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会亲家
几年没见面了,肯定有说不完的话,这个时候过去打扰,确实不太合适。
反应过来,李学军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这个当大伯的,居然还没有侄子想得周到。
“对,是得让小琪和她爸妈说说话!
说着又坐了回去。
“大伯,一直没顾得上问,天和、天敬的工作咋样了?
说起两个儿子的工作,李学军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都安排好了,天明,真是多亏了你!
两个二十郎当岁的半大小子,整天在街面上闲逛,都成李学军的一块心病了。
天敬还好,天和从小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一直这么下去,李学军真怕天和学坏。
本来已经和严巧珍商量好了,实在不行就让他们两个下乡,走走孙福满的关系,看看能不能给安排到李家台子。
别的事孙福满不敢管,这点小事总不能还推辞吧!
万没想到,孙福满为了安抚李天明,居然直接抛出了两个岗位。
如今天和被安排到了连铸车间,天敬因为能写会画,直接被厂办要了去。
这下问题都解决了,李学军和严巧珍总算是松了口气。
“您说这话是拿我当外人啊?
李学军闻言表情微怔,笑着摆了摆手:“行,我不说了,往后让他们哥俩再谢你!
接着又问起了晚上这顿饭是怎么安排的。
席面已经定下了,由他和严巧珍出面陪着靳小琪的父母,可这次靳小琪的哥哥也一起来了,要是同辈人太少的话,倒显得他们李家不够重视。
“把天会两口子叫上,还有天满、天和、天敬,大莲两口子……
“大莲就算了,孩子太小,没人照顾可不行,我给棉纺厂打个电话,把长宁叫过来!
大莲和孙长宁如今也是儿女双全,大儿子孙思南3岁了,小女儿媛媛是今年生的,全都离不开人。
“听您的!我去找天满他们打个招呼,下班别走,全都去招待所集合!
与此同时,招待所这边,靳小琪和靳母好不容易才止住了眼泪。
靳家虽然也免不了重男轻女,但并不像宋晓雨的娘家那样,所有的好处都让宋晓军一个人全占了。
对待几个孩子,靳父靳母还是能尽量把一碗水端平。
按照规定,每家只能留一个孩子,靳立桐是中专毕业,直接分配了工作,已经能帮着家里分担了,只是这样一来,剩下的几个儿女就只能去农村插队。
靳小琪的二哥和大姐刚到岁数就去了西疆的生产建设兵团。
那个时候靳小琪的年纪还小靳父靳母费尽心思想要把小女儿留在身边当时也曾动了靳母提前退休让靳小琪去顶岗的念头。
可一旦这么做家里的收入锐减生活压力就太大了。
恰好当时靳立桐的媳妇怀孕日常开支越来越大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但是让小女儿下乡两口子又实在舍不得。
任凭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轮番来家里做工作两口子也始终不肯松口到最后甚至连靳父单位的领导都出面了。
如果继续留在杭州靳父的工作都会受影响。
靳小琪眼见留城无望便瞒着父母填了申请表。
“小琪都是爸妈没本事让你受苦了!”
说到受苦……
靳小琪自从到了李家台子还真没受太多的苦。
除了农忙的时候要上工劳作之外余下的时间……
一开始在养殖场当饲养员后来又被安排在电风扇厂做质检员。
而且这些年地里的农活靳小琪也早就适应了。
“妈我在村里真的挺好的!”
上工赚工分上班赚钱不但能养活自己每个月还能往家里寄一笔钱帮着父母分担养家的压力。
第一次收到小女儿寄来的钱靳父靳母被吓了一跳要不是工作太忙脱不开身怕是早就过来了。
后来在信里得知靳小琪插队的地方就是上过报纸的李家台子他们才放下了悬着的心。
可即便如此夫妻两个还是免不了时时挂念着小女儿。
“小琪你真的想好了?”
尽管知道现在说这话已经晚了但靳父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他倒是没有瞧不起女婿是个农民的意思可一旦靳小琪在这边安家落户以后怕是真的再没有机会回杭州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家政策
杭州和海城相隔一千多公里以后想要见小女儿一面怕是都不容易了。
“爸现在还说这个做什么?已经定下的事哪能说改就改的!”
对天亮这个未婚夫靳小琪还是非常满意的。
两人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天亮就赶着回部队了但靳小琪自问看人还是很准的。
唉……
靳父叹了口气:“你想好就行
,往后不在爸妈身边,照顾好自己,有事就给家里写信!”
说着说着,靳父也感觉心头泛起酸涩。
靳小琪见状,同样是一阵默然。
“爸,妈,大哥,你们先休息吧,等晚上天明哥说要给你们接风!”
听靳小琪提起李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