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 67 章
卯时三刻,铜漏滴水声混着更鼓声在宫墙间回荡。
太极殿前的青铜仙鹤香炉吞吐着冷雾,氤氲中,三百六十盏长明灯将金砖地照得泛着幽光。
高成毅摩挲着龙椅扶手上的螭纹,玄色龙袍在穿堂风里泛起暗浪,金冠东珠随着他微微起伏的胸膛轻轻摇晃。
“有事早奏 ——” 司礼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寂静。
当 “彻查科举、开设武举” 的旨意掷落玉阶时,阶下群臣的袍角突然凝固成冰雕。
礼部尚书的象牙笏板 “当啷” 坠地,孔雀翎剧烈颤抖着扫过青砖:“陛下!太祖爷立科举为根本,一百年根基岂可动摇?江南十万举子正在进京路上,此刻生变,恐酿……”
“恐酿民变?” 宁王高成焕摇着折扇踱出班列,蟒纹玉带扣在晨光里流转冷芒,“武夫乱国古已有之,当年安禄山……” 他话音未落,武将班列中突然传来闷哼,镇远大将军裴烈铁手套紧握成拳,铁甲缝隙渗出的血珠滴在青砖上。
高成毅猛地起身,龙袍扫过案上堆积的军报:“雁门关守将赵承嗣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尸骨被狼骑挂在城头示众!此刻说武夫无用?”
他的目光如淬毒箭矢,扫过宁王身后几位亲王骤然苍白的脸,“若科举清白,为何有人连夜转移三年前的试卷?”
监察御史陆明远跪在御史台档案室的霉味里,烛泪滴在万历二十三年秋闱卷宗上。
他颤抖着展开状元郎周文远的策论,朱砂批语 “经世奇才” 旁,墨迹竟泛着诡异的蓝紫色 —— 那是掺了明矾水的防伪标记,此刻却在月光下扭曲成狰狞的鬼脸。
窗外竹影摇晃间,他瞥见瓦当上闪过一截玄色衣角,待追至天井,只余半枚沾着香灰的玉珏。
三日后寅时,陆府冲天火光惊破夜空。救火兵丁从废墟里拖出浑身焦黑的书童,怀中却死死抱着半截烧焦的账本。
消息传入乾清宫时,高成毅正将密探送来的漕运账册摔在龙案上,宣纸裂开的纹路恰似北疆防线的缺口:“连御史台都敢烧,幕后黑手……” 他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染红了先帝御赐的玉佩。
坤宁宫内,谢依云将银针浸入茶盏,针尖瞬间发黑。
宫女小春跪在满地碎瓷间,额头磕出血痕:“礼部侍郎的马车昨日停在盐商会馆整整两个时辰…… 那个寒门士子,有人说在城西乱葬岗见过相似的尸体。”
她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夜枭凄厉的啼叫,惊得谢依云手中丝帕飘然落地,帕上绣着的并蒂莲被烛火映成血色。
与此同时,京郊翠云山庄的密室里,十八盏牛油灯将墙面照得恍如白昼。
首辅陈世昌转动机关,暗格里缓缓升起檀木匣,露出一叠泛黄的密信。“陆明远的人已经查到当年主考官的外甥。”
户部侍郎用袖口擦去额角冷汗,“再拖下去,我们……”
陈世昌抚着山羊胡轻笑,火光照得他脸上的刀疤扭曲如蜈蚣:“明日早朝,就用‘动摇国本’做刀,逼陛下……” 他突然收声,目光死死盯着密信末尾的朱砂手印 —— 那是宁王独有的标记。
第二日早朝,三百道奏章如潮水般淹没丹墀。
“科举舞弊动摇民心!”“武举一开必生乱象!” 此起彼伏的谏言中,高成毅忽然剧烈摇晃,扶住龙椅的手指深深掐进螭纹。
就在此时,八百里加急军报穿透云层 —— 漠北王庭新获二十万铁骑,先锋已至居庸关外三十里!
死寂中,高成毅缓缓扯下龙冠,露出额间冷汗浸透的碎发。
他抓起案上染血的军报,任由朱批在风中翻飞:“诸位卿家可知,赵承嗣将军临终前写了什么?”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惊得梁上燕群扑棱而起,“‘朝中无人,军中无粮,臣死不瞑目!’”
龙袍猎猎作响间,他将玉玺重重砸在 “彻查科举” 的诏书末尾,鲜红印泥顺着诏书边缘蜿蜒,宛如一道新添的伤口。
暮色漫过御花园时,高成毅独自坐在流杯亭。
谢依云提着宫灯走来,见他正对着棋盘发呆 —— 白子在中央聚成孤岛,黑子却从四角层层围困。
“陛下在想棋局,还是时局?” 她将暖炉放在他膝上,却触到一片冰凉。
高成毅突然握住她的手,指腹的茧子蹭过她掌心的朱砂痣:“依云,若这盘棋注定满盘皆输……”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沉闷的梆子声,十二下,惊起寒鸦无数。
暮色如墨,渐渐浸染整个后宫。
郑王府,鎏金兽炉飘出袅袅苏合香,却掩不住空气中刺鼻的脂粉味。
柳太妃慵懒地倚在湘妃竹榻上,指尖捏着一支翡翠护甲,轻轻拨弄着案头的金丝雀笼。
“谢依云不过是仗着陛下一时宠爱,竟敢插手朝堂之事?” 她朱唇轻启,眼中闪过一抹阴鸷。
“太妃娘娘说得是,” 李昭容赶忙凑上前,手中团扇轻晃动,“她一介妇人,竟在科举改革上指手画脚,分明是不把藩王们放在眼里。”
“哼,” 柳太妃冷笑一声,笼中的金丝雀被惊得扑棱棱乱飞,“既然她想出头,那我们便让她知道,后宫可不是她能肆意妄为的地方。”
她转头看向贴身侍女,“去联系礼部的张大人,就说…… 就说科举乃祖宗定下的规矩,岂是能随意更改的?让他联合朝中大臣,在朝堂上给陛下施压。”
夜色渐深,后宫的宫灯次第亮起,宛如一条蜿蜒的火龙。
而在这华丽的表象之下,一场阴谋正悄然滋生。
次日,京城街头便出现了不少流言蜚语。
“听说陛下要改科举,这不是乱了祖宗家法吗?”
“是啊,这一改,天下的读书人可怎么办?”
茶馆里、酒肆中,人们议论纷纷,这些言论如同一颗颗石子,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层层涟漪。
文华殿内,烛火通明。
高成毅紧皱眉头,手中握着一叠厚厚的卷宗,神色凝重。
“这些都是御史台近日查到的科举舞弊证据?” 他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火。
“回陛下,正是。” 监察御史陆明远跪在地上,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自派人彻查科举以来,我们发现了诸多弊端。有的考官收受考生贿赂,公然卖官鬻爵;有的试题在考试前便已泄露,那些世家子弟借此高中;更有甚者,选拔标准单一,只看重文章辞藻,而忽略了治国安邦的真才实学。”
高成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