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求情
“四十二!”
鞭声再次响起,裴不澈的脊背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模样,血肉模糊中隐约可见森白的肩胛骨。
双臂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裴不澈整个人向前扑倒,又在即将触地的瞬间用肘部硬生生撑着。
“裴不澈!”
额头上的血顺着脸颊滑落,孟红檐看着承明帝,声音颤抖:“陛下,四十鞭已足够惩戒,再打下去会出人命的。”
承明帝微微侧头看向刑部尚书:“爱卿以为如何?”
刑部尚书额头渗出冷汗,拱手道:“陛下,按我朝律法,七十鞭已是极刑。淮陵王殿下如今受了四十二鞭,加上代妻受过的十鞭,合计还有三十八鞭。若继续行刑,恐怕……”
“恐怕什么?”承明帝冷冷打断:“朕记得当年先帝在位时,镇北将军通敌叛国,受了一百鞭才咽气。淮陵王乃我大邺镇军大将军,难道连八十鞭都受不住?”
殿内众臣闻言皆变色。
舒望津上前一步道:“陛下圣明。淮陵王殿下统领二十五万北境军,若连这点责罚都承受不了,如何担得起掌五城兵马和守卫边疆的重任?”
“舒望津!”殷寄真转头,眼中怒火更甚:“你——”
“继续。”没等殷寄真说话,承明帝一挥手示意金吾卫。
裴不澈的身体无法保持跪姿,整个人伏在地上。若不是背部还有起伏,鞭子抽在肉上引起一阵抽搐,孟红檐都要觉得他快死了。
喉咙间的腥甜再也压制不住,“哇”的一声,孟红檐竟呕出血来,点点殷红溅落在冰冷的金砖上。
“小阿檐!”
殷寄真上前,一把拉开金吾卫,扶着孟红檐站起来。
孟红檐搀住殷寄真的手,借了把力气,又对着承明帝道:“陛下,千罪万错加身,若要皮破肉烂,孟红檐皆甘之如饴。只求陛下放过殿下,今日所行之事,乃孟红檐心甘情愿。”
“孟红檐!”承明帝拍案而起,抄起案上的茶杯砸过去,瓷器碎裂的声音格外刺耳:“你以为朕是在同你讨价还价么?”
孟红檐挣脱殷寄真的搀扶,踉跄着跪行两步,她以额触地,道:“臣妾不敢。”
“舒爱卿,你来告诉她裴不澈犯了何等大罪。”
“孟娘子。”舒望津理了理绯色官服,声音像毒蛇吐信:“淮陵王殿下因私废公,杀了两位朝廷命官,若陛下不严惩殿下,难道是要草菅人命?”
“放屁!”殷寄真眼疾手快地抽出了身旁金吾卫的佩剑,如银蛇出洞。剑尖抵住舒望津的咽喉时,满殿金吾卫的刀鞘才刚发出碰撞声。
“殷寄真,你要造反不成?”承明帝睨她一眼。
殷寄真正欲开口辩解,一个苍老却洪亮的声音穿透了大殿:
“陛下!老臣有要事禀报!”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殿门。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龙头拐杖,在两名小太监的搀扶下快步走入。他身着紫色官服,胸前绣着仙鹤补子,正是孟红檐的祖父。
承明帝眉头一皱,显然没料到孟老太傅会突然出现。
他勉强挤出笑容:“孟老太傅怎么来了?朕记得你近日告病在家。”
孟老太傅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扫过殿外血泊中的裴不澈和满脸是血的孙女,眼中是藏不住的痛色。
他深吸一口气,向承明帝深深一揖:“老臣听闻陛下在太极殿议事,特来请安。”
承明帝冷哼:“老太傅来得正好。你的好孙女擅击登闻鼓,惊扰圣驾,朕正依法处置。”
孟老太傅缓步上前,在路过孟红檐身边时,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说话。他走到御阶前,再次行礼:“陛下,老臣教导无方,孙女鲁莽冲撞圣驾,老臣愿代其受罚。”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承明帝脸色更加难看:“孟老太傅,你乃三朝元老,朕的老师,怎可代孙女受刑?”
“陛下,”孟老太傅拄着拐杖,慢悠悠走上来,问道:“老臣斗胆问一句,淮陵王所犯何罪,要受如此重刑?”
承明帝眯起眼睛:“淮陵王谋害朝廷命官,证据确凿。”
“哦?”孟老太傅捋了捋雪白的胡须:“不知是朝中哪位大人审理此案?三司可已会审?”
刑部尚书额头冒汗,上前一步:“回老太傅,此案尚在调查中,三司还未……”
“那就是说,”孟老太傅缓缓道:“淮陵王殿下尚未定罪?”
舒望津道:“淮陵王擅杀朝廷命官,证据确凿,难道还要三司会审才能定罪?”
孟老太傅的龙头拐杖在地砖上轻轻一顿,发出清脆声响。
“陛下。”老太傅苍老的声音不疾不徐:“先帝在时,曾立下规矩:凡亲王犯案,须经三司会审,陛下亲裁,方可定罪。如今淮陵王身受鞭刑,却连个正式审讯都没有,这……未免太将律法作儿戏了。”
老太傅话刚说完,舒望津冷笑一声:“老太傅莫不是老糊涂了?此案证据确凿,还需要审什么?”
孟老太傅浑浊的眼睛转了转,道:“舒大人此言差矣。我虽已老,却还记得我大邺律法。即便是平民百姓,也有申辩之权。淮陵王乃陛下亲封的镇军大将军,统领北境二十五万大军,若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受刑,如何服众啊?”
孟红檐趁机爬到裴不澈身边,手指探向他的鼻息。
还好,还有气。
她抬头时,正对上祖父意味深长的目光。
欲加之罪,满朝文武不是不知其中深意,承明帝只是想借这个由头挫一挫裴不澈的锐气。有道是雷霆雨露皆为君恩,也没人想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触皇帝的霉头。
承明帝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太傅是在质疑朕的决断?”
“老臣不敢。”孟老太傅躬身道:“只是想起先帝在世时常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老臣也记得陛下初登大宝时,老臣曾教导陛下《尚书》有云:‘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不知陛下可还记得?”(1)
承明帝有些恼怒,但又不得不按捺。孟老太傅不仅是三朝元老,更是他的启蒙老师,在朝中德高望重。他勉强道:“朕自然记得。”
“那老臣斗胆再问。”孟老太傅步步紧逼:“若淮陵王殿下真有不轨之心,为何会孤身入宫,毫不设防?若他真有谋害苏大人之意,以殿下的手段,为何能让人找到证据?这岂非自寻死路?”
承明帝一时语塞。舒望津见状急忙插话:“太傅大人,淮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