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鱼塘丰收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地里的秋芝麻开始成熟了。
对于杏花村的男女老少来说,这绝对是个丰收的好季节。
今年风调雨顺,芝麻粒大饱满,每亩地收的芝麻都有200斤左右,这能不让村民们笑开颜么。
周晴家那块芝麻地,也获得了丰收。
不过,当村里的村民都拿着自己家的芝麻去榨油的时候,周晴却选择了把芝麻运到镇上的粮站,换成了菜籽榨油。
说到炒菜,那菜籽榨油非常香,芝麻油适合凉拌,菜籽油才最适合炒炖煮。
村里那些劳动力足够多的家庭,开出来的荒地多达十几亩二十亩,正常都是□□亩,最少的也有三四亩。
比如狗蛋家,狗蛋爸不干活,狗蛋妈一个人坚持开荒,就这,都开了三亩多地,这是村里开荒最少的了。
周晴知道,真正的丰收,就要来临了。
她要赶在中秋节那两天,销售鱼塘里的鱼。
经过了半年的人工养殖,鱼塘里二三月份孵化的那批小鱼已经长大了,该捞捕出来卖了。
这天傍晚,收完芝麻,周晴和她爸一起站在鱼塘边拉家常。
“二丫,中秋节那天,正好是凤头镇逢集的日子,你就在那天就集市上卖鱼呗!”看着鱼塘里游来游去的成群的鲫鱼,周根民说。
周晴抿嘴一笑“爸,那么多的鱼,咱们家又没有车子,咋往集市上运送啊!”
“实在不行,咱们全家一起出动呗!”周根民现在对这个女儿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支持。
“爸,不用全家一起出动,你让小雷一个来帮我就可以了。”
“小雷一个,能够吗?”
周晴用手捡起一枚石子,扔在了鱼塘里,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爸,这点鱼,根本不用上街,在家里就卖了。”
见她爸一脸的愕然,周晴笑道:“爸,你想想看,今年秋收,我们村里谁家不是丰收呢!有粮食吃,有油吃之后,首先就是想有肉吃。爸,你没看见最近逢集的时候,村里很多人家都去割肉回来吃了么。”
“那倒是,连隔壁狗蛋家都开始包肉饺子吃了!”周根民连连点头。
“爸,肉不稀罕,鱼肯定是稀罕的,再加上过节,谁家不想吃个新鲜呢!所以,我赌村里人肯定会来买鱼的。”
周晴一番话,说得周根民连连点头。
“爸,还有几天就是中秋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家中秋节要捞鱼卖鱼的消息,给放出去,让他们来买。”
“那,要怎么样放消息呢?”周根民思索道:“干脆,我挨家挨户就告诉吧!”
周晴微微一笑:“爸,不用,让我妈出去,找村里那几个最爱八卦,最爱管闲事的婶子大娘们去拉拉家常,把这事说了,就足够了。挨家挨户说,倒显得我们求人买一样!”
“丫头,咱们卖鱼挣钱的,可不是求人买的么?”周根民不解。
周晴缓缓道:“求着人买,就会显得东西太贱,摆出一幅不愁卖的姿态,东西才会更好卖呢!”
周根民点了点头:“成,爸都听你的!”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秋节。
这天,周晴起了个大早,然后立刻把周雷从被窝里揪出来,让他快点洗脸刷牙,好去鱼塘里捞鱼去。
“别忘了留几条大的拿回来,我们自己家烧了吃!”见姐弟两出门,汤兰英忙叫。
“知道了妈!”周晴回了一声,就带着弟弟去了后园的鱼塘。
来到鱼塘,周雷就开始撒网,因为鱼塘的水差不多有一个人深,所以周雷个子虽然高大,却也没办法去鱼塘里打鱼。
第一网下去,就网上来十来尾一斤左右的大鲫鱼,另外还有不少小鱼和半大的鲫鱼。
周雷把那些半大的鱼和小鱼重新扔回了鱼塘里,把网里的十来条大鱼倒进了带来的大红盆里,然后接着撒网。
这时候,已经有村民陆陆续续地来到了鱼塘边。
第一个开口买鱼的,是陈刚他妈。
陈刚妈掏出五块钱:“二丫,给我四条鱼!”
周晴急忙给她称了四条。
这时候,周雷一网又网上来不少大鱼,陈刚妈就笑道:“二丫,你们家今年可是发了,这比种芝麻要挣钱多了!”
周晴笑了笑:“哪里,陈大婶,你们家的芝麻也挺挣钱的!”
然后,就是村里支书的老婆来了:“二丫,给我也拿四条鱼!”
周晴立刻就忙了起来。
随着太阳越升越高,来买鱼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了。
周根喜正在责任田地忙着,想着女儿今天要卖鱼,实在不放心,就放下锄头,跑回了自家菜园。
远远里,他看见村民们排着长队去买鱼,一颗心才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到了快中午的时候,买鱼的村民还剩下四五个,可是,不管周雷撒了多少网,网里都再也见不到一条大鲫鱼了。
周晴有些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婶子大娘们,鱼没有了!”
村民们都说:“哎呦真可惜,二丫啊,那你这池塘里剩下的小鱼,大概多久能长大啊?”
“过年吧——”周晴想了想,现在离过年还有三个多月,半大的小鱼到时候就该长大了。
村民们这才纷纷离去。
这时候,汤兰英和周根民还有周星都来到了池塘边。
“二丫,一共卖了多少条?”周根民问。
周晴用手捶了捶有些发酸的腰:“不知道,刚才我卖鱼卖得急,也忘了边卖边数了。”
“二姐,刚才咱们一共卖了一百三十一条鱼,我一直在数的。”
汤兰英又问:“一共买了多少钱?”
周晴将钞票数了数:“妈,今天一共挣了一百零三块八,我们自己家留了四条,上午三丫又送给爷爷奶奶四条,不然肯定能超过一百一十块。”
周根民欣慰地笑了。
汤兰英则惊喜得眼泪都快流了下来,一百块,一百块啊!她们家里这辈子也没有过一百块的现金啊!
周晴数了一百块钱,塞给了母亲:“妈,这钱你先拿着,给我们全家置办新衣裳,剩下的十块钱钱,我留着以后看着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