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一摞手稿
“行啊,我倒是要听听什么事难住我们赵大厂长了。”知道他是想避开家里人谈公事,何雨柱点点头笑道。
“柱子哥,你就别寒碜我了,我算什么大厂长,我可是知道,你们在南边跟拖拉机厂合作的项目都比我这这个厂子大。”赵振华道。
“你的消息倒是灵通的很啊。”
“能不灵通么,前一阵子我都快跑断腿了。”说着话,两人就走到院子里,初夏的晚风吹散了白天的燥热。
赵振华递给何雨柱一支烟,帮他点上,自己也点了一支,深吸了一口,才缓缓开口:“柱子哥,不瞒你说,厂子里现在压力很大。”
“哦?遇上什么难题了?”何雨柱吐出一口烟,语气平淡。
“跟你这个老厂长我还真是有点张不开嘴!”赵振华叹了口气。
“那你倒是说还是不说?不说我可回去跟霞姨拉家常去了!”何雨柱道。
“说,说,你这还不让人感慨一下了,现在厂子遇到了技术问题,上头下了任务,要改进现在的越野车性能,特别是特殊路况的通过性上面,我们研究了很久,也在外面找了不少样车,最后我们发现舍近求远了,原来最厉害的就在家门口。”
“你们研究‘勇士’了?”
“对啊,我们傻乎乎的去外面找了一圈,回来才发现几年前东西就已经在送到面前了,我们都没注意。”
“不对啊,我记得当初‘勇士’我可是带过来百十辆呢。”
“哪里轮得到我们啊,都在部队,还有你也是的,把所有标都拿到了,我们还以为是进口货,就跑出去找。”
“这可不怪我,你也知道那几年的情况。”
“诶,最后还是有人送修,我们才发现配件上都有‘黄河’的名字,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
“不应该啊,让你们开发,就没送个样品过来?”
“送了啊,就是让看,部队都当宝贝舍不得给我们拆,还有你们的那些编码什么的都做得太隐秘了,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说说你们都去了哪了?”何雨柱笑道。
赵振华看向何雨柱,眼神里带着一点点幽怨,开口道:“我们组织了一个技术考察团,欧洲、北美都去了,最后听说北美AMC公司有套四轮驱动系统,然后我们就跑去了,结果”
“结果什么?”
“扑空了人家卖出去了,好几年前就卖出去了。”
“哈哈哈哈!”
“你还笑,他们说的那什么公司名我记不住,一长串英文名,可我知道应该就是你买的吧,因为我们的技术人员经过测试,发现‘勇士’用的技术已经超过AMC那套了,不过还带着AMC的影子。”赵振华笃定道。
“你说是就是吧,反正我是不会承认的。”何雨柱道。
“这还不算什么,你知道那些老美还搞了个什么事?”
“什么事?”这引起了何雨柱的兴趣。
“他们说技术专利没了,可他们还有设备和工程师,问我们要不要。”
“然后呢?”
“我们问了,价格高得离谱!简直就是抢钱!而且条件非常苛刻,只愿意卖成品或者散件组装。”赵振华声音提高了一些,显得有些激动。
“你倒是提醒我了,看来我得找人上门看他们说道说道了。”何雨柱冷声道。
“他们不能生产么?”赵振华疑惑道。
“你觉得呢?”
“原来是这样,还好我们没谈成,不然你还不得把我们也送上法庭!”
“那倒不至于,我们只会找根源,对了其他家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我觉得有,因为看起来都很像,这不是我主观的想法,而是我们技术人员评估出来的。”
“知道了,看来我的律师团队有的忙了。”何雨柱点点头。
“那柱子哥,我们能不能引进黄河的技术?”赵振华道。
“你们能出什么价码?”何雨柱反问。
“这”
“这样吧,反正我还要待几天,你回去商量商量,不过你可不要说黄河的老板来了。”
“明白,明白,我就当提前准备谈判资料了。”
何雨柱看着他的样子,笑了笑,接着道:“振华,于公,我是中国人,也希望国家的汽车工业能搞上去。于私,你叫我一声哥,霞姨待我如子侄,能帮的我一定会帮。”
“谢谢,柱子哥!”
可是何雨柱话锋一转,神色认真起来:“但是,具体怎么合作,还得按照正规的来,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设备引进、人员培训,甚至未来产品的市场定位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知道,虽然这边还是计划经济,可出去一圈我还是了解了一些的!”
“那就好,你放心,肯定不能像AMC那样只卖给你们零件,但具体以什么模式合作,需要组建专业的团队来详细评估和谈判,这件事,没那么快!”何雨柱道。
赵振华连忙点头:“我明白,我明白!柱子哥,只要你这边有得谈,那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厂里那边我去协调,上面我也会汇报,能满足的要求,我都会努力满足。”
“放心吧,不会太为难你们,当然我也不能让黄河吃亏对不对,黄河不是我一个人的。”
说完何雨柱拍了拍赵振华转身往屋里走,留下赵振华一个人思考那句,“黄河不是我一个人的!”
