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稀有奖励:【鱼香肉丝】(62k二合一
第181章稀有奖励:【鱼香肉丝】(6.2k二合一)
周砚脚步一顿,这支线任务倒是被他给忘了。
不过这影响力结算中是什么意思?
还在结算《四川烹饪》杂志发行的后劲?
所谓影响力,就是看传到哪了吧。
算起来,这新一期发行三天了,估摸着该买的都买了。
照理来说,今天不结算,明天应该也要结算。
也不知道奖励是什么,胃口被这么一吊,倒是有些期待。
周砚希望它能传播的广泛一点,给他爆个稀有度高一些的奖励,比如高端菜品啥的。
哪天去嘉州,他打算再买几本杂志回来。
这两天来店里吃饭的客人,看到菜单墙上放着的杂志,都忍不住手痒会去翻一翻,然后对着他一通夸夸。
别说,还挺爽。
因为杂志的缘故,这两天点跷脚牛肉的客人都增加了一些。
专业杂志背书,原本平平无奇的跷脚牛肉,似乎一下子显得高端上档次了。
六毛钱的价格,突然变得有些亲民。
甚至还有常吃跷脚牛肉的熟客,特意问周砚上了杂志会不会涨价的。
包涨的,不过肯定不是今年。
这六毛钱就能吃一碗跷脚牛肉的日子,过不了两年了。
“锅锅,你看我的弹珠。”周沫沫跑过来,献宝一样举起一颗玻璃弹珠,“秉文锅锅给我的他。”
“嗯,看着真漂亮。”周砚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小家伙的皮衣已经被赵嬢嬢换回了小花袄,帽子也在柜台后挂着。
那么好的衣服,要分场合穿,被她穿去玩梭梭板,很快就能在皮衣上开两道口子。
周砚换了身衣服出门跑步。
半道碰上刚出门的林志强,两人一路小跑闲聊。
“小周,下个星期一中午,你给我留两斤卤素菜嘛,我老婆带给她同事尝尝味道,特别是卤腐竹,给她留半斤。”林志强说道。
“没问题林叔,一定给你留着。”周砚笑着应道,孟姐要的货,肯定得给安排妥当。
“恭喜你上杂志啊,才二十岁就上行业杂志,未来可期啊。”林志强满是赞赏地看着周砚,“我第一回上报纸,都三十岁了。”
“林叔是靠技术创新登报见刊,拿的都是省级、国家级的大奖,跟我这种美食杂志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周砚笑着说道,“您啊,可太抬举我了。”
“有什么不一样,大家都是在各自行业里发光发热。”林志强摆手,正色道:“你把跷脚牛肉从一张破损的菜谱,完美复刻,还对工艺进行了升级改进,这不一样是技术创新。这文章写得真不错,让我们这些外行都能看得懂你的厉害之处。”
周砚听完老脸一红,当初现编的故事,从熟人嘴里夸出来,多少还是有点尴尬。
“可能你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你的履历啊,在行业里留下姓名,以后别人提起嘉州大厨,就绕不开苏稽周砚。”林志强笑着说道:“将来要是跷脚牛肉能走出苏稽,真如那文章所说,成为嘉州名菜,那业内提到这道菜,就会想起你,这才是这篇专访的含金量。”
周砚若有所思的点头,这般深层次的思量,确实是他没有考虑到的。
他一开始只是想上个杂志,给自己的小饭店打个广告,将来去嘉州也好有块敲门砖。
林志强话头一转:“对了,过两天有个大客户要来厂里考察,厂长让我负责接待,你说我带他吃点什么,能让他印象深刻,增强他的签约意愿?”
