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有福之人
李世民拍拍承乾的手,道:“说你一身反骨,也不是骂你,就是觉得你胆子大。朕有时再想,真把高明逼急了,高明会不会也走一趟玄武门。”
李承乾沉默良久,这话是能说的?
“大唐承于隋制,隋二世而亡,朕唯恐大唐重蹈覆辙,故常令大臣们写奏疏,列举隋亡的教训,却没有一篇策论分析,如高明这般全面。高明真的不想要什么赏赐吗?就一点也无所求?”
李承乾道:“太极殿上常听诸公论及隋亡,臣这篇论述,也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实在不敢冒领陛下赏赐。”
李世民笑道:“人以谦逊为美,高明也不要太过谦逊,那篇策论中许多切入点,都不是朝廷诸公提及过的,想必是我儿通读古今经义所得。”
李承乾顿了一顿,道:“不敢当陛下谬赞,臣其实并不善读书。”
李世民道:“凭高明如今文章见事的功底,这话说的,可是埋汰了一堆人。”
李承乾笑笑,商业吹,老熟悉了!
第一世他会认真,还会开心自己得到了父亲的肯定,现在可就拉到了。
“陛下一朝人才济济,臣不过萤烛之光,当不起陛下谬赞。”
李世民叹气,有才能,有手段,不求名利,不计较得失,挂心妻儿却也只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妻儿最好的一切,决不以私涉公。
李承乾这个兔崽子做臣属,当的起一句国之柱石,给人当儿子,简直能把当父亲的气死。
“你与朕血亲父子,却同朕这般生分?”
老板又来打感情牌,李承乾话锋一转,道:“吐蕃和谈,陛下预备如何处置?”
李世民眸子微眯,前朝大臣奉承他,都说吐蕃来降,将吐蕃放在藩属国的地位,实则大家心里都清楚,吐蕃与突厥不同,大唐与吐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不是宗主与藩属的关系。
“和亲!”
历史既定的事实,李承乾不由得一阵唏嘘。
和平建立在绝对的实力碾压,哪怕是二十一世纪拥有核武的中国,边境问题也屡出不穷,何况是古代中国。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现代化战争花钱如流水,古代的人海战,不仅花钱如流水,流血也如流水。
封建时代农耕社会,农业税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主体,青壮年劳动力是农耕的主体。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古来文人墨客,同情和亲公主的不在少数,但能用一个弱女子换来和平,减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一本万利的生意,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迟疑。
“高明觉得不妥吗?”
李承乾摇摇头,朝廷的国策,不会因为谁的怜悯之心被阻挡,除非他能保证吐蕃绝不进犯大唐边境,否则都是扯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大哥翻脸,一时间全民皆兵,基础的**铸造,火炮制造走遍大江南北,当时的公社还专门组织培训。
老大哥的威胁最后解除了,但技艺还在,人们将重点放在深山老林,此后所谓狼**,老虎**,熊**的事件也逐步开始减少,最后直接把这些曾经聚哮山林的猛兽干成了珍稀保护动物。
超越一个时代的产物,会不会改变未来历史轨迹,他们那一代人还会存在吗?他尽自己所能,用自己的知识建设这个时代,可不超越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从来都是他的底线。
这个路线……是去东宫的!
李承乾悚然,老板视察,凶多吉少!
“天色都这么晚了,臣送陛下回去吧!”
李世民道:“头有些疼,回去了也睡不着,高明陪为父说会儿话。”
李承乾叹气,祖传心脑血管疾病,半点不忌口,还是个工作狂,怪不得历史上只活了五十岁,二十一世纪那么发达的医院水平,很多人三四十岁都折在这上面了,这么看来,父亲也算是高寿了。
“陛下,您以后还是少吃些酒,北方人口味重,不利于修养身体,您又日理万机。照这个势头下去,等您上了年纪,头痛心悸,失眠不安会越来越厉害的。”
听到李承乾关心自己身体,李世民轻笑,不觉握紧了李承乾的手,李承乾下意识抽离开。
想到前日的尴尬,李世民掩住口鼻轻咳两声。
显德殿灯亮了,李象马不停蹄的往过赶,待到了院子,看到殿外侍立的张阿难,小孩儿脸瞬间抽到一起,皇祖来了,他又不能和父亲贴贴了!
来都来了,李象也不敢直接跑了,让人说父亲教子无方,只能硬着头皮在殿外向皇祖和父亲请安。
“臣出去看看。”
李承乾三步并作两步出了殿门,将李象抱在怀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