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回京
第一百四十七章回京
杨越点头:“有劳秦将军。后续我也会同大人们弄完即墨的事情离开。”
很快,秦峰说的守军也如约而至,这次是从最近的府城调过来的,足足有三千人之多。
人多了,直接“鬼见愁”暗礁区、盐田后侧及浅滩防线都布上岗哨,等确认风雷军再无偷袭可能。
杨越才转身与户部尚书、宋景汇合,着手盐田收尾事宜。
“鬼见愁虽这次帮助了我们,带我还是感觉险得很。”
杨越对着宋景铺开的图纸,指尖点在暗礁区的位置。
“退潮时礁石露尖,涨潮又被淹没,若不加固,往后渔民行船怕是会撞上,盐田也少了道天然屏障。”
宋景之前就考虑这个事情了。
这会儿听到杨越这么说直接从袖中掏出一卷泛黄的《河防要略》,翻到“堤岸修筑”篇。
“我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带人研究了一下,咱们可以用夯土混合碎石,分层夯实,再在外侧铺一层浸过沥青的竹席。”
“既能防潮水冲刷,又能标记暗礁范围。这会儿估计匠人已在准备材料,明日便可动工。”
杨越没想到这么快,他立即拱手行礼。
次日清晨,胶河口便响起夯土声。
由宋景亲自督工,匠人用木夯将“鬼见愁”暗礁外围的泥土砸得紧实。
甚至他们还每夯三层便铺一层碎石,再浇上熬热的沥青,竹席裹在外侧,牢牢贴住堤壁。
完全杜绝了任何一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
杨越虽然对这帮不上什么忙,但是也没闲着。
他就帮着搬运碎石,经系统强化的体魄对于杨越来说,即使扛着百斤重的石袋也能面不改色。
这直接引得匠人连连赞叹:“杨大人这身力气当真是少见!”
等防护堤初见雏形,宋景又带着匠人去调整晒盐池。
此前为赶工期,晒盐池的坡度略陡,盐卤流淌过快,部分区域结晶不均。
“改。”
宋景将木尺调了调,毫不犹豫的开口。
“就按这个坡度来,每尺退三分,让盐卤能在池里多留会儿,暴晒后结晶才匀。”
匠人立即掏出石匠锤,沿着石灰线敲掉多余的土块、。
杨越蹲在一旁,伸手摸了摸刚修整好的池壁,忽然转头对宋景笑道。
“还记得我上月初来的时候,这池子还是坑坑洼洼的,连个正经边都没有,如今在宋大人的带领下,倒像模像样了。”
宋景也笑:“都是众人拾柴。你守着防住了风雷军,匠人们才敢安心细作,这盐田才能成。”
也就这样,往后半月,胶河工地上总少不了两道身影。
杨越扛着碎石袋从堤岸那边过来,春桃就在旁边连忙从食篮里掏出两个热窝头,递过去。
“大人,歇会儿吃点吧,再忙也得垫垫肚子。”
杨越伸手去接,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春桃脸颊瞬间红透,转身就往灶房跑,只留下一句“大人慢吃”。
账房的竹帘也总在辰时准时掀开。
夏荷坐在木桌后,面前摊着账本。
她总会是时不时的抬头往工地望了望,正撞见春桃递完窝头往回走,两人目光对上,又都飞快地移开。
就这样,因为每个人的努力,大家终于把盐田全部修缮好了。
宋景捧着一捧盐走过来,给杨越看。
“你瞧,咱们成了,这盐比大乾的官盐还细,煮菜时放一点就够鲜。”
户部尚书也踱过来,语气里满是松快。
“成了!盐仓里刚称过,头批盐就有五百斤,往后胶东的盐往京里运,大雍的盐荒总算能解了。”
杨越看着两个年过半百的人高兴的样子,也跟着笑。
之后他们回京的日期定在了三日后。
杨越觉的自己也应该吧自己的事情处理了,于是趁着夜色找春桃谈话。
彼时春桃刚收拾完灶房,手里还攥着块没绣完的帕子,见杨越来,连忙迎上去。
“公子,您找我?”
“明日我便要回京了。”
杨越开门见山,语气带着几分郑重。
“那晚之事,我一定对你有责任的,若你愿意,便随我一同回京,往后我定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