食,是底线。

那些曾质疑靳辅治河"靡费钱粮"的奏折,此刻还摆在案头,却再也无人敢递。此刻,再没有比户部贪腐,更加靡费钱粮的事儿了。

午门外的蝉鸣忽然变得刺耳,大臣们望着皇帝铁青的脸色,比漕运断绝更可怕的,是支撑江山的粮仓早已被蛀空。

突然,他抓起案上的玉镇纸狠命掷出,羊脂白玉砸在"清正廉明"的匾额上,碎成数段。飞溅的玉屑擦过梁九功脸颊,惊得这乾清宫总管太监扑通跪倒,额头磕出闷响,“万岁爷息怒...”

“息怒?百姓易子而食时,那些蛀虫在粮仓里养蜈蚣!”他猛地扯开龙袍领口,十二章纹在剧烈起伏的胸膛上扭曲。户部的胆子,怎么就能这么大。几个堂官,怎么就敢拉着整个部堂一起烂。后面,到底有谁!

粮商王老虎站在绸缎庄二楼,金算盘在掌心打得山响。他望着底下如蚁的人群,肥硕的手指抹过油光锃亮的下巴——昨夜从山西票号借来的十万两银子,此刻正变成一车车白米囤进地窖。

对街的米店老板缩在柜台后,望着空荡荡的米缸直搓手,却被王老虎的伙计用刀背敲着柜台:“敢私卖平价米,明儿就让你铺子关门!”

八抬大轿碾过米市街,轿帘缝隙里漏出的霉味让贵人皱眉。此刻衙役们正忙着张贴"严禁囤积"的告示,自己袖中却藏着山西送来的银票。

突然,轿身剧烈颠簸,原来是几个饿昏的百姓撞在轿杠上,管家隔着轿帘吼道:“拖开!再挡道送顺天府!”

贵人摆了摆手,终究什么也没说。

索额图站在对面隔壁二楼,往下一看就见到轿子上的徽了。还得是自己家姐夫,有这个敏感性。家里养的猎犬,叼走了主人家圈养的兔子,这事儿怎么办呢。

佟国纲用佩刀挑开通州粮仓的霉变粮囤,黑灰色的虫蛀米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他捏起一把混着蜈蚣残骸的秽物,皂靴狠狠碾过粮囤底部的青砖,碾出暗褐色的浆汁,“筛!把能吃的全筛出来,掺上麸皮熬粥!”

五百禁军手持竹筛进驻粮仓,筛网晃动的声响昼夜不停。阳光下,霉变米粒与沙土簌簌落下,合格的糙米堆成小山,由锦衣卫押送往九门施粥厂。

当第一锅麸米粥抬出城门时,等候的百姓疯了般扑向木桶,老妪的银发沾着粥糜,孩童捧着破碗的手在不停颤抖。

这招只能救命,可平抑不了粮价。

乾清宫

膳桌在烛火下泛着幽光,四对羊角宫灯将康熙与珠兰的影子投在雕花槅门上,仿佛两柄交叠的如意。

银镶玉箸刚夹起一片鹿肉,帝王忽然放下金筷,青瓷珐琅碗里的莲子羹晃出细浪,“今儿米市大街又涨了三成,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我的科学时代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少女的野犬 庶女摆烂日常 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非人类夫君 新搬来的邻居 女主她是地府关系户 港夜沉迷 星际第一动物园 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 园长!又来一批S级 任务又失败了 谁说我是明君!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