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世民很失望
违抗老板的指示,顶多被炒鱿鱼。
无视领导的意志,一般被雪藏。
反抗皇帝的旨意,眼下李承乾的处境,被废不太可能,被打的死去活来可能性大大滴!
李承乾捧着诏书,打工人稳如老狗的心态,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晚间李象过来请安求贴贴,李承乾行动不便,被小家伙看出端倪。
“听宫人说翁翁午后来过,阿耶受罚了?”
李承乾脸上闪过些许尴尬,轻咳一声:“象儿,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看破不说破,才是聪明人,知道吗?”
李象似懂非懂点头,道:“儿听阿耶的,阿耶明日上朝,象儿就不打扰阿耶歇息了。”
李承乾揉揉李象鬓发,真是个来报恩的神仙孩子。
“受罚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你点破此事,为父虽有些难为情,可你是我的儿子,童言无忌,我不会怪你。然这世间不乏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之人。小人难防,你点破他的尴尬,要他失了面子,他过后必定千百倍报复,到时候吃亏就是你了。”
李象点点头,道:“儿明白了,谢阿耶教诲。”
身后的伤痛,一点点消磨他为数不多的精力,李承乾拍拍李象后脑勺,道:“早点回去歇着,下一次休沐,为父带你出去玩儿。”
送走李象,李承乾回到榻上趴着,一宿难眠,三更左右照常起身,洗漱更衣去承天门前候着上朝。
众大臣上前见礼,太子的脸色有些发白,昨日太极殿上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以皇帝的脾气,当庭不发作,过后肯定要出这口气。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三个昨天是见证者,凭借他们多年的从龙经验,太子能来上朝,皇帝绝对是手下留情了。
太极殿开朝,众大臣有序进殿,拜过皇帝过后各自归座,李承乾甫一落座,额间瞬间出了一头冷汗。
李世民瞥了一眼,只见李承乾不慌不忙取出帕子,擦拭掉汗水,脸上神色平静至极,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长孙无忌悄悄看了眼李承乾,换做从前,今日早朝多半见不到这位太子,如今这股子心性,较之从前可谓天壤之别。怪不得古人会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三四月份正值春耕,农桑之事为封建社会之国本,哪怕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粮食安全也是重中之重。
李承乾听了一早上,基本都是如何讨论劝课农桑,大一统王朝早期,土地兼并尚在萌芽之中,农民大多有田可耕,有地可种,朝廷还会分发粮种,老百姓的日子勉强尚可。
何谓勉强,一来封建社会生产力较低,仅靠人力和畜力,农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二来农业受限于自然灾害,哪怕是二十一世纪,农民颗粒无收的惨状都时有发生,何况是古代。三来没有农药化肥,农作物产量十分低下。
李承乾记得很清楚,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那时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中国农民普遍贫穷,辛苦种一年的地,长出来的麦穗不过一寸长短,六七月份稻子发灰发白长霉球,空壳率极高,断粮那是家常便饭。
这种情况,一直到**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化肥农药走入农村,麦子才有两寸长短的,稻谷病虫害和空壳率大幅度降低,许多人才勉强不至于断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人们开始思考农药化肥转基因是否对身体有害,农业生产向有机物农业无污染的方向走。
“太子想什么,这样入神?”
猛的被点名,李承乾回神过来,道:“回陛下,听诸公讨论农桑之事,感慨农桑不易,黎庶多艰。”
“太子可有高见?”
李承乾顿了一顿,高见倒是有,高科技含量的高产作物他拿不出来,但较为先进的农具可以有,二十世纪依靠畜力,最后被淘汰的那一批犁铧,算得上精耕细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巅峰,且能在这个时代被造出来,极大的推进这个时代的农业发展。
不过,将未来的东西带到过去,不知道会引起什么连锁反应。再说了,就算他愿意承担干预历史进程的因果,如何向父亲解释,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本朝可是有《**》作者,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个猛人,万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