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解密
次日,辛渊跟蔡画直接从归云寺出发了。
萧定坤道:“现在拦住人还来得及。”
丽妃从侧屋出来,昨日的愁容散去,即使陪着皇帝抄了一晚上的经书,也不觉得疲惫。
“我不能一辈子将画画困在归云寺,她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只要知道她平安就好。”
她将抄写的经书放到萧定坤伏案的方桌上:“臣妾为陛下抄好了。”
萧定坤睨着那一摞端庄字迹的小楷,没有动。
丽妃往前推了下,道:“臣妾跟陛下的心是一样的。”
萧定坤沉吟片刻将那些经书收了过来,起身从后面柜子拿出来一个火盆。
金盆底部腻着一层黑灰。
两人静静注视着燃烧经书的金盆。
皇帝道:“你说这些经书有用吗?”
丽妃道:“陛下心诚,自是有用。”
火光在皇帝的眼中渐渐熄灭,他弯起的嘴角带着自嘲的笑意。
该如何说这个有用呢,是他能看到自己的歉意,还是能减轻心中的罪过。
皇帝未和大部队回宫,两驾马车去了衡京附近的叫槐安县下的村庄,一同去的还有丽妃。
路途较远,到达槐安时接近晌午。
太监和丫鬟在远处等着,丽妃搀扶着皇帝向两间茅草屋走去。
皇帝走不远就要停下喘两口气:“老了。”
丽妃笑了下,温柔的眼神像是在抚平皇帝脸上的沟壑:“陛下只是最近太操劳国事了,还是要以身体为重。”
皇帝搭在丽妃掌心上的手拍了拍,迈步向前:“朕的两个儿子若是有你一半懂朕,朕就欣慰了,朕多在位一天,他们肩上的担子少在一天。”
丽妃向来清楚皇帝的难处。
丽妃潋去眸中的湿意。
屋子里提前洒扫得很干净,陈设与其他村民的家别无二致。
丽妃搬了个四腿小凳子让皇帝坐,皇帝却不坐,挽袖子走到锅灶旁:“朕今日来给你露两手。”
“好,那臣妾可要好好尝尝陛下的手艺。”
皇帝将柴丢进灶里,弄得满屋子烟,火都没有点燃,还引得暗卫来察看是不是发生了危险的事。
丽妃拍手称笑,皇帝才让出点火添柴的任务。
丽妃也很久碰这些东西了,好在记忆深刻。
旁边捆得整整齐齐的柴火,被丽妃放进有条不紊的放进灶里,火也旺了起来。
皇帝踢了下柴火,将他踢散了,好让丽妃拿取方便些:“你说我们若真做了寻常夫妻,砍柴的活我做得来吗?”
丽妃回头,望着懊恼的皇帝,与皇帝相视一笑。
吃过饭,两人搬了小板凳在院子里闲坐,院子里的草木被打理得茂盛,充满了生命力。
萧定坤摇着扇子,指着那些摇摆的草木道:“如果可以,朕宁愿叫些萧花萧草。”
叫什么定坤啊,被天上的压着,被地上的天压着,压了一辈子。
丽妃拍了拍皇帝的手,握紧了。
直到西边的云霞飘起,丽妃才不得不催促皇帝皇帝回宫。
辛渊和蔡画在晚上到了黄岚郡。
蔡画腹诽了一路,臭太监非要绕路来这个地方,她倒要看看这地方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
进了杨柳楼,蔡画就原谅了辛渊。
三层高楼开在黄岚郡的核心地位,即使是过了饭点的晚上,楼内还是人满为患,人来人往的大堂,传菜的、点菜的、吃饭的、划拳的,在食物香气的刺激中愈演愈烈。
这黄岚郡当真是好风采,大皇子从外地借粮帮灾民渡过灾民渡过了旱季。
这杨柳楼底子足,一点儿没受影响,还在此期间为灾民施粥。
蔡画饱吸了一口,望着辛渊的眼睛亮晶晶的。
辛渊浅笑了下,蔡画明白他的意思,从钱袋子里拿出一片金叶子给小二。
辛渊道:“一间包房。”
“哟,”小二脸上浮起歉意,“咱们这包房全都定出去了,排到后面两个月了,对不住了客官,不过咱们大堂的桌位还是可以排队的,也相当不错。”小二还指了指热闹的大堂。
辛渊从钱袋子里夹出两片金叶子:“一间包房。”
小二嘴角一咧,将金叶子一并收了去:“好嘞,客官两位!三楼雅间,里边请!”