“林叔不是分管技术的吗?怎么还负责起接待了?”周砚有些意外。
“国外来的客户,二代华侨,厂里会英语的不多,厂长担心有交流障碍,级别不够又怕对方觉得怠慢,就让我来负责了。”林志强笑容中透着几分无奈,“我一个搞技术的,哪懂什么接待啊,但这事确实没人能顶,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哪国的华侨?祖籍又是哪的?”周砚问道。
“美国的,祖籍据说是杭城的。”林志强笑着说道:“厂长会让我接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安荷老家是浙省的,觉得我更能了解一些。”
周砚略一思索道:“很多华侨会保留一些生活习惯,周叔出国留过学,应该比我更清楚这点,那这位客户的口味偏向浙省的话,会相对清淡一些,你按着孟姐的口味来一般不会错。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尽量带他吃清淡一些的食物,免得对方不适应。”
“对方是商人,可以带他去拜拜乐山大佛,经商之人,很多都愿意拜一拜。甚至还可以跑一趟峨眉山,爬完一定让他印象深刻。”
“纺织厂的产品是一方面,把对方陪好、玩好,应该能让对方的签约意愿更强一些。”
林志强听完连连点头,“有道理,还是你考虑的周到。”
跑完一身汗回到饭店,周沫沫正坐在灯下画画,老周同志坐在一旁,手里拿着把蒲扇帮她赶蚊子,平日冷峻的脸上带着憨笑。
这两天的秋蚊子,寿元将尽,极其疯狂。
周砚睡眠质量这么好的人,昨晚硬是被咬醒了三回。
跟蚊子打了一宿,最后平手,它没吃饱,周砚也没睡好。
“画什么呢?”周砚走过去一看,画上是一辆小汽车,车边站着一个戴着帽子的长腿姑娘,旁边还有一个扎着双辫子,同样戴着帽子的小姑娘。
蜡笔作画,谈不上精致,但色彩搭的太漂亮了,碰撞出来的画面感,竟是这般鲜活。
周砚对画没什么鉴赏能力,但好不好看是一种感觉。
这画,他就觉得挺好看的。
“是语嫣姐姐吖。”周沫沫抬头看着他,笑眯眯道:“下回她来了,我就送给她。”
“你倒是小小年纪就知道礼尚往来了,明天我给你买个相框给它框起来送人。”周砚笑道,他已经能想到段语嫣看到这画会有多高兴。
“锅锅,瑶瑶姐姐还没有给你写信吗?”周沫沫大眼睛里满是期待,“我好想她啊,我们什么时候去山城看她呢?明天行不行?我画了两张画送给她呢。”
“明天可去不了,店里太忙了,咱们还没有去山城旅游的条件。”周砚笑着摇头,小家伙可真敢想,也真敢说。
再说了,他跟夏瑶只能算笔友,贸然跑到山城去见她,多少显得有点冒昧。
周砚想着,过两天去祭奠爷爷,顺道转到嘉州去买几本杂志,到时候给夏瑶寄一本。
林叔说的没错,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值得分享。
这比一天挣三百,说出去要让人觉得有水平和内涵一些。
“那她会来看我们吗?”周沫沫又问道。
“可能……会吧。”周砚的语气没那么确定。
夏瑶还在为明年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而烦恼,放了寒假肯定是要回杭城过年的,大四下学期忙着实习和找工作,更不可能来苏稽了。
“好的,那下次你给她写信的时候,要跟我说哦,我要把我的画给她。”周沫沫低头继续画画。
“好的。”周砚笑着应了一声,上楼拿衣服去洗澡。
……
“周坤坤,你还笑得落屋呢?我以为你打牌就能把肚皮打饱呢!”高翠花坐在堂屋里,斜眼看着进门来的丈夫。
“大晚上的吃枪药噻?”周坤坤愣了一下,进门先把桌上的盖子解开,看着盘子里中午剩下的半盘咸菜,叹了口气:“饭呢?吃桌子啊?”
“老子莫不是你家佣人吗?你出去打一天牌,回家就要干饭,你没长手还是没长脚嘛?你一天人丑嘴不甜,长得稀撇还没得钱,想的倒是美得很。”高翠花两手一叉腰,瞪着周坤坤道:
“你晓不晓得赵铁英她老公,给她买了两个金耳环,还是老凤祥!你说,我怎么就没这么好的命呢?我明明哪里都不比他差的嘛?”
周坤坤缩了缩脖子,嗫嗫道:“周老四的房子塌了都没钱修,怎么可能给他婆娘买金耳环嘛,你莫要听别人乱摆,我们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日子比啥子都重要!”
“锤子!劳资自己看到的!这么大个,把劳资眼睛都快闪瞎了!”高翠花一拍桌子,桌上的盘子都跳起半尺高。
门外传来动静,周亮亮和吴桂花走进门来,看了眼缩在一旁的周坤坤,咧嘴笑道:“老汉儿,打牌又输了?”
