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捞富人的钱
多年写论文和工作报告的工作经验,李承乾很快将大纲罗列出来,开始着手论述。
李世民凑上前去,瞟了一眼:“别人写文章都是一气呵成,你这个写法倒是少见。”
牛马电脑前面码字,老板背后死亡凝视,饶是李承乾定力不俗,此刻整个身子也是僵的。
“谁教你的法子?”
李承乾大脑飞速运转,找背锅侠!
陆德明?
不行,陆德明是启蒙恩师,又是父亲十八学士之一,陆德明的行文风格,父亲多半知道。就是不知道,十八学士还有一堆活跃在朝堂,父亲一问就露馅了。
李纲?
不行,李纲教他写文章,可李纲历经两朝,李纲的行文风格,无人不知!
“儿见朝中有六部,其下又细细分工,明确各自职能。故有感而发,写文时,先列出大概轮廓,再进行分析论述。”
李世民道:“举一反三,高明……”
“陛下,司空长孙无忌、中书令房玄龄、侍中魏征求见。”
张阿难的声音从殿外传进来,李世民不由得皱眉,能到甘露殿来求见,必是要紧之事。
“传!”话音刚落,李世民看向李承乾:“把你写的东西收好。”
闻言,李承乾将打好的大纲折了揣进怀里,又将案上文房四宝归位。
长孙无忌等人进来时,但见皇帝龙精虎猛,半点看不出身体不适的样子,又见一侧太子,不由得回忆起早朝之事,三人心中有数,便不多言。
李世民径自落座,道:“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房玄龄道:“吐蕃数次侵扰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上疏,请求朝廷出兵。”
这段历史,李承乾还是比较了解的,贞观八年吐蕃曾经来长安求娶公主,由于态度恶劣,父亲直接拒绝了。吐蕃使臣回去之后,本就不怎么唐蕃边境愈发的不安定。
贞观九年,吐谷浑**,朝廷任命李靖为主帅,出兵平息战乱,以吐谷浑作缓冲区,暂时缓和唐蕃冲突。
打仗烧钱,吐谷浑之战过后,又有两次国丧,国库没钱,所以父亲就只能忍着这口气,任由吐蕃在边境挑衅。
贞观十二年,吐蕃公然侵入松州,入侵大唐国土,西南边境陷入极端不安之中。
吐蕃此举踩到了父亲的底线,这一年八月,父亲命侯君集为主帅,兵分四路打退了吐蕃的攻势。此后,又遣文成公主和亲,维持两邦暂时的和平。
房玄龄道:“国库空虚,暂时不能出兵,依臣的意思,忍一时之气,以图后事。大唐与吐蕃边境,需要调拨兵马,加强边境的戍卫部署。这是我们几个人商议出来的决断,还请陛下圣裁。”
李世民何尝不知这个道理,眼下也只能这般,遂道:“准了,召民部、兵部诸卿两仪殿议事。”
老板终于要走了,李承乾紧绷的弦松了,长舒了一口气。
“太子愣着做什么,一起!”
李承乾:……
放过打工人,可以吗?
“臣遵旨!”
两仪殿中,大臣们吵的热火朝天,李承乾陷入沉思,眼下吐蕃正是疯狂扩张的时候,可以的话,在其没有攻入大唐国土之前,出兵吐谷浑,先抡对方一巴掌,挫其锐气,以避免贞观十二年吐蕃铁骑踏破国土。
边境戍卫部署也需要钱,出兵也需要钱,国库没钱,眼下就只能忍。短时间内筹钱的法子,李承乾灵光一闪,见满朝文武又悻悻的闭上嘴巴。
“太子,朕看你有话要说?”
李承乾愣了一愣,老板为什么总喜欢盯着打工人?
“陛下误会了,臣无话可说。”
李世民面上不显,心里头不爽,又开始同他阳奉阴违,兔崽子皮痒了!
憋着一肚子火,两仪殿朝议散了,李世民将人带到甘露殿,清了场。
“方才在两仪殿,高明是真的无话可说?”
父亲的语气,明显压着火气,李承乾目测,应该是被吐蕃犯边气的!
李承乾道:“眼下吐蕃统一各部,锐气蓬勃,尽全力对外扩张,抢占领土,打吐谷浑是假,试探大唐的态度、底线、实力才是真。大臣们争了这许久,根源还是因为没钱,所以无论调遣**边境,还是直接出兵讨伐,都束手束脚。若能解决钱的问题,攻守就不成问题了。”
李世民道:“高明,有解决钱财来源的建议?”
李承乾道:“大唐的国库暂时没钱,但大唐不缺有钱人。天子脚下的长安,家财万贯者数不胜数,若能从他们手里拿来钱财,或可解一时之困。”
李世民笑道:“朕也知道大唐家财万贯的有钱人比比皆是,可朕总不能直接派兵上门问人家要钱吧?”
李承乾道:“儿读《管子》一书,书中有这么两个故事,一个叫做石壁谋,另一个是菁茅谋。阿翁祭日将近,父亲或可对外说,阿翁在天有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