小二高喊时,便有人带着辛渊和蔡画往上面去了。
蔡画跟着辛渊,见识了不少金叶子的好处,已见怪不怪了。
比起热闹的一楼,三楼静得犹如仙境。
杨柳楼临江而建,几面都围着高大繁茂的杨柳,
三楼房间有个五六间,都是沿着楼边建一圈,每间房都可以俯瞰黄岚郡的过桥江。
蔡画向楼下望去,阵风吹来,杨楼飘荡,好像杨柳楼跟着那些柳枝飘起来了一样。
要蔡画说,这楼哪里都好,就是上菜太慢,前一个菜吃得差不多了,后一个菜才上上来,导致桌子上都没有盘齐整的菜。
辛渊没动几下筷子,全都进了蔡画的肚子里。
蔡画一看到吃的,什么都注意不到了,吃得差不多了,才想起要先为主子添菜。
蔡画吃饱了,觉得还是少了点儿什么。
“酒!”
来这里怎么能不喝酒呢!
“想喝酒?”辛渊撩起眼皮道。
蔡画点头:“就上次那个酒,酸酸甜甜的,真好喝,不过应该很贵……”
辛渊道:“楼下一条街外,有一家卖伏汁酒的,你去买回来吧。”
“好。”蔡画喜上眉梢,他吩咐她买酒,她习惯性地在辛渊面前摊开两手。
辛渊手间的折扇轻轻在蔡画手上一敲:“钱袋子不是在你那吗?”
对了,路上买了几个大肉包后,一直都放在她这里,没有拿回去。
蔡画捂紧钱袋子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辛渊就看到蔡画出现在了楼底下,待看不到她的身影的时候,辛渊叫来了堂倌。
因楼上的都是贵客,安排的都是有经验老堂倌。
堂倌道:“客官,您这边需要点什么?”
“不用,”辛渊折扇指了下身边的椅子,“我外地慕名而来的,听说你们这出了个妃子?”
堂倌没有动作,道:“哟,客官,这不必听说,是确有其事啊,当今皇上的丽妃以前就是咱们酒楼的舞技,我们杨柳楼靠水有树,可是块绝佳的风水宝地呢!”
辛渊道:“是吗,那吃了这顿饭可一定要沾沾你们的灵气,不过,我还听说咱们这杨柳楼以前叫百花楼吗?”
堂倌一听忙说:“客官,咱们以前是叫百花楼,不过也只是做些歌舞生意,因沾了当今圣上的光改名叫杨柳楼,只卖些酒菜。”
这都是六年前的事情了,百花楼一面又想沾皇上的光,一面又不能掉皇上的价,才改了方向。
“我听说当今皇上的丽妃是从这出去的?”
堂倌笑了起来,一脸识货的表情:“丽妃以前在百花楼是弹曲唱歌的,有一晚晚上游江,红粉衣裙,珠玉之音,吸引了皇上的注意,有幸入了皇上的眼,跟着皇上进宫去了!”
堂倌脸上露出回忆向往的神色,仿佛那晚如何公子佳人他是亲眼瞧见的。
这说辞估计真假参半,美好是要渲染的,事实是要掩盖的。
辛渊没了耐心,干脆叫堂倌把老板叫过来。
堂倌道:“客官,我们小店的老板做了十几年生意了,这些都是老板亲眼所见告诉我们的。”
意思是老板来了,也只会告诉辛渊这个。
辛渊推过去一片金叶子,道:“你只管叫来就是。”
堂倌大嘴一笑,将其收到怀里,道:“客官,我们老板平时不见客,您稍等,我去将人请过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