“你笑个铲铲!人家周砚煮个汤锅都上杂志封面了,你龟儿子煮了三年汤锅,一天卖不出去几碗,你说你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啥子?”高翠花目光一转,盯住了周亮亮,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几分:“马上又要到过年,你龟儿裤裆头有好多钱?借你的钱啥时候能还给我?别个都是一年比一年好,你呢?一年比一年老!”
周亮亮不笑了,求救的目光瞄了一眼身旁的媳妇。
吴桂花转身就走:“我去做饭啊!”
“妈,你说周砚上杂志?啥子杂志吗?他就开个小饭店,还能有这么凶?”周亮亮硬着头皮说道。
高翠花怒气汹汹道:“人家照片都印在上面,还能有假!说是啥子跷脚牛肉,就是把汤锅改了个名字,他们说生意好的批爆,一天能卖一百多碗。”
周亮亮点头道:“这个倒是真的,周杰他们现在也换了招牌,叫周记跷脚牛肉,六角钱一碗的跷脚牛肉,一天差不多要卖一百碗,另外还要卖一二十斤卤猪头肉。”
高翠花闻言眼睛都瞪圆了:“那要挣好多钱哦!”
“一天少说也是三十多块钱,一个月就是一千多,一年就是一万……”周亮亮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周坤坤惊道:“一年挣个万元户出来啊!卖个汤锅挣这么多啊!”
“周海和周杰一人分一半,那也是半个万元户啊。”周亮亮喃喃道,这账还真是不能细算。
“那周砚他们一家岂不是挣的更多!难怪又是金耳环,又是上海牌手表,做的新衣服,穿的新皮鞋!”高翠花气得牙痒痒,看着周亮亮问道:“你们现在卖汤锅又卖面条,一天能挣好多钱?”
“好点能挣六七块,撇点也有四五块,比以前是好多了。”周亮亮说道。
“怕是连周砚的零头都没得。”高翠花叹气,想到赵铁英今天那得意的嘴脸,越想越气。
周坤坤却是突然眼睛一亮:“周记跷脚牛肉!这招牌他们用得,我们也用得噻!她说跷脚牛肉是我们周村传承下来的名菜,我们还不是姓周!这名字一改,说不定客人就要往我们这里来。”
“有道理啊!”周亮亮闻言也是忍不住拍手,他不去纺织厂门口跟周砚打擂台,就在码头上好好摆摊。
跷脚牛肉听起来是比汤锅更特别一些。
周砚上了杂志,那就是出名了噻。
那他们就跟着沾沾光!
“要得!我们也改名!”高翠花同样两眼放光,“放开手脚干!你们要是忙不过来,我跟你老汉也来帮你们!到时候钱分我们一半就行!”
“好!我今天晚上就把招牌改了!”
……
川美,教室。
今天早上第一节是苏峻教授的课,邓虹和夏瑶、朱玉玉坐在中间的位置。
夏瑶正在认真听课,手里的钢笔在本子上刷刷写着笔记,一旁的朱玉玉也是听得十分认真。
邓虹瞅了眼正在写板书的苏老师,从书包里抽出一个油纸包,小心撕开封口,抽出了一本杂志。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自从四川烹饪创刊之后,她一期不落,今天上课前刚把第四期领了,还没来得及拆。
苏老师今天上的理论课,讲得挺好,就是有点无聊,她决定给自己找点乐子,看看大师们又分享什么做菜小妙招,还有川渝各地都有什么美食,下回去写生或者旅行,也能提前做做功课。
她已经和马星野约好了,放寒假后不急着回家,他们俩先出去旅行一趟,玩够了再各自回家过年。
离放假就剩一个多月,她得提前做做攻略,下周去厂里实习,可没学校那么清闲自在。
杂志封面一如既往地精美,彩印的封面,一只精美的青花瓷盆盛着一碗清澈的牛肉汤,粉嫩的牛肉、扬起一角的毛肚看着就很脆,晶莹的牛筋瞧着就软糯,旁边还配了一碟干辣椒面。
等等……
这牛肉汤看着怎么有点眼熟啊?
邓虹的眼睛都睁大了几分,看了眼身旁努力学习知识的姐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打扰,翻开杂志封面,很快找到了封面标注——跷脚牛肉。
“还真是跷脚牛肉!”邓虹手一颤,快速扫过目录,很快在四名揽胜栏目中找到了:
牛肉新吃法——苏稽跷脚牛肉……何志远(18)
邓虹的手微微颤抖,呼吸都随之加重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