赵振华确实不太能理解,因为国有制企业所有的都是国家的,私有制企业在他的理解里可不就是企业老板的么?
当然,他现在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因为他至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且这曙光来自自己人,总比去求那些鼻孔朝天的外国公司要强得多。
何雨柱进了屋,又跟王红霞聊了一阵子,屋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然后何雨柱不顾王红霞的留客,带着何雨焱告辞离去,说是改天再过来。
王红霞也不硬留,赵振华开车送何雨柱哥俩回了招待所,其实就是想认个门。
回到家,王红霞问赵振华:“谈得怎么样?”
“妈,您说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哦,这还是我们意气风发的赵厂长么?”
“您就别挖苦我了,当初柱子哥当厂长,那真是想要什么就能搞出什么来,到了我这,真是迈一步都难。”
“你说这个啊,那你还真别抱怨,他干啥不拔尖?你要学的还多着呢!”
“是啊,以前我不够格,这次我要好好学习学习。”
“知道差距就好,但是有一样,你不许让你柱子哥为难,明白吗?”说到最后王红霞的脸上都是严肃之色。
“我懂,我要是敢为难柱子哥,我爸回来还不得拿皮带抽我。”赵振华道。
“你老子可抽不动你了!”王红霞感慨道。
“可还有我大哥呢!”
“知道就好,行了带着你媳妇和孩子回去吧。”
“妈您早点休息!”
“行了,走吧,孩子们都困了。”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给老方去了个电话,询问见面地点和时间。
老方只说让他等着就行了,然后何雨柱带着何雨焱又跑了一趟东单菜市场,拎着大包小包的回了招待所,一路上引来不少好奇的眼光,招待所又不能做饭。
到了十点多,还是那辆吉普车来接。
开车的还是老范,车子直接开到了东城一个安静胡同,然后老范带路进了一个一进小院。
老方已经在院里等着了,正拿着个小喷壶给几盆花草浇水,显得很是闲适。
“这地方您新弄的?”何雨柱道。
“是啊,现在政策不是放开了,正好我也有点闲钱,大院里面事太多,偶尔出来放松放松。”老方道。
“环境倒是不错,挺安静的。”
“那还是,不安静我买来干嘛。”
“您这家伙事都全吧?”
“全着呢,昨天让人准备了一下,不然还真白瞎了你的手艺了。”
“您老不会就让我们站门口吧。”
“你傻啊,拎着东西不放,快进屋里坐。”老方没好气道。
屋子收拾得干净利落,家具半新不旧,应该是买的时候就带着了。
放下东西何雨柱道:“我先去看看厨房。”
“行,缺啥你跟老范说,再去买。”
“好。”
何雨柱去厨房转了转,大差不差,回来后问道:“咱是中午就做,还是晚上?”
“中午随便吃点,咱爷俩聊聊,昨天没聊尽兴。”
“行,那中午就交给雨焱了。”
“哥,还做炸酱面?”
“你自己看着弄,弄点好克化的。”
“得嘞!”
等何雨焱出去,老方道:“这小子手艺学里几分?”
“这我也不知道,您就等着吃吧,反正差不了!”
“嗯,昨天你说的我回去也考虑了一下,你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要知道现在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国家迫切的想要提高我们的工业水平以应对未来。”
“方叔,我呢,昨天回去也想了想,写了点东西,您先看看。”何雨柱从兜里掏出一沓纸。
老方接过来,展开,一共五六页。
他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
纸上写的并非具体技术,而更像一份提纲式的“问询清单”和“需求分析”。
里面涉及了海陆空装备领域,问短板、技术瓶颈,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可能面临的障碍。
写的很克制,基本上都是大方向的,但指向性很明确,显然是在摸底盘底,探询合作的可能方向和边界。
老方看完,抬头看向何雨柱:“柱子,你这是什么意思?不会又走以前的路吧?你现在可不是以前了。”
何雨柱摇摇头笑着道:“方叔,您想多了,而且你说的那个速度太慢了。”
“什么意思?”老方不解。
“我打个比方,假如我弄一个最先进的飞机资料回来,你觉得国内就能造出来?”
“不能么?”老方道。
“不能,国内已经比外面落后几十年了,这个我已经验证过了。”
“你拿什么验证的?”
“直升机,没有工业基础就是造不出来。”何雨柱道。
老方沉默,何雨柱接着道:“而且我还告诉您,我那个直升机现在也就是比十年前的水平高一点,也就是比猴子国和白头鹰打仗的时候高一点,这样您就理解了吧?”
老方点点头,反问道:“差这么多么?”
“对,就差这么多,这还是我花大力气弄了一些设备后的结果。”
“你的意思是这些设备国内都没有。”
“没有。”何雨柱点头。
“那这些设备你能生产不?”
“方叔,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只是个商人,怎么跟人家一个国家比工业。”何雨柱笑了。
“所以你给我看着些的意思.”
“就是您想的,摸底,只有清楚缺什么,才能想办法不是么。”
“你有办法?”
“我不清楚,不过总比国内的办法多一点,当然摸了底您也不用告诉我。”
“明白了,整个的弄不出来,先做细的,是这个意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