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双喜临门
“奇才!天纵奇才!”
当林鸿儒得知今年最优秀的文章竟是出自一个九岁稚童之手时更是忍不住连声赞叹。
他一生追求学问,更看重学问能否济世安民。
而六郎的这份试卷,让他看到了一个未来能真正匡扶社稷、造福黎民的栋梁之材!
他毫不犹豫地在卷首画下最醒目的圈,并在心中已暗暗下了决心:此子,无论如何,定要收归门下,悉心教导!
放榜之日,贡院外人山人海,喧嚣震天。
当长长的榜单展开,无数的目光都开始急切地搜寻自己的名字。
但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众学子也在关注宋家的四个儿子。
至于那些没有参加科举的,更是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宋家四子身上。
从一门四秀才到小三元,宋家可谓是风头无两。
倘若此番再中,那可是大渝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荣光了。
榜单放开的瞬间,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喊声:
“快看榜首!解元又是宋家六郎!”
“又是他?!九岁的解元!天啊!这真的是文曲星下凡吧。”
人群再次沸腾了!
而宋家人却早已低调地离开了现场。
宋家火锅店内,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围坐在桌边。
对于外人来说,宋家是一门四举人,但对于宋家来说,却是六个。
自打童生试以来,赵栓柱和王二虎便一直跟在宋远廷身边,对宋远廷来说,这俩小子早就算是半个儿子了。
不过王二虎能中举宋远廷还是挺意外的,这小子天资一般,又常常耍赖。
当初院试秀才都是险些落了榜。
万万没想到啊,在这最后的半年里,这傻小子竟也拼了命了。
虽说乡试依旧垫底,但到底也是中了举人。
对于宋远廷来说,这跟一家六个儿子都考上公务员了没什么区别。
“来,今天高兴,咱们多喝几杯。”
宋远廷让三郎拿出了最好的酒。
爷几个喝得畅快,四娘和温氏在旁边也看得热闹。
温氏和大郎的第二个孩子已经出生六个月了。
在四娘的悉心照顾下,嫂嫂和小侄子都十分健康。
但孩子到底小了些,因此没闹腾一会儿温氏便带着二宝先回去了。铁蛋儿不肯走,便留在店里与大人们一道。
小铁蛋儿今年已经三岁多了,或许是受家中的氛围影响,话还说得不清不楚的奶娃娃竟主动要求读书了。
大郎见儿子如此,心中当然高兴。他早已不是三年前的庄稼汉,对于养儿子这件事想法自然也与曾经不同了。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
宋远廷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几个儿子和早已视为半子的赵栓柱和王二虎,心中熨帖无比。
尤其是看到赵栓柱,这个当年沉默寡言、眼神里只有狠劲儿的少年,如今眉宇间沉淀着读书人的清朗与沉稳,举止间更添了从容。
宋远廷心中一动,想起了当初的承诺。而赵栓柱显然也记挂着同一件事。
赵栓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端起酒杯站起身,走到宋远廷面前。
喧闹的席间顿时安静了几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只见赵栓柱撩起衣袍下摆,竟在宋远廷面前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这动作让四娘心头猛地一跳,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脸颊“腾”地一下红透了。
四娘慌忙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恨不得把脸埋进面前的碗里。
“宋叔!”赵栓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却异常清晰坚定:
“栓柱能有今日,全赖宋叔收留教导,再造之恩,如同亲父!
当初您允诺,若栓柱有幸中举,便允我……允我求娶四娘。”
他顿了顿,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望向宋远廷,又飞快地扫了一眼羞得抬不起头的四娘,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深情与期盼。
“今日,栓柱幸不辱命,斗胆恳求宋叔,将四娘许配于我!
我赵栓柱在此立誓,此生定当竭尽全力,护她周全,敬她爱她,绝不负她分毫!恳请宋叔成全!”
一番话,情真意切,掷地有声。
席间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善意的哄笑和起哄声。
宋远廷看着跪在面前、眼神执拗的青年,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嫁女儿的不舍,更有得此佳婿的欣慰。
但他却忽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