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风疹
“咚咚——”
敲门声忽然响起。
阿楹有些迷茫地睁开双眼,听到了门外传来的妙菱的声音:“是我,姑姑。”
“进来。”阿楹一边扬声,一边从榻上起身,理了理微有些褶皱的衣裳。
方才看了会书,她便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阿楹往窗外看去,天色已经昏暗。
走进来的妙菱神色略显慌乱,她开门见山道:“姑姑,颐华宫那边出事了。”
听了这话,阿楹已然清醒了大半:“怎么回事?”
妙菱绷着脸,言简意赅:“太后用完晚膳后,身上出现了风疹的症状。”
阿楹倏地一怔,忙问:“陛下无事吧?”
妙菱摇头:“姑姑放心,陛下并无碍。如今太医们都被召去了颐华宫,正在检查太后入口之物,虽还未下定论,陛下却已经吩咐章公公将御膳房的人都送去宫正司审问了。”
阿楹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下,“我去瞧瞧。”
她觉得,问题十有八九不可能出现在御膳房里。
那么,唯一的变数莫不是姚观蕴?
可太后先前也尝过她做的糕点,并无异样,怎么今儿却出了事?
阿楹带着妙菱一路走到颐华宫,许是听闻了这边的动静,此时的颐华宫外已经站了好些人,有颐宁宫的几位太妃,也有永宁宫的霜玉、袁瑛。
见到阿楹和妙菱径直入殿,等候在外的人中忽有人问:“打哪来的宫女,就这般进去了?”
霜玉抬眼望向开口之人张太妃,这话还轮不到她来回答。
庄和太妃静静地接了话茬:“御前之人。”
张太妃神色仍有些忿忿,但环顾四周后,还是忍住了焦躁的情绪。
霜玉将她的小动作看在眼中。
张太妃入宫的晚,如今的年岁也还不到三十,曾一度得到先帝的专宠,风头直逼柳氏,诞下九皇子以后,她便母凭子贵,一路坐上了从二品充仪,离妃位仅差一步。若非先帝猝然崩逝,没准她也能当上妃位。
她生下的九皇子是先帝幼子,因而颇得先帝喜爱,可惜的是九皇子过于年幼,无力争夺储君之位。
先帝一直未立太子,或许有疼爱幼子的缘故。
张太妃自然是不甘心的,她不论年纪还是恩宠,都胜过屈氏太多太多,可最后偏偏屈氏的儿子成了新帝,将她尊为太后,将宫里的其他人包括她都狠狠地踩在脚底。
昔日匍匐在她脚下的人却在她面前耀武扬威,高高在上施舍起她来,她也配?
张太妃望向紧闭的门帘,眼中掠过一丝恨意。
风疹严重者也是能死人的。
殿内
门帘被悄无声息地掀起又被合上。
颐华宫守在门边的宫女认识阿楹和妙菱,皆都对此视而不见,默默低下头。
殿内被屏风隔成内外两屋,外边正中间站着姚观蕴,她锁着眉头,视线紧盯在屏风上,似乎试图看清里头的光景。
阿楹和妙菱一同走进来,她也不曾察觉。
待阿楹在姚观蕴身侧站定,扶晓正好从屏风后跨了出来,他的面色平静,叫人瞧不出此时的情绪。
然而视线一扫,看到阿楹时,他的眉宇间却泄出几分浅淡的笑意。
不用他多说,阿楹与他对视一眼,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不疾不徐地上前几步,停在扶晓面前,“陛下。”
扶晓微微点头,“无碍。”
亲眼见到他,阿楹心里也放心了许多。
回过神的姚观蕴见着这一幕,不禁抿唇急声:“陛下,太后殿下无恙吧?”
阿楹侧过身,几乎与扶晓同时看向她。
“太后无恙。”
比起扶晓,阿楹的目光温和得多,落在姚观蕴身上,也如烟般轻飘飘,很快散而不见。
姚观蕴却没由来地心神一凛,差点忘了回答扶晓的话。
“陛下恕罪。”她忙蹲身请罪,“都是臣女卖弄了,一时竟伤了太后殿下凤体。”
她将一切责任笼到了自己身上。
阿楹的视线在她身上转了一圈,姚观蕴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的袄裙,戴了一副白珍珠耳饰,整个人都被衬得很典雅持重。她折身下去,耳上的珍珠微晃,闪着温润的色泽。
她被教养得很规矩得体,举手投足的角度仿佛都恰到好处,堪称贵女的典范。
是阿楹羡慕的,也是求而不得的模样。
她微微敛起眼眸,将眼中的情绪压入心底。
身侧,扶晓的声音响起:“往后凡太后入口之物,都先交由医女查验一番。”
他没对姚观蕴的话表示什么,而是对太后身边伺候的嬷嬷吩咐一句。
单是这句话,就足以让姚观蕴羞得无地自容。
她死死咬着唇瓣,面上染上绯色。
扶晓将她的神情变化看在眼中,世家贵女大多自傲且敏感,容不得被人说上两句,什么话听到她们耳中,都能转换成好几种意思。
和先帝后宫里的那些贵女出身的嫔妃们,无甚不同。
扶晓心里疑惑,他真的不明白太后到底喜欢她什么。
与这样的人相处,太后不会觉得熟悉又别扭吗?
***
从颐华宫回到勤政殿时,已经月上枝头。
宫门已经落锁,姚观蕴今夜再次歇在了宫中。
颐华宫太后得了风疹一事并无传出去,因而落在外人眼中,便深觉姚观蕴得太后看重。
一家欢喜一家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