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病倒了
李承乾不在乎人言可畏,却不能无视生物体的疼痛。推杯换盏之间,牵扯出背后鞭伤,不多时他一身衣裳被汗水浸透。这个时代,极重仪容,眼下李承乾的狼狈,半点体面都不剩下。
李世民看了眼左侧下首位置的李承乾,东宫的诛心之言让他如鲠在喉,他是存心要李承乾在人前难堪。
眼下看来,长孙无忌说的对,李承乾不在乎,李承乾的脸,平静的如太液池的湖水,除了刑伤磋磨下,脸上病态的惨白,再看不出任何异样。
“太子身体不适,不若早些回去歇着吧!”
那真是太好了,李承乾扶着桌案起身,向座上的父亲行了礼:“谢陛下体谅,臣告退!”
礼毕,李承乾转身退出殿外。
就这么走了,李世民张了张嘴,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承乾出去。
殿内气氛十分诡异,可皇帝跟太子对阵,众大臣不会傻到去掺和。
吃了几杯酒,身体温度渐渐上来,甬道不时吹来阵阵凉风,十分舒爽。
苏氏还没睡下,看到李承乾回来,她赶忙迎了上去:“妾身让宫人备了热汤,殿下沐浴过后,也好早些安寝。象儿已经睡下,妾身让人小心看护着,殿下安心。”
李承乾点点头,哄着苏氏回丽正殿就寝,他才回显德殿换下身上潮湿的衣裳,清洗了伤口换过药,趴回榻上,不多时就昏沉睡过去了。
太极殿的早朝,像极了高中的课堂,李承乾夜间没休息好,几次差点儿被催眠了。
李承乾满脑子的生无可恋,父亲的太子真不是人当的,让他穿回来,为什么不穿到贞观元年,他直接不当这太子。
按照这样的剧情发展,以父亲对他的厌烦,留在长安的可能性不大,十二岁及冠之后去封地做个王爷,实在是太爽了。
熬完了早朝,马不停蹄回东宫用了早膳,又换了身衣裳到两仪殿,李承乾被折腾的有些身心俱疲。
魏征负责门下省诸多事务,不可能像张玄素那样事无巨细的授课,他将头一日晚上的备课交给李承乾,圈画出范围,写一篇策论出来。
李承乾大略扫了一眼,翻译过来就是:根据上述材料,提取其中有效信息,确定立意,完成一篇五百到六百字的议论文。身体不舒服,李承乾只想速战速决。
“魏师傅,是不是我写完了就可以走了?”
魏征猛的一抬头,下意识去看殿内计时的漏刻,一脸懵逼状。
“这么快的吗?半刻钟时间都不到,不说写,抄也抄也抄不完啊!”
李承乾见魏征误会了,忙解释道:“我才把师傅的备课看完,我的意思是,我早点写完,是不是就能早点走?”
“写完了是可以走,不过……”
魏征示意李承乾去看座上的皇帝,这事儿他说了不算,皇帝说了算。
李承乾回过神来,大半日没和领导说一句话,都下意识忽略了领导的存在。
“陛下,臣早些写完,是不是就可以早些离开?”
李世民抬眸扫了眼李承乾,只见李承乾面色发白,嘴唇干裂起皮,脖颈处和背心都被汗水浸透,脸上更是汗雨如下,知道李承乾带伤被扣在这里不好受。
“若是胡写搪塞,就把书案搬到殿外跪着写。”
李承乾道:“臣谨遵陛下教诲。”
轮回做了七世读书人,一世英年早逝,四世进士及第,还有两世教书先生。这还不算二十一世纪,初中到高中六年议论文生涯,以及大学本硕期间,后续体制内工作写的论文。
写一篇议论文,对李承乾而言,实在是太简单了。甚至,要是不想动脑子,他可以搬一篇类似的专家文章,凝练成文言文版的交差。
脊背上热痛愈发的厉害,五月天热气温高,伤口被纱布包裹,被衣料捂住,极容易化脓。
伤口感染,这个时代要命的存在,李承乾不觉加快了落笔的速度,他得尽快回去,褪了这身厚重的衣裳。
三刻钟写完一篇议论文,李承乾又仔细查了一遍,字迹有些潦草,魏征应该不会为难他,可领导惯会鸡蛋里挑骨头,保险起见,李承乾又换了一张宣纸,仔细抄录一遍。
大功告成,李承乾将草稿压在镇尺下,拿着抄录好的策论上前:“魏师傅,我写好了,您看看可行?”
魏征愣了片刻,这么快的吗?
李承乾看出魏征疑惑,并不觉得诧异,科举制度初期,应试教育还没发展起来。宋代科举制度彻底成型,应试教育飞速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各种考试一堆,应试教育更是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